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 第205章 杖丢了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第205章 杖丢了

    本始二年初秋。

    因匈奴曾经有几次在大汉边境袭扰。

    (这个袭扰指的是在打乌桓之前,匈奴的袭扰,也就是元凤三年的时候。距本始二年有五年的时间了。)

    又因匈奴连年进犯乌孙,甚至胁迫乌孙交出大汉公主。

    于是,大汉出兵十五万。

    以田广明率骑兵四万余人,从西河出塞;

    范明友率骑兵三万余人,从张掖出塞;

    韩增率骑兵三万余人,从云中出塞;

    赵充国率骑兵三万余人,从酒泉出塞。

    田顺率骑兵三万余人,从五原出塞。

    又以汉使常惠为校尉,陈安为副使,领乌孙五万骑兵,从西面出击匈奴。

    匈奴那边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转头就往西而跑,没有一点点的留念。

    大汉的十五万军队,这次算是扑了个空。

    范明友出塞一千二百余里,斩杀俘虏的匈奴人不到七百。

    韩增出塞一千二百余里,斩杀俘虏的匈奴人不过百人。

    赵充国一路就更惨了,那是一个匈奴人都没遇到。

    后来赵充国不信邪,一路往西追击了足足一千八百里,终于是让他遇到了一伙匈奴人,这群匈奴人还是匈奴单于派去出使他国的使臣,其中还有一个匈奴单于封的王。

    但遇都遇到了,那就别管使臣不使臣了,直接就被赵充国给宰了,斩杀了三百余人。

    至于另外两路,田广明一路追了一千六百多里,到达鸡秩山。

    一路上也没什么收获,仅仅斩杀了十九人,估计还是牧民一类的。

    结果在他准备撤军的时候,遇到了从匈奴回来的汉使冉弘。

    嗯,汉使就挺离谱,大汉都这样追杀匈奴了,匈奴居然还把汉使放了。

    冉弘在遇到田广明后,便告诉田广明,鸡秩山以西有匈奴部队。

    但是田广明不想追了,想要退兵。

    他不追就算了,还警告冉弘,让他保守秘密,否则有他好看。

    可惜,他不清楚汉使的脾气,汉使死都不怕,会怕他的威胁?

    而且田广明这种行为,也得罪了手下的人,毕竟大家出塞就是为了立功,一千六百里都出来了,敌人就在前面你不上了?

    所以田广明一回去,就被手下人和汉使一同告发,最后自杀。

    而田顺就属于纯纯偷懒了,出塞仅八百里,他就不走了,不过他运气不错,遇到了匈奴一个较大的部落,杀了一千九百多人。

    最后的结果,也是回长安之后,被汉宣帝以杀良冒功,虚报战果的名头定罪,最后自杀。

    可以说,大汉这次行动,虽然展示了一番实力,可总的来说是亏本买卖。

    但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大汉这边十五万人撵着匈奴人往西跑,而乌孙的五万人,正好就在匈奴人逃跑的路上。

    一方是以逸待劳,一方是狼狈远逃。

    再加上陆远和常惠的指挥,还有陆远和常慧从大汉带来的六百精锐骑兵。

    别小看这六百精锐骑兵。

    在战场上,这六百汉军骑兵,甚至要比乌孙六千骑兵更有威慑力。

    那汉旗一展,六百精锐骑兵一亮相,匈奴人看到的第一想法就是跑,若是遇上乌孙六千骑兵,估计他们还会想着冲一下。

    因此,乌孙的部队,在陆远和常惠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直接攻入了匈奴右谷蠡王的临时王庭,

    俘虏了匈奴单于父辈贵族,还有及单于的嫂子,女儿,姐弟。

    犁污都尉,千长,骑将等等四万余,另外缴获马、牛、羊、驴、骆驼等牲口七十余万头。

    这一仗可以说是乌孙大胜而归。

    “定平兄,我节杖,符印丢了。”

    大军回师乌孙,一场庆功宴之后。

    常惠急匆匆的来到了陆远居所,脸上无比焦急的对陆远说道。

    “什么?节杖丢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听到常惠这话,陆远也是一惊,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汉使的节杖代表的着皇权。

    为什么大汉的汉使死后,大汉会不惜余力的给汉使报仇?

    其中原因之一,那就是因为汉使所拿的节杖。

    或者可以说,节杖才是汉使的本体,没了节杖那就不是汉使了。

    苏武牧羊十九年,节杖上毛都没了,他都一刻不敢让节杖离身。

    可常惠这出来一次,把节杖弄丢了,这罪真就是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皇帝不追究的话,屁事没有,可要是往大了说,皇帝判他个腰斩凌迟的,他也得乖乖受着。

    “庆功宴之前还在,庆功宴之后就不见了,我......”

    常惠低头回复道。

    “你先回去,我让人找找,记住,就当一切都没发生。”

    陆远看了看常惠。

    来回踱步一番后说道。

    这常惠也就是遇见了自己,要是换一个人,他得死八百遍。

    要知道,虽然天子的诏令,说他们这一次,以常惠为主使,陆远为副使。

    但这只是临时搭配而已,实际上在这次战争之后,陆远和常慧地位是平等的,因为双方都是汉使。

    现在常惠的节杖丢了,他回去大概率是无的,而陆远这个使者的节杖还在。

    那么这次的功劳,很可能就会直接记录在陆远身上。

    攻破匈奴王庭,斩杀,俘虏匈奴四万余人,这战绩是必须封侯的。

    “历史上这一段是怎么记的?

    擦,资治通鉴没这一段,汉书西域传也没有这剧情。

    是因我而改变了历史,还是.......

    嗯.....常惠传记中有......原来如此。”

    常惠离开之后,陆远闭目翻看着脑海中的记忆,一本本前世翻阅过的史书,此时都呈现在了陆远面前。

    一段段关于常惠的记忆涌现,良久之后,陆远才算是找到了关于这一段记忆。

    史书上的几个字,映照到当事人身上,那都是天大的事情了。

    (新年快乐,爆更的事........算了,初一不道歉了,后面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