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101章 春闱近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101章 春闱近

    “扬州那边,昨日来了一条消息...胡家医馆疑似有个失踪的学徒,最近在金陵露了面。”

    林思衡正要去饮茶,愣了一愣,手直接悬停在茶盏上头,旋即浑身的气势都变得冷峻起来。

    微眯着眼睛,略侧一侧头,声音有些发寒,冷声问道:

    “消息可靠吗?叫扬州的兄弟盯一盯,看看是不是那几家盐商放出来的假消息,小心使得万年船。

    若果真有这样一个学徒,抢在盐商之前找到他!

    不惜代价!

    不择手段!

    撬开他的嘴!

    我们与扬州的缘分,还没完呐!”

    边城也知林思衡与扬州盐商的仇恨,自然不多说什么,只打定主意回去要亲自安排几个好手回金陵,务必要把那个学徒找出来。

    说完这件事,两人一时都有些沉默,气氛沉凝。

    林思衡到底还是端起茶来,饮了一口,缓和了一下心情,想了想,又问道:

    “猴子那边,有什么信儿没有?”

    边城一愣,旋即脸上浮现出有些怪异的神情,点头道:

    “有的,说是又升官了。

    他现在已经从一个小喽啰干到副堂主了,堂主就是被他在大良县救下的那个。

    河南那边新起了个五通神教,其实也就是白莲教的其中一支套了个皮。

    因河南最近几年大大小小不少灾害,五通神那套教义,在河南当地倒还真有不少人信。

    现如今,这个五通神教,在河南也算渐渐起了声势了。”

    林思衡也并不意外,白莲教毕竟是造反专业户,人家专业干这一行的,职业素养还是比较可靠。

    随意笑笑,问道:

    “猴子这个小子,一向机灵,这个五通神教里面,现在有多少我们的人?”

    边城有些心虚的摸摸鼻子,低声道:

    “正经有不少,不过位居高位的倒还不多。”

    “不需要爬到多高的位置,关键时候能把消息送出来就行了。”

    两人一番蝇营狗苟,阴谋诡计,又暗搓搓的商定了许多事情。

    见三个小丫鬟结伴回来,方才止住了。

    边城拉着绿衣絮絮叨叨说了一通话,又给她留了许多银票。方才告辞出去办事。

    红玉还好,她父母对她是不差的。

    晴雯却羡慕坏了,她因家贫被父母卖给赖嬷嬷,又进了这贾府,虽在府里有个堂哥,倒还不如没有。

    她一向要强,嘴上不说,也难免羡慕绿衣兄妹间这份亲情。

    扭过头不去看这兄妹两,晴雯手里拿着一双鞋,递给林思衡道:

    “三姑娘收了爷的年礼,托我给爷问个好,叫我把这双鞋带回来,说是她这个当妹妹的,给兄长的孝敬。

    还说什么书又写了一回,赶明儿亲自送来给爷瞧瞧。

    四姑娘那里也收了,只是没回什么礼,道了声谢,说是等她回头亲自来给爷画张像。”

    林思衡原也没指望这几个小丫头能回什么,探春能给自己做双鞋,那都是意外之喜了。

    接过来当即试了试,大小倒正合适,笑道:

    “三丫头有心了。”

    绿衣此时也笑嘻嘻的凑过来,从袖子里掏出那个香包来:

    “林姑娘说谢谢公子的琴儿,给公子亲手做了这个香包,叫我带来,还送了我一根镯子来的。”

    绿衣故意把那个“琴”字音拖得老长。

    林思衡也笑呵呵的接过那香包,亲手挂在腰带上,站在镜子前头瞧来瞧去,时不时还调整一下位置,只觉得黛玉手艺愈发精湛,正合自己玉树临风的气质。

    三个丫头眼见自家这位主子一副臭美的模样,一个个低头暗笑不已。

    ...

    过了年关,热闹一阵,京里渐渐又起了一股紧张的气氛。

    残冬还未褪去,渐渐就已有各地的士子,从天南海北往京师里赶来。

    国朝每三年一次的抡才大典,就在今年农历二月。

    林思衡也难得的紧张起来,开始闭门不出,低头去啃“三年春闱五年模拟。”

    与秋闱和乡试不同,春闱题目的难度无疑更高,也更正规,到了这一步,反而又没有什么截搭题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了。

    只是题目所要求的视野更加宽广,答题的细节要求更加深入,也更加贴合实际。

    能一路考到这里,来应试的举子们无疑都是基本功极扎实的人物,因此春闱要求死记硬背的题目反而不多,更偏向于主观论述。

    这无疑将林思衡的优势大大削弱,自己虽有远迈今人的视野,但能不能与实际相结合,说得有理有据。

    其实他这些年里,说白了也就是在慢慢摸索这件事,至今也谈不上有一个结论。

    既有超脱常人的记忆力,林思衡又快速啃完一遍四书五经和各种经义集注。

    旋即开始以自己如今的见识和视野,来尝试剖析这个老大帝国,一点点开始深挖这个帝国深处的顽疾,倘若一时有什么不能看得分明,便书信一封去扬州,求教自己的老师。

    林如海也知林思衡春闱将近,但有所问,果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连一些涉及盐禁之事,也不像之前那样瞒他。

    林如海早前在京中的宅子,在他下扬州时就发卖了,这年头出一趟门,总是费时费力的。

    林如海南下扬州,归期不定,京中置产于他无用。

    他身负重任南下,若果真有一日再回京师,也必是盐法改革初见成效的时候了。

    有此大功,自然加官进爵,朝廷赐宅。

    如今看来,只怕一时难有这一日了。

    以往倒没顾得上这桩事,叫边城细细打听了林家老宅的位置,使了些溢价,收购回来。

    又吩咐边城开始在城中置业,就在这居德坊里购了一处三进大院,离荣宁街倒近的很,隔着半里地。

    再寻着京中几处富饶繁荣之地,添置几处别院。

    若春闱顺利,自己有了官身,到时候再住在贾府,就不太合适了。

    将居德坊中那处院落,定做日后一段时间长居之所,提了几点要求,打发边城去安排装修。

    内外事务暂托边城兄妹打理,自己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黛玉和其余几位姐妹,也都知道林思衡春闱将近,这些时日都约好不来打扰他。

    只绿衣每日里过去时,免不了被她唠叨几句“要好好照顾你家公子”“不要叫他太废神,伤了身子骨”一类的。

    一时倒有几分昔年贾敏的风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