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162章 恨火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162章 恨火

    八里镇。

    离城只二十里路,刘老虎等人也没个马匹坐骑什么的,他自己虽有两头骡子,也带不动这么些人,况且给骡子喂草料粮豆,又是一笔开支,他也舍不得。

    走了两个时辰,刚出发时信心满满,只觉得飞黄腾达就在今日,如今早没了意气风发,只剩下满满的疲惫,还有对银子的渴望。

    摸黑进了镇,说是镇,也不过就是个大点的村庄,新乡县城的城墙都只能说聊胜于无,这里离城又近,更是连道篱笆都没有。

    几人随手在镇子口拉扯个人过来,问明白了去镇子里那几户欠着秋税的人家里的道路,几人便大摇大摆的朝着目标行去。

    没走多久,便到了一户人家,刘老虎扫视一眼,见只有两三间土坯屋子,墙上坑坑洼洼,屋顶上的茅草杂乱不堪,地上两只瘦成皮包骨头的鸡走来走去。

    刘老虎撇撇嘴,冲着前面大门努努嘴,便有一个小弟冲上前去,把手在门上拍得啪啪作响:

    “开门!开门!衙门办差!再不开门全都抓走!”

    屋子里传来几声惊恐得尖叫,旋即又是一阵响动,门从里面缓缓打开,一个身着补丁衣裳的瘦弱中年男子挡在门口,看着站在门外的六个人,面上带着些底气不足的怒意,缓缓道:

    “衙门办差,怎么会在这时候!”

    那小弟当即便要发怒,却被刘老虎拦住,刘老虎仗着自己膀大腰圆的优势,直接挤开那瘦弱男子,走进屋子,四处打量一眼,便皱起眉头,旋即又松开,径自在那张铺着破烂被褥的床上坐了,压得那张床不堪重负,发出“噶几噶几”的响声。

    刘老虎和颜悦色道:

    “老乡,俺也是咱们这儿的人,大家都是乡里乡亲,俺也不会害你,但是秋税,那是朝廷...朝廷法度,每个人都要交的,别人都交了,就你家不交,那也不合适。

    我这里有衙门的文书,你交了,我在这里记一个名字,就妥了,老乡啊,你也不要为难我,你把税补上,咱们两个都痛快。”

    那汉子见刘老虎真拿出一张文书来,也不敢再说要验个真假,只是苦着脸道:

    “大人您瞧瞧,草民家里实在没钱了!”

    刘老虎便有些不耐道:

    “老乡,我与你好好说话,你也不要拿这些话来搪塞我,我给你算算,你家里计有水田八亩,旱田十二亩,朝廷如今定的规矩是十税四,一年秋税是二两又两百七十五钱,你家已经欠了三年的,那就是六两又八百二十五钱,也不多,利息也不要你的了。你就赶紧交了,大家都省事。”

    “我实在是没有银子了,早几年生了场病,田地都卖出去了,为何这田税还要我来交?”

    刘老虎面上便正经起来,沉声问道:

    “卖了?卖给谁了?”

    “卖给赵村赵员外了。”

    “卖了多少银子?”

    那瘦弱汉子咬牙道:“卖了...卖了五十两!”

    刘老虎往后微微一仰:

    “那银子呢?”

    “我治病,都花用了。”

    刘老虎便啧声道:

    “老乡,你这就不对了,我看你还是在诓我,你说你把土地卖了,又没有银子,我怎么信你呢?就算我信你,回头县太爷他老人家问起来,我怎么说?我这么告诉他,他信我吗?”

    那汉子只是在那里不停的说没钱,几个小弟急切的便要打人,仍被刘老虎拦住,刘老虎叹息一声道:

    “老乡,别的也不说了,咱们哥几个今日专为你来这一趟,大老远的,吃你一顿饭不过分吧?”

    说着,就对那几个小弟招呼一声,叫把那两只瘦鸡抓来。

    那汉子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磕头道:

    “求老爷高抬贵手!求老爷高抬贵手!家里就剩这两只鸡了,一家子指着它下蛋,能卖几文钱活命呐!”

    刘老虎一脚把汉子踹开,啐了一口道:

    “放屁,那鸡都瘦成这样了,还能下什么蛋?你又在诓我!”

    那汉子被踹到在地,一时竟岂不得身,只是哀哀得哭泣,几个小弟相视一笑,便要去抓鸡,却不妨从里面的一个小隔间里猛然窜出个人来,把一个挡在门前的小弟用力推开,拦在瘦弱汉子跟前,一边流眼泪,一边大喊道:

    “早说了田地卖了!你们不敢去找赵员外收税,只知道来逼迫我们!家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刘老虎打眼一瞧,见竟是小丫头,瘦瘦小小的,看不出多大岁数,脸上也满是脏污,眼泪顺着脸颊流下,冲成两道灰黑色的水流,嘴唇干裂,没有多少血色,只一双大眼睛,还能看出些神采。

    刘老虎突然就不怒了,一边使了个眼色叫小弟把门关上,一边冲着那还倒在地上的汉子笑道:

    “老乡,你还有个女儿啊......”

    大门被从里面关上,一丝光也透不进来,屋子里一片漆黑,只是不断的从里面传出几声尖利的嘶喊和哭叫,声音从墙壁和屋顶间传递出去,回荡在一片漆黑的夜色里。

    过了几个时辰,门从里面打开,刘老虎等几人一边系着腰带,一边从里面走出来。

    屋子里已经被翻得一团乱,汉子头破血流的倒在地上,口中有气无力的发出凄惨得悲号,他女儿神情呆滞的躺在床上,身上胡乱盖着几件衣服。

    刘老虎回头笑道:

    “老乡,我就说你是在诓我,那办法都是人想的嘛,你女儿这么大了,也可以送出去赚点银子了。

    你要是没有门路,我来给你介绍,还不抽你的水头。今儿就先走了,老乡你好好歇着吧,也甭送了。等回头有空了,我再来看你”

    几人哈哈大笑的走出去,顺手仍将那两只瘦鸡扭断脖子带走。

    夜风顺着敞开的大门吹进来,吹得李三身上阵阵发寒,李三渐渐止住了哭声,怔怔得望着外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

    “真黑啊......”

    李三儿喃喃念叨着,忽然就想起今年五月间,好像也是为了春税,当时有一拨人好像是造起了反,都已经快要打到这儿了。

    有人来镇子里头招人,但是他太害怕了,就没有去,像今天一样躲在家里。

    李三晃晃悠悠得爬起来,走到床边,认真瞧了瞧还躺在床上,没有再发出一点动静的女儿,又弯腰将地上两个破破烂烂的泥偶捡起来,一个是慈祥的老妇人,一个是张着嘴哈哈大笑的胖孩童。

    李三将这两个玩偶塞进怀里,拖着踉踉跄跄的脚步,一瘸一拐的走出去,走进这遮天蔽日的黑夜里。

    “真黑啊......”

    等李三再回来时,手里提着一把断裂得只剩下一半的,锈迹斑斑的废弃柴刀,这是他刚刚去找村里的铁匠说了半天的好话,铁匠瞧他可怜,才借给他砍柴的。

    床上已经没了女儿的身影,连那些衣服也都不见,李三茫然的站在门口四处张望,借着一点点微弱的星光到处找寻女儿的踪迹,终于在镇子中央的水井旁,找到了一双破旧的布鞋。

    李三颤抖着蹲在井边,探头一看,女儿正穿的整整齐齐的睡在里头。

    李三没有喊人,只是又有点想哭,但他忍住了。

    坐倒在井边儿,靠在井沿上,将那把废刀在井沿上不断剐蹭,一点点斑驳的锈迹落在井里,李三一边磨刀,一边开口唱歌,唱得是当地的一首童谣:

    “囡囡哟,天黑黑,快回屋,莫怕黑。”

    “囡囡哟,星闪闪,家门敞,快回来......”

    声音喑哑,不成曲调,唱得人心里发寒,歌声缭绕在镇子上空,久久不散。

    头顶的月亮终于挣扎着从乌云里探出头来,洒下几缕月光,将井边的一人一刀镀上一层银辉,伴随着那人影磨刀的动作,一上一下。

    像是一团跃动的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