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 第184章 谜团太多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第184章 谜团太多

    王德一路带着赵铭,直接去了御书房。

    这让赵铭微微有些纳闷,他原以为会是去到太极殿。

    毕竟,李世民要召见使臣,必然是在那里才对。

    现在看来,赵铭被叫进宫内,并不是李世民要召见突厥使臣,才把他们这些臣子叫来。

    进了御书房,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这些李世民的心腹众臣全在。

    赵铭上前先对李世民揖礼,随后又挨个向长孙无忌他们打招呼。

    众人全部重新坐定,李世民一脸严肃地开口道:“朕召你们前来,想必你们也都知道是因为什么。”

    众人齐齐点头,突厥使臣毫无征兆的出现在长安城外。

    这事本身就处处透露着诡异。

    且不说,已国使臣出使,在出发之前就有着相当多的程序。

    其中与被出使国之间的提前交流,乃是必然的程序。

    然而这次,大唐这边什么讯息都没有得知。

    除此之外,这些使团人员,是如何进入的大唐?

    不但进入了大唐境内,还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长安城外。

    要不是他们拿出使团的各种仪仗,大唐都还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虽然说,自从签订了渭水之盟后,进入大唐做生意的突厥人不少。

    可突厥商人在过边境的时候,所有货物都会经过搜查。

    使团带了那么多仪仗,正常来说肯定会被搜查出来。

    偏偏现在人家不但进来了,还没有被发现。

    至于突厥来使,具体的目的,众人反倒不是特别重视。

    如今,大唐已经有了决定,明年将会对突厥出兵。所以,突厥使团前来是什么目的,已经不重要了。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他们,重点都是放在突厥使团,到底怎么悄无声息来到长安城外?

    “陛下,马上就要到元正了,各州县地方官员,届时也该来长安述职了。”长孙无忌率先说道。

    屋内众人,立刻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

    他在怀疑,与突厥接壤的地方官员。

    李世民微微颔首,实际上他已经让张安难让冥卫,暗中监察了。

    不仅仅是文官,边境武将更是重点监视对象。

    李世民缓缓扫了众人一圈,“各位爱卿,你们都是朕最为倚重之臣!”

    众人身子不由直了直,李世民的这个开场白,显然是要说很重要的事情。

    “明年我大唐将会对突厥出兵,这次突厥使团的事情,倒是给朕提了个醒。“

    “各位爱卿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开口如何保证,在出兵之前,消息不会被泄露出去?”

    众人开始深思了起来。

    赵铭也总算明白李世民,叫他们过来是意为是什么了。

    那就是保证,之前所商议的那些事,该如何秘密实行。

    毕竟,钓鱼式的做法,万万不能泄露出去。

    现在头疼的就是一旦计划开始进行,如何保证突厥不会提前得知。

    大唐与突厥接壤的地方不少,也不知道哪些官员,与突厥之间有联系。

    赵铭再次的当起了小透明,只在一边安静的听着。

    李世民也没有询问赵铭的意见,这次叫赵铭过来,他的本意也是培养赵铭。

    一众大臣讨论开来,然后逐渐完善细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很有针对性的保密措施,慢慢开始成型。

    赵铭从头至尾都在安静的看,认真的听。

    直到此刻,赵铭心中不由得感慨。

    为何李世民会在史书上面,留下那么浓重的笔墨?

    除了他本身的贤明之外,更是他下面有着这么一群大臣。

    不管是文臣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还是武将程咬金、尉迟敬德,不单是能力出众,更是对李世民忠心耿耿。

    有着这样的君臣在,即便有世家门阀的掣肘,大唐在李世民的治理下,依旧走向盛世!

    “陛下,莒国公求见!”

    门外,想起来王德的声音,也打断了赵铭的感慨。

    “宣!”李世民言简意赅。

    长孙无忌他们也停止了刚刚的讨论,而是安静的坐着。

    如何保密的事情,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现在是时候听一下,突厥使团到来所为何事,并不是要避开莒国公。

    房门打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莒国公唐俭,现任鸿胪寺卿。

    鸿胪寺,主要负责外交、朝觐、礼仪等事务的官署。

    “臣,见过陛下!”唐俭见到屋内众人,并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神色,对着李世民揖礼。

    “唐爱卿不必多礼,快坐!”

    对唐俭,李世民表现得很尊重。

    没错,就是尊重。

    莒国公唐俭,可以说是大唐的原始股东了。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唐俭就是重要的参与者,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后面李世民登基,唐俭同样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支持李世民。

    唐俭的支持,对于刚刚登基的李世民来说,至关重要。

    毕竟,唐俭的资历摆在那里,有他出面发声支持,李世民不用费什么劲,就能够得到很多老臣的支持。

    “谢陛下!”唐俭说完,紧挨着长孙无忌坐了下来。

    “陛下,这是突厥来使,让老臣转交给陛下的信件。”

    唐俭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双手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疑惑的接了过去,见到上面的署名,眸光微闪。

    当下,所有人的目光,也都汇聚到李世民手中的信件上面。

    李世民没有废话,立刻就当着众人的面,拆开信封。

    众人只见到李世民脸上神色不停变换,最后看完信件,久久无言。

    等了一阵,见李世民依旧没有开口的意思,长孙无忌问道:“陛下,不知信中……”

    李世民回过神,把信件递给了长孙无忌。

    “你们自己看吧,此事朕还需想想。”

    长孙无忌接过,房玄龄他们就凑了过来。

    赵铭也很好奇,奈何这屋里无论是官职还是爵位,亦或是年龄资历,他都是最尾巴的那个。

    所以,赵铭只能在一边等着。

    等到其他人都看完,赵铭这才拿到了信件。

    看完之后,赵铭也是一阵无言。

    写信的人居然是萧瑀的姐姐,前隋的萧皇后。

    内容其实并不复杂,萧皇后心中说,她可以让突利和颉利二人撕裂。

    如此一来,东突厥必然因此发生战乱,到时候大唐该怎么做,由李世民自己决定。

    不过,萧皇后并不是无偿做这些,信中她由写了想要的条件。

    萧皇后希望李世民能够允许他的孙儿,也就是杨政道回到大唐。

    并且保证杨政道能够有一个安稳且富足的生活。

    杨政道,杨广次子杨暕的遗腹子。

    隋朝灭亡之后,萧皇后带着杨政道,先示周旋于宇文化及和窦建德之间,最后被义成公主接到了突厥。

    在突厥,杨政道被立为了隋王。

    赵铭看完信件,心中暗中揣测,萧皇后为何会送来这么一封信件?

    而且,还是通过突厥的使团?

    偏偏这支使团,来到大唐的方式,还处处透着怪异。

    里面的谜团实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