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 第219章 打口水仗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第219章 打口水仗

    李商隐的诗“神女生涯不是梦”的句子,这里的“神女”就是指青楼妓女?。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这句诗是王建送给名妓薛涛的,其中的“女校书”同样说的就是妓女。

    李世民见程咬金这话,脸色一黑。

    其他大臣,同样是一头的黑线。

    “宿国公,你可不要血口喷人,本官何时做过如此之事?”

    郑拓有些急了。

    不等程咬金开口,一旁的尉迟敬德,也懂了赵铭和程咬金在玩什么。

    于是,尉迟敬德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见过郑拓在大街上抢乞丐的钱,还有小孩子的糖葫芦。”

    这一下,就连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一直没有开腔的大佬,都是无语的望着程咬金和尉迟敬德。

    不少人更是想着,以后这朝堂上,恐怕是会更热闹了。

    以前是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这两个活宝。

    不过,这两人最多也就是不要脸,偶尔的耍横。

    如今,看赵铭这样,更是比他们两个还要能够闹腾。

    三人凑一起,一众大臣都在想,以后朝堂上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

    赵铭笑吟吟的看向郑拓,“你看,这可不是我一个说,还有其他人亲眼见到。”

    郑拓愤恨的瞪了赵铭一眼,转头委屈巴巴的对李世民行了一礼。

    “还请陛下为臣做主!”

    李世民瞪了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二人一眼,示意他们不要跟着添乱。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两人,缩了缩脖子,没有继续再说话。

    “赵小子,这是早朝!”李世民提醒道。

    赵铭明白李世民是在提醒自己,让自己不要胡乱造谣。

    “陛下!”赵铭拱手道,“臣知道是早朝。”

    “你小子既然知道,还敢张口胡说?”李世民语气不善,眼神满含警告的意味。

    赵铭全当没有见到,“陛下,我这要算是张口胡说,那他们不也在张口胡说?”

    “若陛下要责任,臣无话可说,但他们也同样也再张口胡说,还请陛下一视同仁。”

    赵铭指着郑拓和其他世家官员。

    “哼,我等何时有过张口胡说?”

    “到了这个时候,还敢睁着眼睛说瞎话?”

    ……

    世家官员纷纷出言指责赵铭,转头又向李世民告状。

    李世民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他都让赵铭不要再乱说了。

    结果这小子转头又开始了,现在这么多官员都要求责罚,李世民自己也不可能置之不理。

    “你们没有乱说?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赵铭大声反驳。

    “哼,满朝文武皆在,怎么?你赵铭还以为自己是赵高不成?”

    “想要指鹿为马?你还不够格!陛下英明神武,也不是秦二世。”

    ……

    朝堂上,再次的陷入了争吵之中。

    “都给朕闭嘴!”李世民寒着脸,大声呵斥。

    殿内重新陷入安静之中,世家官员,一个个都愤怒的瞪着赵铭。

    就刚刚这一小会,他们这么多人,愣是没有吵过赵铭。

    没有办法,赵铭曾经那也是妥妥的键盘侠一名。

    单论吵架,这些人完全不是对手,单单是赵铭口中一个又一个往外蹦的新词,他们都要想好一阵,才明白其中含义。

    甚至好大一部分词,他们只知道不是什么好词,至于具体意思,根本就不明白。

    其他大臣,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

    不少大臣更是心中决定,以后能不与赵铭争吵,就不和他对喷。

    “老黑,你刚刚记住了多少?”程咬金小声的问道。

    尉迟敬德嘿嘿一笑,我记住几句。

    “你说说看记住哪几句?\"

    尉迟敬德把刚刚赵铭喷那些世家官员的话语,自己记住 的部分,分别说了出来。

    \"你用的什么牌的垃圾袋,这么能装?”

    ““你脑袋空不要紧,关键是不要进水。”

    “你长得曲折离奇,颠沛流离,很科幻,也很抽象。”?

    ……

    尉迟敬德一边说,一边崇拜的看向赵铭。

    今天他是大开眼界了,不,应该说是打开耳界。

    原来,骂人也有如此牛掰的方式。

    这可比他们只会“透你娘”这些,显得高级太多了。

    “程胖,你记住了哪些?”尉迟敬德说完自己记住的,问道。

    “嗯,我记住的和你差不多,不过还另外记住几句。”程咬金回道。

    “快说来我听听。”

    程咬金当即把自己记住的其他句子,悄声对尉迟敬德说了一遍。

    “你长了一副只有你妈会喜欢的模样,再不努力你就完蛋了!”?

    “你脑袋空不要紧,关键是不要进水。”?

    ……

    此刻令人,一脸的兴奋,已经想好了,下一次和其他大臣吵架,就可以用上这些话语了。

    不知为什么,两人心中隐隐的有些期待……

    不少武将,看向赵铭都是双眼放光!

    人才啊!

    他们武将经常和文官吵架,每次都吵不过,然后一急眼直接上手。

    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李世民训斥一顿,外加罚俸禄。

    世家门阀的官员,基本以文官为主。

    现在见到这些文官,被赵铭一个人喷得急眼,一众武将不由得大感舒心。

    娘的,你们这群鸟文人,也有被骂得还不了嘴的一天!

    之前对于把赵铭调去兵部,保持中立的武将。

    在这一刻,纷纷改变了想法。

    支持,必须支持赵铭去兵部。

    潜意识里面,武将们都把赵铭看做了“自己人”。

    自古以来,文臣和武将,天然的不合。

    乱世之下,是武将话语权大,文臣为辅。

    等到天下太平,就需要文臣治理天下,自然而然文臣话语权会上升。

    这个时候,文武之间就会逐渐产生矛盾。

    武将之前本身的话语权降低,肯定会不爽文臣。

    甚至会觉得,自己用命拼杀来的功劳,到最后居然没有这些耍嘴皮子的文官地位高。

    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武将,算是比较和谐的了。

    毕竟,很多都是一同与他“创业”的大臣。

    文武不合,基本也只是与那些后面进入朝廷的世家官员。

    像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这些文臣,反倒是与程咬金,尉迟敬德他们这些武将,关系很是和谐。

    当然,他们能够现在依旧和谐相处,有一条最为关键的原因。

    那就是武将手中的兵,李世民能够做到掌控。

    要不然的话,像他们这样文武大臣和谐相处,绝对不是任何一位皇帝,能够愿意见到的。

    同时也是因为此,这些跟随李世民的功臣,并没有遭遇“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

    这可不是一句李世民多么的?宽仁大度?,就能够解释得了的。

    一位发动“玄武门”事件,逼着亲爹退位,把亲兄弟全家给嘎了。

    只留下弟媳妇收入后宫的人,能说他?宽仁大度??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在交流着心得,其他大臣则是都安静了下来。

    发怒的李世民,他们这个时候,可不敢像程咬金和尉迟敬德这两个滚刀肉一般。

    “吵够了吗?”

    李世民寒声发问,一脸的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