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东宫细作 第17章 辛苦嬷嬷了
热门推荐:
我的伊太太,我来宠
四合院:开局入战场归来是科长
风水解密局
生而为人,于世
坐公交车游遍全中国
郁病少女远离我!我不是心理医生
天辰神域
开局族灭,从零打造永恒帝族
都离婚了,我还装什么正人君子?
「既是如此,以后就麻烦各位了。我准备了些见面礼,麻烦各位管事分发下去。」任轻欢头一歪,看向身旁的采露。
采露欠了欠身,带着小宫女走了下去,给三十六位管事各赏了金叶子,再按其手下所管的人数多寡,赏了一定数量的银子。
真金到手总是叫人欢喜,就连这些盘踞在东宫已久,见惯风浪的的管事也一样,捧着金叶子,谢赏的声音比见礼时响亮了不少。
如果说她从姨母那里学会了什么,就是在这深宫之中,事事得靠自己来疏通跟推动,有钱不一定能事事如愿,但没钱肯定寸步难行。该打赏时就得打赏,才能叫底下的人信服。
赏赐完了,任轻欢握着采风的手步下主位,来到李嬷嬷身前,温婉一笑,问道:「我还有些事想请教嬷嬷,嬷嬷随我到西殿坐一坐吧?」说完不待李嬷嬷反应,便转身往西殿走去。
太子妃开口了,李嬷嬷自然不会拒绝,举步跟了上去。况且,这场话,迟早是要谈的。
东宫一直由她李荷和福全来打理,福全跟在殿下身边,任轻欢难以接触,更遑论是拉关系套近乎。相反,她长期守在东宫,连东宫账册也在她手上,任轻欢若要插手东宫事务,自然要从她这儿下手。
但令李荷感到意外的,是任轻欢的语气态度。
这个太子妃既有程贵妃和任宰相撑腰,还有满朝文官的支持,方才若是不顾殿下的吩咐,强令她把账册交出来,谁也无法反对。毕竟,太子妃确有掌宫之权。
对任轻欢来说,先给她们这些老奴来个下马威,把大权握到手中,会是个比较妥当的做法。如果她是任轻欢的心腹,就会如此建议。
在宫里建立威信是很重要的,这些年来她不知看过多少事儿了,不受奴才敬重的主子,那就不是主子。
太子妃是东宫的女主人,不是什么旁的侧妃良媛,任轻欢可以没有太子的宠爱,但一定要有权在手,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历久不衰。
却没料到,任轻欢竟会如此谦逊,事事退让。
显然这太子妃不是过于懦弱,就是心中另有盘算,以退为进...
而李荷觉着,老奸巨猾的任宰相,不会教出一个傻女儿。也就是说,任轻欢恐怕比她先前以为的,还要更老谋深算。
任轻欢领着李嬷嬷回到西殿,招呼其落座,又吩咐采风去取些糕点过来待客,像在招待一个亲近的长辈一样。
「先前采风和采露到了宰相府陪我待嫁,这新房的布置,是由李嬷嬷安排的吧?」任轻欢笑意盈盈,执起紫砂茶壶,手一挽袖,为李嬷嬷斟了杯清茶。
李嬷嬷忙连声道谢,双手接过茶杯。
任轻欢用手指了指屏风后头的内室,继续道:「李嬷嬷办事用心,昨儿个我就留意到新房的摆设大方实用,您定费了不少心思吧?」
总觉得任轻欢话中有话,李嬷嬷半垂着头,谨慎的道:「这些都是老奴的份内事」。
任轻欢轻笑出声:「李嬷嬷能干。这么多年来,东宫诸事井井有条,各人安分守己,这些皆是您的功劳。」
「老奴不敢居功......」
「这是能者多劳,李嬷嬷就别过于自谦了。」任轻欢轻轻打断李嬷嬷,眸中有光:「不知,嬷嬷是否愿意辛苦一点,再帮我一个忙?」
李嬷嬷抬眸,不解的看向任轻欢:「太子妃说的是......」
「我的意思是,您能把西殿这边的人事也一并管了吗?」
李嬷嬷意外的抬头,看着眼前柔弱纤细的女子,脑袋飞快地转动了起来。
任轻欢不仅不争这掌宫之权,还把自个儿的寝殿交给她来管?这招以退为进,也退得太狠了吧?
须知道宫中主子近身用的人,必定是亲自提拔、忠心不二的,若有把柄握在手中就更理想。这日常吃的用的有太多东西可以出错,把主子卖了的事,时不时在发生呢。
虽说采风和采露不是任轻欢自己选的人,但她们毕竟年轻,根基不深,若要收买掌控,也会比较容易。
就算只是为了自保,任轻欢也应该把中宫旧人挡在外头,不让她们沾手西殿的人事。
再者,任家女这般行事,贵和宫那位知情吗?能允许吗?
李嬷嬷的面容平静,实则心思早已千回百转,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如今,是任轻欢自己主动放权,李荷不是蠢材,无论如何,她都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主意一定,李荷立刻起身,朝任轻欢一欠身,「老奴领命,谢太子妃对老奴的信任。」
「那以后,就劳烦李嬷嬷了。」任轻欢的嗓子轻柔有力,像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方才做了什么似的,笑得温婉如玉:「有句话,任轻欢一直很想跟嬷嬷说。」
李荷再次抬头,「太子妃请说。」
任轻欢直视着李嬷嬷,明眸带笑,语气恳切:「这么多年来,辛苦嬷嬷了」。
她顿了顿,像在脑海里斟酌着字句,「感谢您在殿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心竭力地守在他的身边,护着他成长。东宫能有今日的盛景,有您的一份功劳。」
任凭李嬷嬷怎样反复忖度,也料想不到任轻欢要说的竟是这些。且那双漂亮的眼眸,看来还如此真诚,挺出人意料的。
或者,任轻欢的以退为进,便是为了动之以情?但是,再怎么样动之以情,也不可能动到她李荷的头上吧?能让她舍命效忠的,从来就只有一个人。
李嬷嬷眼珠子一转,摆出一副同样诚恳的表情,回道:「太子妃言重了,殿下是皇后娘娘的孩子,为了娘娘,为了殿下,老奴什么都愿意做。」
任轻欢闻言浅笑,对李嬷嬷近乎打脸的回答毫不在意,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视线慢慢飘向窗外,不知是在看回忆中的何人何物。
李嬷嬷静瞧着她,同样陷入沉思。
半晌后,任轻欢回过神来,朝李嬷嬷又是一笑,「我想说的就是这些了,李嬷嬷去忙吧。」
听任轻欢开口赶人了,李嬷嬷爽快的起身告退。一直到离开西殿以后,她才情不自禁缓下脚步,回头看向这巍峨的宫殿。
她是静德皇后其中一个陪嫁丫鬟,当年陪着娘娘嫁入东宫为太子妃,又在圣上登基后跟着娘娘入住中宫。
按规矩,入宫的女子不能从家里带来侍婢,就怕主仆连气犯了忌讳。
但她的主子是骠骑大将军府的大姑娘,是当今圣上尚在东宫时,多番求娶而来。连先帝和先太后娘娘也疼得不得了的太子妃,待遇自然与旁人不同。
人人皆说圣上对任氏这儿媳妇不错,给了任氏不少体面。但比之于她主子当年入宫时的风光,任氏有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娘娘大婚后,同样居于这西殿。她还能清楚记得,首次跟着娘娘踏入东宫时,事事新奇,对未来日子充满希冀的感觉。
然,如今景物依旧,主子的香魂早已无踪。
就算有着先帝、先太后和将军府的支持,就算身为圣上正妻,她的主子仍没有熬过这后宫的斗争。
娘娘殡天后,李荷就到了东宫,尽心尽力照顾太子殿下。
后宫所有争端,皆源于这东宫之位,太子要守住这一切并不容易,她能为东宫做的,都一定会做。
就不知任轻欢又能在太子妃之位上,坐多久?
李嬷嬷深深地看了殿门一眼,这才慢慢转身,踱步而去。
就等着瞧吧。
采露欠了欠身,带着小宫女走了下去,给三十六位管事各赏了金叶子,再按其手下所管的人数多寡,赏了一定数量的银子。
真金到手总是叫人欢喜,就连这些盘踞在东宫已久,见惯风浪的的管事也一样,捧着金叶子,谢赏的声音比见礼时响亮了不少。
如果说她从姨母那里学会了什么,就是在这深宫之中,事事得靠自己来疏通跟推动,有钱不一定能事事如愿,但没钱肯定寸步难行。该打赏时就得打赏,才能叫底下的人信服。
赏赐完了,任轻欢握着采风的手步下主位,来到李嬷嬷身前,温婉一笑,问道:「我还有些事想请教嬷嬷,嬷嬷随我到西殿坐一坐吧?」说完不待李嬷嬷反应,便转身往西殿走去。
太子妃开口了,李嬷嬷自然不会拒绝,举步跟了上去。况且,这场话,迟早是要谈的。
东宫一直由她李荷和福全来打理,福全跟在殿下身边,任轻欢难以接触,更遑论是拉关系套近乎。相反,她长期守在东宫,连东宫账册也在她手上,任轻欢若要插手东宫事务,自然要从她这儿下手。
但令李荷感到意外的,是任轻欢的语气态度。
这个太子妃既有程贵妃和任宰相撑腰,还有满朝文官的支持,方才若是不顾殿下的吩咐,强令她把账册交出来,谁也无法反对。毕竟,太子妃确有掌宫之权。
对任轻欢来说,先给她们这些老奴来个下马威,把大权握到手中,会是个比较妥当的做法。如果她是任轻欢的心腹,就会如此建议。
在宫里建立威信是很重要的,这些年来她不知看过多少事儿了,不受奴才敬重的主子,那就不是主子。
太子妃是东宫的女主人,不是什么旁的侧妃良媛,任轻欢可以没有太子的宠爱,但一定要有权在手,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历久不衰。
却没料到,任轻欢竟会如此谦逊,事事退让。
显然这太子妃不是过于懦弱,就是心中另有盘算,以退为进...
而李荷觉着,老奸巨猾的任宰相,不会教出一个傻女儿。也就是说,任轻欢恐怕比她先前以为的,还要更老谋深算。
任轻欢领着李嬷嬷回到西殿,招呼其落座,又吩咐采风去取些糕点过来待客,像在招待一个亲近的长辈一样。
「先前采风和采露到了宰相府陪我待嫁,这新房的布置,是由李嬷嬷安排的吧?」任轻欢笑意盈盈,执起紫砂茶壶,手一挽袖,为李嬷嬷斟了杯清茶。
李嬷嬷忙连声道谢,双手接过茶杯。
任轻欢用手指了指屏风后头的内室,继续道:「李嬷嬷办事用心,昨儿个我就留意到新房的摆设大方实用,您定费了不少心思吧?」
总觉得任轻欢话中有话,李嬷嬷半垂着头,谨慎的道:「这些都是老奴的份内事」。
任轻欢轻笑出声:「李嬷嬷能干。这么多年来,东宫诸事井井有条,各人安分守己,这些皆是您的功劳。」
「老奴不敢居功......」
「这是能者多劳,李嬷嬷就别过于自谦了。」任轻欢轻轻打断李嬷嬷,眸中有光:「不知,嬷嬷是否愿意辛苦一点,再帮我一个忙?」
李嬷嬷抬眸,不解的看向任轻欢:「太子妃说的是......」
「我的意思是,您能把西殿这边的人事也一并管了吗?」
李嬷嬷意外的抬头,看着眼前柔弱纤细的女子,脑袋飞快地转动了起来。
任轻欢不仅不争这掌宫之权,还把自个儿的寝殿交给她来管?这招以退为进,也退得太狠了吧?
须知道宫中主子近身用的人,必定是亲自提拔、忠心不二的,若有把柄握在手中就更理想。这日常吃的用的有太多东西可以出错,把主子卖了的事,时不时在发生呢。
虽说采风和采露不是任轻欢自己选的人,但她们毕竟年轻,根基不深,若要收买掌控,也会比较容易。
就算只是为了自保,任轻欢也应该把中宫旧人挡在外头,不让她们沾手西殿的人事。
再者,任家女这般行事,贵和宫那位知情吗?能允许吗?
李嬷嬷的面容平静,实则心思早已千回百转,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如今,是任轻欢自己主动放权,李荷不是蠢材,无论如何,她都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主意一定,李荷立刻起身,朝任轻欢一欠身,「老奴领命,谢太子妃对老奴的信任。」
「那以后,就劳烦李嬷嬷了。」任轻欢的嗓子轻柔有力,像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方才做了什么似的,笑得温婉如玉:「有句话,任轻欢一直很想跟嬷嬷说。」
李荷再次抬头,「太子妃请说。」
任轻欢直视着李嬷嬷,明眸带笑,语气恳切:「这么多年来,辛苦嬷嬷了」。
她顿了顿,像在脑海里斟酌着字句,「感谢您在殿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心竭力地守在他的身边,护着他成长。东宫能有今日的盛景,有您的一份功劳。」
任凭李嬷嬷怎样反复忖度,也料想不到任轻欢要说的竟是这些。且那双漂亮的眼眸,看来还如此真诚,挺出人意料的。
或者,任轻欢的以退为进,便是为了动之以情?但是,再怎么样动之以情,也不可能动到她李荷的头上吧?能让她舍命效忠的,从来就只有一个人。
李嬷嬷眼珠子一转,摆出一副同样诚恳的表情,回道:「太子妃言重了,殿下是皇后娘娘的孩子,为了娘娘,为了殿下,老奴什么都愿意做。」
任轻欢闻言浅笑,对李嬷嬷近乎打脸的回答毫不在意,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视线慢慢飘向窗外,不知是在看回忆中的何人何物。
李嬷嬷静瞧着她,同样陷入沉思。
半晌后,任轻欢回过神来,朝李嬷嬷又是一笑,「我想说的就是这些了,李嬷嬷去忙吧。」
听任轻欢开口赶人了,李嬷嬷爽快的起身告退。一直到离开西殿以后,她才情不自禁缓下脚步,回头看向这巍峨的宫殿。
她是静德皇后其中一个陪嫁丫鬟,当年陪着娘娘嫁入东宫为太子妃,又在圣上登基后跟着娘娘入住中宫。
按规矩,入宫的女子不能从家里带来侍婢,就怕主仆连气犯了忌讳。
但她的主子是骠骑大将军府的大姑娘,是当今圣上尚在东宫时,多番求娶而来。连先帝和先太后娘娘也疼得不得了的太子妃,待遇自然与旁人不同。
人人皆说圣上对任氏这儿媳妇不错,给了任氏不少体面。但比之于她主子当年入宫时的风光,任氏有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娘娘大婚后,同样居于这西殿。她还能清楚记得,首次跟着娘娘踏入东宫时,事事新奇,对未来日子充满希冀的感觉。
然,如今景物依旧,主子的香魂早已无踪。
就算有着先帝、先太后和将军府的支持,就算身为圣上正妻,她的主子仍没有熬过这后宫的斗争。
娘娘殡天后,李荷就到了东宫,尽心尽力照顾太子殿下。
后宫所有争端,皆源于这东宫之位,太子要守住这一切并不容易,她能为东宫做的,都一定会做。
就不知任轻欢又能在太子妃之位上,坐多久?
李嬷嬷深深地看了殿门一眼,这才慢慢转身,踱步而去。
就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