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129章 主意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129章 主意

    那妙儿见林思衡分明没有要庇护自己的意思,眼神里有些异色,连忙便从一旁径自绕去席间,避开薛蟠,引众人入座。

    薛蟠一路乐呵呵的,也不管什么衡兄弟,什么宝兄弟的,径直在主位坐了。

    宝玉自然不在意这个,林思衡也无所谓。

    待众人坐定,便有一众侍女为众人斟酒添菜。

    妙儿原是想着再与林思衡说几句话,偏偏又被宝玉和薛蟠缠住,说个不停,她又不能不搭理。

    琪官和秦钟也都与自己身边的侍女调笑起来。

    林思衡身边的侍女都比其他四人的要艳丽些,林思衡却只是吃吃喝喝,并不怎么开口,也无心与身边的丫鬟谈笑取乐,只当是看戏。

    待众人散席离去,妙儿亦是应付得筋疲力尽。

    那位贾府里含玉而生的少爷也就罢了,倒是个知情懂礼的人物,言语虽有些天真幼稚,倒也不惹人厌。

    只是那位皇商出身的薛大傻子,倒真是如传言一般粗鄙,一直试图对她动手动脚,所幸她也不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客人,倒也勉强糊弄过去。

    那妇人见众人散去,便又进来,见妙儿正坐在那里皱着眉头,有些陪着小心道:

    “姑娘,那位爷来了,请姑娘去见见。”

    妙儿便展颜一笑,径自回自己卧房,果然见已有一位满身贵气,样貌俊秀的年轻人坐在桌前,正含笑等她。

    妙儿深深看他一眼,深福一礼道:

    “奴家给王爷请安。”

    北静王水溶站起身来,亲自将妙儿扶起,眼神里微不可察闪过一丝欲色,旋即又强压下去,轻声问道:

    “如何?那位探花郎,可曾对你有意?”

    那妙儿便皱起眉头,有些不甘道:

    “倒不像是有意,他并不多与奴家说话,便是奴去找他言语,他也只是敷衍一番罢了。”

    水溶便放开妙儿,又坐回桌前,低声道:

    “竟是如此?莫非此人小小年纪,果真是个清心寡欲之人不成?”

    妙儿见水溶沉思,不敢打扰,忙给着水溶端茶送水,又侍立在一侧,静静等候。

    待水溶回过神来,向妙儿招招手,妙儿便轻轻走过来,神情有些喜意,轻轻坐进水溶怀里,低声有些痴迷的问道:

    “王爷何等人物,何必将他一个小小的七品翰林放在眼里。

    倘若他果真有意,王爷还真要将奴家送人不成?”

    水溶只是面带笑意,轻抚其背,略略安慰几句,口中问道:

    “你一个姑娘家,又知道什么?

    听说卫家的少爷和冯家的少爷也都来看过你?如何,可有什么消息...”

    ...

    另一边里,几人从清风楼出来,琪官便先行告辞,其余四人一道往居德坊去。

    一路宝玉与薛蟠皆对那妙儿赞不绝口,秦钟不敢与这两人相争,只是言语间也时时附和几句。

    林思衡一边听着身旁三人聒噪,随口敷衍一二,一边在脑子里想事情:

    倘若钱旋所探不虚,清风楼的确是北静王的产业,若自己感觉没错,今天这出戏就是奔着自己来的。

    这是为何?自己这才七品翰林,就已经有这么多人盯着了?

    早年里扬州那出戏尚且还能说一句巧合,今儿这可真是蓄意为之了...

    北静王水溶,和忠顺王应该不是一路人才对...

    脑子里想得出神,直到宝玉连叫了他几声,方才回过神来。

    宝玉笑道:

    “林大哥想什么呢?这样入神?”

    薛蟠搓手笑道:

    “宝兄弟何必多此一问?必是在想妙儿姑娘了。

    那妙儿姑娘对衡兄弟如此推崇,衡兄弟想要将她弄上手,岂非轻而易举?”

    宝玉听见薛蟠言语如此不堪,略皱皱眉头,有些不满得瞧了薛蟠一眼。

    林思衡眨眨眼睛,深深得看了薛蟠一眼:

    这倒是个上好的马前卒。

    便对薛蟠吹捧道:

    “那姑娘不过是一时为我科举功名所迷惑,我今儿不过一介黄口孺子,又如何能与薛大哥的雄浑气概相提并论。

    若薛大哥对她有意,倒不必因我有所顾虑,只管放手施为也就是了。”

    薛蟠只觉得林思衡实在是自己的知己,字字都说到自己的心坎里去了,虽是他原也不打算顾虑什么,如今反倒领起林思衡的情来,感慨不已道:

    “好兄弟,待我得了手,必要请你好好高乐一番。”

    秦钟在几人后头,将几人一番言语听在耳里,心中只道:

    “若是那姑娘落在这位便宜叔叔手里,此人瞧着便与我们不是一路,只怕从此与我无缘了。

    若是落在薛大叔或是宝玉手里,说不得来日有机会,我也可亲近一番。

    既如此,我何不且想法子助他一助。”

    因而便打断薛的傻乐呵,开口对其说说道:

    “薛大叔虽是自有一番男子气概,只是一时半会儿的,只怕那位妙儿姑娘的心思也还在林大叔身上。

    既然林大叔无意,薛大叔何不请林大叔写两句诗词,咱们下回也好做以此个由头,

    如此一来二去的。才好叫那位妙儿姑娘将薛大叔的好,看在眼里不是?

    不然,若是此时在找上门去,只怕那位妙儿姑娘也未必乐意与我们来往。”

    薛蟠一时赞叹不已,连连拍打秦钟的肩膀,说他出了个好主意,便来寻林思衡求诗词。

    宝玉一时跃跃欲试,只说自己也可写上几首,下次来一并带去。

    薛蟠看看宝玉,并不接茬。

    他虽不知宝玉诗词究竟写的如何,方才那位妙儿姑娘对宝玉并不热情,这他却是知道的,因而对宝玉的“大作”完全没有任何兴趣。

    林思衡自然没那个兴趣写诗去帮薛蟠找女人,随口拒绝掉,便回了自家宅子。

    不料那薛蟠听秦钟一席话,只当果真是个好主意,又心心念念着想要将那妙儿弄在手里,竟发了狠,只道必是要把此事做成。

    虽是这般打算,林思衡不应,他一时也无法可想。

    薛家现如今唯一能拿得出来的便是钱,然而林思衡瞧着明显是不差钱的。

    若是给个三五百两的,只怕衡兄弟不放在眼里。若果真要给个几千两来换一首诗词,他又舍不得。

    毕竟这又不是给妙儿的入幕银子或是赎身银子。

    思来想去,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竟没个主意。

    正不知该从何处下手,便见妹妹宝钗从屋子里出来,见薛蟠在家,便开口问道:

    “哥哥何时回来的?不去休息,在这做什么?”

    薛蟠却只当没听见,盯着宝钗身后跟着的一个丫鬟瞧了几眼,不是香菱又是哪个。

    香菱低眉顺目,不敢抬头,发觉薛蟠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微不可察得颤了颤。

    薛蟠摇一摇自己充满智慧的大脑袋,便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