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之我若为王 > 第169章 敌袭

明末之我若为王 第169章 敌袭

    荷国原本西国的几个行省,从西国独立出来后,也错过最好的先机。

    由于荷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出色的造船能力。

    将近百年的发展,荷国后来居上,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荷国通过武力,不断从西洋几国,抢夺殖民地。

    环视几大洲,也只有亚洲人口最多,也极为富有。

    就是大明的丝绸、瓷器,在西方就是奢侈品。往来贸易的利润,何止几十倍。

    这个巨大的利益,荷国怎会放过。

    荷国原本想,控制马六甲海峡,进而控制整个亚洲贸易。

    只是与葡国几次战争,虽然海战都胜利了,进入陆地战争皆是失败。

    毕竟荷国建国不足百年,虽海上实力强大,就是国内人口稀少。这也是荷国一大短板,无法建设强大的陆军。

    荷国也只得退而求其次,先是占领爪哇岛的巴达维亚,进而慢慢控制南洋。几十年的发展,荷国也控制爪哇岛,逐步向婆罗岛渗透。

    用不了多久,荷国会再次击败葡国,进而控制马六甲海峡。

    只是青龙师占领吕宋,打乱荷国人的计划。现在又出兵渤泥国,彻底击破荷国的梦想。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也成为荷国的一个梦。

    确切的说,王成的出现改变了大明,也间接的改变世界……

    荷国对于海外事务,大都有私人经营。荷国王室,也是只收一些税即可。

    荷国商人为了更好的发展,成立一个公司——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

    东印度公司,虽有荷国王室的支持,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但还是一家公司,是以利益至上。

    王成将荷国人赶出台湾,巴达维亚总督科恩,就准备出兵报复王成。

    以当时的实力,科恩没把王成放在眼里,也完全可以消灭青龙师。

    只是考虑王成是大明的官员,要是激怒大明,那就得不偿失了。综合利弊,科恩也放弃出兵的想法。

    没想到短短三年时间,王成有和他一较长短的实力,这着实让科恩懊恼不已。

    本想着控制婆罗洲之后,再和王成周旋。用心集结的三路军,这么轻易地被王成击败。

    还有半年时间,科恩就可以回国复命,等待他的就是荣华富贵。只是在这个时间里,他要是把巴达维亚丢了,那么等待他的也只有断头台。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荷国,科恩都要保住巴达维亚。

    在和几个股东商议后,科恩集结南洋所有战船。

    其中主力战船将近一百艘,其他大小战船一百余艘。两百多艘战船,从巴达维亚出发,浩浩荡荡的杀向渤泥行省。

    在科恩看来,只要将海路封死,切断后勤补给。各个岛屿缺衣少食,就是再多的兵马,反而会成为累赘。

    荷国陆军虽是惨败,但对于海军,荷国人还是过于自信。毕竟海上霸主,也不是浪得虚名。

    这不是科恩一人的想法,这是所有荷人共同的认知……

    王成不知道荷人的计划,但知道海路的重要性。

    在中原切断后路,断了补给线,而大败的战争,是数不胜数。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将领,都不会容忍这个失误,何况还是精明的王成。

    快要占领渤泥的时候,台湾到吕宋、再到渤泥的航线;琼州到交趾、再到渤泥;这两条航线,已经交给武卫军驻防,确保物资的畅通。

    腾出手的青龙一军,已经在文莱待命。与此同时,白虎二军、玄武一军的两个海军师,也向着文莱集结。

    加上护卫王成的青龙二师、麒麟二师,朱雀一师、亥猪师。

    王成亲临南洋,共计调动一个军、五个师的兵力。

    合计战船将近四百艘,兵丁将近二十万,这还不算武卫军的地方兵。要是科恩知道,王成的实力,恐怕也会直接跑路了……

    “凌风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难道找不到回来的路!”

    闲来无事,王成便乘坐自己的旗舰,从文莱城出发,来到西加里曼交界处。

    航行了两日,便在一个大海岛上逗留。

    王成也便让鹰王凌风,自行出去觅食。将近一个时辰,凌风还不见回来,王成这才对着何毅嘀咕。

    还不待何毅回答,凌风已经出现在,王成的视线。在飞到王成的上方,不断的在空中盘旋。

    上次发现徐盛的时候,凌风也是这样的盘旋。王成有种不妙的感觉,便询问何毅:“在西加里曼方向,是否派有侦察船。”

    见何毅摇摇头,更让王成不安。也没有游玩的兴致,便匆匆返回战舰。

    这让何毅很是不解,荷国新败。葡国、西国龟缩在马六甲海峡两岸,不敢与王成争锋。何毅不知道在这南洋,还有谁敢与王成抗衡。

    “呜呜……”

    还不等战船拔锚起航,了望台已发出敌袭的号角。

    何毅的心,一下子听到嗓子眼。

    要是放在文莱王城,有青龙一军驻守,就是来再多人也不怕。

    只是现在远离文莱城,身边又只有一个作战大队,难以护卫王成的安全。

    王成在他这里要有个闪失,他就可以一死谢天下了。急忙向王成的旗舰打旗语,让王成先行撤退,他为王成断后。

    听到敌袭的消息,王成便顺着千里镜望去,海平面没有发现敌舰的影子。

    稍微思索,王成也便明白原有。了望台的高度,距离甲板有几十米。他在甲板看不到敌舰,也实属正常,但也说明和敌方相距还远。

    王成身旁的郑福松、施郎二人,自幼生活在大海上,对于海战也颇为了解。

    二人一合计,郑福松便向王成汇报道:“敌舰最起码,还在三十里开外。”

    王成赞许的向二人点头,这个海平面可以看到敌舰,还是可以计算距离的。只是王成不知道,计算公式而已。

    现在两人给出想要的答案,王成也省去不少麻烦。

    对于陆战王成颇有心得,对于海战就差强人意了。

    王成也不是冒进的人,自己身边没有多少战船,还是先避其锋芒的好。

    想通这些,王成便让旗手下令,和何毅一起往文莱方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