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东宫细作 第124章 程贵妃召见
永安宫的景致变幻无常,就似后宫的女人那般天天换新妆。
处暑之后,便是白露,日出以后,晶莹的露珠在叶子上凝结,颤颤巍巍的像是随时就要滑落地面,破裂四溅。
自那天起,圣上三不五时的便会在早朝前,先到荣昌宫上香。
他很少跟任轻欢和莫刚玉闲聊,但当她们举着线香专心静祷时,他总会站在一旁,隔着缭绕不断的轻烟,凝视。
当她们上完香了,他便会离开,赶往泰民大殿上朝。
如果圣上异常的举动在后宫之中曾引起了什么不好听的传言,也很快便被蓉妃压了下来。
不知为何,掌宫权一直没有回到贵和宫去。也不知是圣上没有下旨,还是程贵妃在私下拒旨不接。
总之,在名义上掌理后宫事务的仍是婉、蓉两位娘娘。
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蓉妃的羽翼是日渐丰厚了,在许多小事上甚至不用知会婉妃便能作主下定夺。
太子妃和莫侧妃每日在离开贵和宫后,也不时会到隆亨宫请安,俨然把隆亨宫当作了后宫第二个权力核心。
而对此,圣上和程贵妃都没有多说什么。
靠着蓉妃的帮忙,任宰相在太子妃生辰那天后,又到东宫跑了两趟,说是要安抚将要初次临盆的太子妃。
这个理由也不算牵强,太子不在京,太子妃心里不踏实,让父亲进宫里陪着说说话也属人之常情。
虽说太子妃尚有一个月才足月,但妇人首次怀胎,临盆的时间可迟可早,若太子妃现在突然发动了,也不是件叫人意外的事情。
东宫对此早做好了准备,不分昼夜总会有两个稳婆守在东宫,连王院判也住进了位处前廷的太医院里,随时候命。
任轻欢待在深宫中,对前朝的事情也算不上是了如指掌,但从父亲简单的转述中可以得知,凌祈原正用尽办法,参与到朝政的各个方面,然后不断地把东宫的人马更换成自己的亲信。
太子亲自培养出来的,大多是些寒门出身的年轻小官,虽然尚未做到大权在握,但胜在人数众多,没有其他党派可以依附,对东宫算是忠诚。
而凌祈原的人,不是贵和派的附庸,便是文官世家的子弟,比太子安插的人要有势力多了。如果一切按照计划,凌祈原绝对可以如愿在太子回来前,把东宫的人马彻底换走。
现在唯一的障碍,却是来自百官之首——任大宰相。
任道远闻风而动,在凌祈原行动的同时,动用手下门生和下属,力挺凌祈原想要撤换的小官小吏,坏了二皇子府不少好事。
此举,可以说是摆明了与贵和宫为敌。满朝文武无人不知,任、程两家因争储一事终于决裂了。
任道远的行动,其实也超出了任轻欢的预期。
她并没有料到,父亲竟会为了她做到这个份上。就算还不知她腹中孩儿是男是女,任家已经把筹码悉数压下,不再袖手旁观。
公开与贵和宫及二皇子为敌,是一件不能回头的事。最后,如果东宫落败了,任家也将承受不可挽回的伤害,远比折损一个女儿更加严重。
但她也不得不庆幸父亲能够站在东宫这边,光是处理宫中之事,已叫她焦头烂额,有父亲在外坐镇,确实让人省心了不少。
后宫的人看着任轻欢每天精神奕奕的到各宫走动,无不赞叹太子妃身子好,挺着九个月的大肚子还能跑来跑去的,甚至比未怀胎时更活跃。
只有贴身守在一旁的福全、采风和采露才会知道,太子妃不过是烛火两头烧。
每每在外奔波完,刚回到西殿闭上殿门,太子妃便会浑身瘫软的倒在床上,连坐起来用晚膳的力气也没有了。
采风和采露只得用鲜汤泡饭,一勺接一勺的喂到任轻欢嘴里,能吞多少是多少。
实在是累到没法挑食了,她们喂什么,任轻欢就吃什么。幸而她没有再害喜,若是这样再加上孕吐,恐怕就算任轻欢想硬撑下去也没有法子。
可是,无论任轻欢再怎么硬撑着,这两天还是开始有点轻微出血的情况。王院判义正严辞的警告她不能再操劳,若不想孩子提前到来的话,就得卧床休养,避免下地走动。
任轻欢听了,仅是无力的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
她不是不害怕孩子会提前落地,但她更畏惧的是让旁人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太多人盯着东宫这一胎,等着她临盆之时做想做的事。
而她最少要做到的就是不要让人知道,这个孩子何时会来。
所以,她只得让王院判开了最有力的安胎药,吃了药后和莫刚玉继续每日的行程。
每日在荣昌宫举起三根线香时,她在心底诚心诚意的跟静德娘娘祈求,保佑她腹中的孩儿能安稳待至瓜熟蒂落之时再出生。
这天来到贵和宫后,姨母再一次的没有接见众妃,她们稍坐了片刻,与其他娘娘寒暄了两句,便起身朝正座行了礼,准备返回东宫。
就在离开之时,她们听到一声轻唤:「太子妃,请留步。」
两人一同回过头来,便见相苏笑着走了上来,行礼道:「我家贵妃娘娘想请太子妃到后头说说话,不知太子妃能否随奴婢走一趟呢?」
「自然是好的」,任轻欢柔声应了,拉着莫刚玉一同换了个方向,朝贵和宫后方走去。
但没走两步,便见相苏再次欠了欠身,婉转的道:「不敢劳烦莫侧妃,我家娘娘只说了让奴婢邀请太子妃......」
莫刚玉脚下一顿,下意识的别过头去,看向任轻欢。
只见后者的表情同样一僵,但很快就恢复过来,浅浅一笑:「既然这是娘娘的意思,玉儿就先回东宫去吧。」
「但是,太子妃.......」刚玉紧握着任轻欢的手肘,低声急道:「让玉儿陪您去吧。」
「莫侧妃勿担心,我家娘娘是太子妃的亲姨母,难道还会为难自己的外甥女不成?」相苏脸上同样堆满了笑,打趣似的说道。
就是知道你们贵和宫惯会为难人的!莫刚玉心里烦躁,却也不敢乱说话,只能无视相苏,继续对任轻欢道:「太子妃,要不我在外头等着吧?咱们一同乘铜辇过来,如果我先回去了,那太子妃摆驾回东宫时,岂不是还要再等铜辇过来吗?」
「莫侧妃想在贵和宫外等着,还是先回东宫都没有所谓。」不待任轻欢回答,相苏便挤出一个大大的笑:「我家娘娘还在等着太子妃呢,请太子妃随奴婢来吧?」整个人往后一转,又回过头来,笑着等任轻欢跟上。
任轻欢深吸了口气,不忘轻声安抚莫刚玉:「没事儿的,你先回去。待你回到东宫后,再让铜辇回来接我就好了,别在外头呆等了。」
见莫刚玉还想再说话,任轻欢只好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摇了摇头。
莫刚玉瞅着任轻欢认真的眼神,只能把话硬生生地吞回肚里:「玉儿......领命。」
采风走了上来,伸手扶住太子妃。
莫刚玉只得松手,不情愿的屈下膝去,目送相苏把人领着,消失在深不见底的宫殿里。
「请问相苏姑姑,娘娘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我呢?」任轻欢盯着走在前方半步的相苏,开口打听。
相苏微笑着半侧过脸来,敷衍的回答:「太子妃待会儿见到娘娘便会知道了,奴婢只是一介下人,不敢胡乱揣测娘娘的心意。」
如果连相苏也说不知道,这世上怕就没有人知道姨母在想什么了吧?
任轻欢笑了笑,没有再追问:「那我就等着娘娘吩咐吧。」
处暑之后,便是白露,日出以后,晶莹的露珠在叶子上凝结,颤颤巍巍的像是随时就要滑落地面,破裂四溅。
自那天起,圣上三不五时的便会在早朝前,先到荣昌宫上香。
他很少跟任轻欢和莫刚玉闲聊,但当她们举着线香专心静祷时,他总会站在一旁,隔着缭绕不断的轻烟,凝视。
当她们上完香了,他便会离开,赶往泰民大殿上朝。
如果圣上异常的举动在后宫之中曾引起了什么不好听的传言,也很快便被蓉妃压了下来。
不知为何,掌宫权一直没有回到贵和宫去。也不知是圣上没有下旨,还是程贵妃在私下拒旨不接。
总之,在名义上掌理后宫事务的仍是婉、蓉两位娘娘。
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蓉妃的羽翼是日渐丰厚了,在许多小事上甚至不用知会婉妃便能作主下定夺。
太子妃和莫侧妃每日在离开贵和宫后,也不时会到隆亨宫请安,俨然把隆亨宫当作了后宫第二个权力核心。
而对此,圣上和程贵妃都没有多说什么。
靠着蓉妃的帮忙,任宰相在太子妃生辰那天后,又到东宫跑了两趟,说是要安抚将要初次临盆的太子妃。
这个理由也不算牵强,太子不在京,太子妃心里不踏实,让父亲进宫里陪着说说话也属人之常情。
虽说太子妃尚有一个月才足月,但妇人首次怀胎,临盆的时间可迟可早,若太子妃现在突然发动了,也不是件叫人意外的事情。
东宫对此早做好了准备,不分昼夜总会有两个稳婆守在东宫,连王院判也住进了位处前廷的太医院里,随时候命。
任轻欢待在深宫中,对前朝的事情也算不上是了如指掌,但从父亲简单的转述中可以得知,凌祈原正用尽办法,参与到朝政的各个方面,然后不断地把东宫的人马更换成自己的亲信。
太子亲自培养出来的,大多是些寒门出身的年轻小官,虽然尚未做到大权在握,但胜在人数众多,没有其他党派可以依附,对东宫算是忠诚。
而凌祈原的人,不是贵和派的附庸,便是文官世家的子弟,比太子安插的人要有势力多了。如果一切按照计划,凌祈原绝对可以如愿在太子回来前,把东宫的人马彻底换走。
现在唯一的障碍,却是来自百官之首——任大宰相。
任道远闻风而动,在凌祈原行动的同时,动用手下门生和下属,力挺凌祈原想要撤换的小官小吏,坏了二皇子府不少好事。
此举,可以说是摆明了与贵和宫为敌。满朝文武无人不知,任、程两家因争储一事终于决裂了。
任道远的行动,其实也超出了任轻欢的预期。
她并没有料到,父亲竟会为了她做到这个份上。就算还不知她腹中孩儿是男是女,任家已经把筹码悉数压下,不再袖手旁观。
公开与贵和宫及二皇子为敌,是一件不能回头的事。最后,如果东宫落败了,任家也将承受不可挽回的伤害,远比折损一个女儿更加严重。
但她也不得不庆幸父亲能够站在东宫这边,光是处理宫中之事,已叫她焦头烂额,有父亲在外坐镇,确实让人省心了不少。
后宫的人看着任轻欢每天精神奕奕的到各宫走动,无不赞叹太子妃身子好,挺着九个月的大肚子还能跑来跑去的,甚至比未怀胎时更活跃。
只有贴身守在一旁的福全、采风和采露才会知道,太子妃不过是烛火两头烧。
每每在外奔波完,刚回到西殿闭上殿门,太子妃便会浑身瘫软的倒在床上,连坐起来用晚膳的力气也没有了。
采风和采露只得用鲜汤泡饭,一勺接一勺的喂到任轻欢嘴里,能吞多少是多少。
实在是累到没法挑食了,她们喂什么,任轻欢就吃什么。幸而她没有再害喜,若是这样再加上孕吐,恐怕就算任轻欢想硬撑下去也没有法子。
可是,无论任轻欢再怎么硬撑着,这两天还是开始有点轻微出血的情况。王院判义正严辞的警告她不能再操劳,若不想孩子提前到来的话,就得卧床休养,避免下地走动。
任轻欢听了,仅是无力的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
她不是不害怕孩子会提前落地,但她更畏惧的是让旁人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太多人盯着东宫这一胎,等着她临盆之时做想做的事。
而她最少要做到的就是不要让人知道,这个孩子何时会来。
所以,她只得让王院判开了最有力的安胎药,吃了药后和莫刚玉继续每日的行程。
每日在荣昌宫举起三根线香时,她在心底诚心诚意的跟静德娘娘祈求,保佑她腹中的孩儿能安稳待至瓜熟蒂落之时再出生。
这天来到贵和宫后,姨母再一次的没有接见众妃,她们稍坐了片刻,与其他娘娘寒暄了两句,便起身朝正座行了礼,准备返回东宫。
就在离开之时,她们听到一声轻唤:「太子妃,请留步。」
两人一同回过头来,便见相苏笑着走了上来,行礼道:「我家贵妃娘娘想请太子妃到后头说说话,不知太子妃能否随奴婢走一趟呢?」
「自然是好的」,任轻欢柔声应了,拉着莫刚玉一同换了个方向,朝贵和宫后方走去。
但没走两步,便见相苏再次欠了欠身,婉转的道:「不敢劳烦莫侧妃,我家娘娘只说了让奴婢邀请太子妃......」
莫刚玉脚下一顿,下意识的别过头去,看向任轻欢。
只见后者的表情同样一僵,但很快就恢复过来,浅浅一笑:「既然这是娘娘的意思,玉儿就先回东宫去吧。」
「但是,太子妃.......」刚玉紧握着任轻欢的手肘,低声急道:「让玉儿陪您去吧。」
「莫侧妃勿担心,我家娘娘是太子妃的亲姨母,难道还会为难自己的外甥女不成?」相苏脸上同样堆满了笑,打趣似的说道。
就是知道你们贵和宫惯会为难人的!莫刚玉心里烦躁,却也不敢乱说话,只能无视相苏,继续对任轻欢道:「太子妃,要不我在外头等着吧?咱们一同乘铜辇过来,如果我先回去了,那太子妃摆驾回东宫时,岂不是还要再等铜辇过来吗?」
「莫侧妃想在贵和宫外等着,还是先回东宫都没有所谓。」不待任轻欢回答,相苏便挤出一个大大的笑:「我家娘娘还在等着太子妃呢,请太子妃随奴婢来吧?」整个人往后一转,又回过头来,笑着等任轻欢跟上。
任轻欢深吸了口气,不忘轻声安抚莫刚玉:「没事儿的,你先回去。待你回到东宫后,再让铜辇回来接我就好了,别在外头呆等了。」
见莫刚玉还想再说话,任轻欢只好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摇了摇头。
莫刚玉瞅着任轻欢认真的眼神,只能把话硬生生地吞回肚里:「玉儿......领命。」
采风走了上来,伸手扶住太子妃。
莫刚玉只得松手,不情愿的屈下膝去,目送相苏把人领着,消失在深不见底的宫殿里。
「请问相苏姑姑,娘娘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我呢?」任轻欢盯着走在前方半步的相苏,开口打听。
相苏微笑着半侧过脸来,敷衍的回答:「太子妃待会儿见到娘娘便会知道了,奴婢只是一介下人,不敢胡乱揣测娘娘的心意。」
如果连相苏也说不知道,这世上怕就没有人知道姨母在想什么了吧?
任轻欢笑了笑,没有再追问:「那我就等着娘娘吩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