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 第181章 开封府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181章 开封府

    贾家这几个主人,本就是黄雀的重要目标,尤其这些日子林思衡的事儿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贾赦干得那些好事,自然更瞒不过钱旋的耳目。

    钱旋和孙机两人辛苦好一阵子,就是为了要在京里传扬林思衡的美名,虽是如今林思衡自己不在京中,几人也不能任由贾赦就这样败坏林思衡的名誉。

    打探得那两家请托之人,一番商议过后,绿衣拍板做主,叫祥子略备了礼物上门,当面客客气气的拒绝掉请托,然后宣扬出去。

    林思衡这个主人不在京里,况且林家态度又客气,两人也不好跟祥子一个下人计较,只是问明白何人叫他来行此事,祥子只推说是林思衡离京前便留下吩咐。

    两家本以为寻了个前程,不想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心中自然不忿,便都怪到贾赦头上。

    如今外人都道贾林两家亲厚,林思衡既留下话来,难保贾赦不知道,却还应承才来,岂不是要白赚他们的银子?

    绿衣虽备了礼,也不过是表一表态度罢了,并不值几个钱,与两人请贾赦办事送的礼相比,自然不是一个数目。

    两人如何肯吃了这亏,也都是在京里有些跟脚的人家,不然也不能跟贾赦坐到一张桌子上去,只是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

    第二天便直接找上门来,在东跨院里很是闹了一场。

    贾赦前程上没了指望,又不受贾母待见,素日里把银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进了他口袋的银子,哪里是那么好拿出来的。

    吵吵嚷嚷好半天,也只退了一半。两位客人刚走,贾赦就被贾母叫去训话:

    “衡哥儿虽是如海的弟子,人家不嫌咱们这样的家里俗气,愿意跟咱们往来,你不维护着也就罢了,倒充起大来,你又正经是他什么长辈了?倒敢许这许那的。

    当年你父亲还在世的时候,这军中的事情,那些老亲往来再勤的,你父亲也从不敢许诺这样的事,你当打仗是好玩的?真到了战场上,要是用的人不得力,那是要丢性命的。

    你们都仔细着,再不许做这样的糊涂事,若再叫我知道了,有你们一顿好板子吃!”

    贾赦银子还没赚到多少,就挨了贾母劈头盖脸一顿骂,也懒得理会贾母说的那些道理,嘴上唯唯诺诺的应了,心里却十分不忿,反倒怨林思衡好好的留什么话,平白害他折了面子。

    邢夫人也挨了贾母的排揎,跟在贾赦身后低着头回了东跨院,见贾赦气哼哼的模样,不敢招惹,先赔着笑,打发丫鬟沏了茶来。

    那丫鬟自贾赦眼前过了一遭,便把贾赦的眼神吸引过去,就在那丫鬟身上打转,不时还点点头。

    邢夫人看在眼里,不但不拦着,反而笑道:

    “这丫头今年十四,老爷若看中了,便收入房里,我来安排,保管叫老爷顺心。”

    贾赦肯将邢夫人这个见识短浅的妇人扶正,便正是为着这女人没有跟脚,自然也不敢管束忤逆他。

    邢夫人也知此事,贾赦但有所需,邢夫人果然竭力满足,只为保住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正室夫人的地位。

    贾赦见了一回美色,心情缓和了些,眼瞅着丫鬟出了门,看不见了,方才缓缓摇摇头道:

    “十四,还是太小了些,再养一养。”

    邢夫人自然连连点头答应下来,又轻声问道:

    “那衡哥儿真是不知好歹,他既带兵不在京里,凭着两家的关系,这大大小小的事,老爷自然替他照看着,又偏偏留什么话来。

    原道还准备把迎春那丫头许过去,如今看来,这也是个白眼狼。

    要不,迎春的事情,就先算了?反正也没开始议亲呢。”

    司棋来寻自己外婆,正路过这,恰听了个正着,心中一惊,赶忙躲在外头,凝神听着,过了半晌,方才听闻贾赦说道:

    “小儿辈一时拎不清,也是常有,许是怕他那宅子里几个丫鬟年轻,遭人哄骗了,才留了话来,日后说开了也就是了。

    迎春的事,还是要抓紧,我听琏儿那混账东西提过一嘴,单是那酒楼,每年都能有几万两银子,况且还有别的产业。

    这孩子又没个正经长辈,妹婿又在扬州,也只得我们替她照看着,眼前一点误会又算得什么,自家人,哪里有那么多计较。”

    邢夫人不敢违抗,当即又转了口风,司棋在外头听着,缓缓舒了口气,也不去寻外婆,连忙又跑回迎春院里去。

    ...

    林思衡在归德府拖延了一月,粗略分了土地,便欲领着骑兵越过枳城,渡过涡水,往开封府陈州方向去,堵截开封境内乱军往汝宁府南下的脚步。

    他这等强占土地的赤裸裸兵痞行径,自然惹得归德府乡绅大为不满,归德府这么大一片地方,这些乡绅拐弯抹角的,总能在朝堂里找到关系。

    很快,既上次弹劾风波之后,林思衡又迎来新一轮的弹劾潮,这次弹劾他“目无法纪”,“纵容军士”,“欺凌乡绅”,“掠夺民财”。

    弹章在崇宁帝御桌上堆起一人高,瞧着倒比上回“劳师无功”来得还汹涌些,崇宁帝果然只一笑置之,随意吩咐戴权都拿去烧了。

    戴权虽领命而去,却也有些讶异道:

    “这位林副总兵小小年纪,怎么竟遭这么些人弹劾,老奴瞧着,再有几回,倒比弹劾几位尚书阁老的弹章都多些。”

    崇宁帝嗤笑一声:

    “这些折子说这小子侵占乡绅土地,哼,朕都还没问他们的土地是哪来的?

    这小子侵占土地或许是真,那帮乡绅难道就是什么好东西了不成?狗咬狗,一嘴毛罢了,朕懒得理会。

    千里做官只为财,这些人私底下的事真当朕不知道?杨松那老狐狸,他都快把整个镇江变成他们杨家的了!

    只要臣子能办事,朕这个皇帝,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来了。

    水至清则无鱼,哪里还真能有什么圣人不成?不过都是为一己私利罢了。”

    林思衡升了副总兵,手下三个千总自然也都有收获,胡珲便得了林思衡先前游击将军一职,虽比不得林思衡连升两级,但胡珲自问也没什么好不满的。

    毕竟人家原是翰林出身,升得快些简直太正常了。

    另外两个只得了些赏银,潘功眼见胡珲升了官,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卯足了劲儿要在开封再挣些军功来。

    三人原本只道林思衡在河南建厂一事不过是画个大饼,不料没到七日,郑阳居然真带着几名说话带着山东口音的义商来筹军。

    眼见好事将成,三人愈发对林思衡服服帖帖,再不复原出京时那般桀骜。

    林思衡得此良机,对这支骑兵愈发上心,饮食用度无不过问,又每日里在军中士卒跟前打转,必要叫军中每个人都认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