下书看 > 我非东宫细作 > 第1章 恭迎太子妃入宫!

我非东宫细作 第1章 恭迎太子妃入宫!

    天还未亮,轻薄的晨雾笼罩京城。

    大批宫人有条不紊的给红绸结彩,系着巧匠精心制作的同色灯笼九百九十九盏,高高挂在四方城墙的八道城门之上。

    城内的百姓早起来了,城外的百姓也冒着寒露,在城门外聚集,等待入城参加庆典。直到天边终于泛起鱼肚白,城门按时打开,人群随即如流水般涌进城里,喧喧嚷嚷的比过年还要热闹。

    百姓们借着晨光,终于瞧见昂贵的红绸如蔓藤,以永安宫为中心往四方八面延伸开,把整座京师包裹成一片红彤彤的汪洋。

    「老赵,你可看过这么多红布?那不像是普通的红布吧?水滑水滑的。」

    「看你问的,我当年娶媳妇时,也就在胸前挂个红球而已……」

    「也是。太子爷娶媳妇儿,跟我们这些老百姓又怎么一样。」

    「可不是吗?幸好咱们赶来看热闹了。你方才说太子妃是哪家闺女来着?」

    「这你也能忘了?是那个任宰相的嫡女,你快跟上来,我知道宰相府在哪儿,咱们去看花轿出门!」

    「行!那可得快点儿去占个好地儿。」

    这个太子妃,搞不好以后就是皇后了,得在宫里待一辈子的。一进宫就没那么容易出来,趁现在让他们这些小老百姓瞧上两眼。现在不看,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才有机会。得挤,当然得挤!

    大概老百姓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进了城门就涌往启盛大街,挤到任府附近看热闹。

    口袋里有几个零钱的,就去茶楼找个位置。口袋空空的,就在大街上挤一挤,能瞅到新娘子的背影一眼,就什么都值了。

    他们想得倒是挺美,太子殿下的媳妇儿,又不是什么戏班子里唱曲的角儿,怎么可能随随便便让人看了去?花轿早就在宰相府里等着,待吉时到了便由十名精壮的轿夫抬着,在一整队禁军的护送下,出了宰相府的大门。

    老百姓倒也不介意看不到新娘子,就听听乐官咚咚锵锵的奏着曲子,瞄两眼那顶雕琢精致的大红花轿,要不然就看看那些高大英俊的禁军兵将,以后照样能说个三天三夜。

    如此万头涌动,禁军小心控制着场面,不让人潮冲撞了太子妃的花轿。

    太子大婚,是不用亲自出宫迎亲的,护送太子妃入宫的重任便由禁军一力承担。这事若办得漂亮,他们脸上有光,之后少不了搏个丰厚的赏赐。

    若出了事,堂堂禁军竟连顶花轿也护不好,他们整队人怕是无法在京师混下去了。只得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恨不得把花轿护个滴水不漏。

    就这样,花轿在万众瞩目之下,如日往西移水往东流般,缓缓地靠近那最红艳也最庄严肃穆的永安宫。

    宫内守卫森严,百姓好奇的目光很快便被阻隔在高门外,禁军护着花轿继续前进,穿越同样挂满大红绸缎的走道,抵达安达门前。

    正门是御道,走不得。轿夫小心翼翼地把花轿搁在侧门外,垂手退到两旁。

    等在安达门口的礼官随即探出头来,确认了花轿的位置,转身朝泰民大殿的方向举起一盏大红花灯。

    大殿之外,立了侍卫宫人不计其数,大殿之上,站了皇室公卿,文武百官。穿戴着整齐的朝服,在这湿冷的清晨中,屏息静气地等待着。

    另一名礼官在大殿之内远远瞧见安达门上升起的花灯,脚跟一旋,两三个大步便来到御前,双膝跪地,行了个标准的大礼:「启奏圣上,花轿到了。」

    皇帝头戴平天冠,龙颜在晃荡的白玉珠串后若隐若现。他听闻礼官的话后一时没有作声,视线落到立在皇位下方,靠自己最近的年轻男子身上。

    圣心难测,他不说话,众人就都不动,等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的眸底闪过一丝暗光,他的薄唇微动,终于沉声发令:「去吧,太子。」

    此话一出,东宫太子凌承业往前走了两步,跪在地上行了个全礼,恭声应道:「儿臣领命。」

    他站起来转身看向大殿之上的朝廷重臣,立于龙座前方的,除了和他一样已经参政的二皇子凌祈原,还有一众文官,包括吏部尚书程思长、户部尚书张复行,还有他的新丈人——宰相任道远。

    他的眼睛不经意似的扫过其他官员,试着寻找莫家人的身影。他的母家莫氏一族,透过姻亲王氏,掌管着兵部。

    然而,他的外祖父和大舅如今远在西域都护府,只剩下担任皇商的二舅在京。

    皇商没有官阶,是没有资格立在殿上的。但太子大婚,母家不能没人出席,父皇便破例让他的二舅莫千里以「国舅爷」的身份参加典礼,这「国舅爷」是虚衔。

    他费了些劲儿,才在大殿后方找到混在一群中阶官员之间的二舅。二舅像是也察觉到他的视线般,抬眸朝他看来,抿唇苦笑。

    凌承业不着痕迹的收回视线,继续前行。他知道二舅在苦笑什么,二舅是在自责,身为皇商没有实权,没法在朝廷、甚至是他的婚事上,帮他什么忙。

    不怪二舅。他作为东宫太子,在许多事上,不也一样身不由己?

    若非他的母后早已仙逝,若非外祖父和大舅不在京里,难与任、程、张三家抗衡,今日就不会有这一场大婚。

    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个开始。

    他驻足在大殿之外,朝另一名礼官略一颔首。

    礼官回了礼,挺胸吸气,面朝安达门的方向,朗声宣道:「恭迎太子妃入宫!」声线雄亮,响彻整个前廷。

    大殿外的侍卫宫人听令,有序地侧过身子,对着中间的走道,齐声高喊:「恭迎太子妃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