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农家福宝养大佬,坐拥天下想躺平 > 第4章 要生了

农家福宝养大佬,坐拥天下想躺平 第4章 要生了

    就连他自己都不知,他自己还能带领村民多少时日。

    只怕他这把老骨头,在逃荒路上也禁不起多少折腾。

    但为了村中的后生,为了村里人的血脉,他不得不下此决心。

    闻声,一众汉子这才噤了声。

    村头大槐树下的古井,如今可是整个清溪村的命。

    里正每日一大早就会守在那里。

    如今,要将辘轳上面的绳索放到底,才将将够到水位。

    而清溪村是因村外的清溪得名。

    清溪村祖祖辈辈,也就是靠着外面的清溪生存。

    不论是灌溉田地,还是洗衣做饭。

    吃的都是这清溪内的水。

    旱灾自去年开始持续到现在,外面的清溪早已干涸。

    如今河底都已干裂开口。

    这口古井,便成了村中唯一水源。

    可如今,就连这口古井都要无水可出了。

    里正佝偻着背,眼眶发红。

    大家看着这样的村长,心内酸涩。

    眼瞅着村长这一阵子又老了好几岁。

    就听他无奈道:“古井眼看着就不出水了,不逃荒还能咋办?”

    这无疑是给村民来了当头一棒。

    “老天这是一点活路不给咱呀!”

    “老天爷呀!你快睁睁眼吧!这是要逼着大家伙儿去死呀……”

    有人绝望地跪地哭喊。

    大家情绪激动,纷纷跟着跪地。

    手往地上一拍,尘土四散飞扬。

    里正叹息着背过身去。

    抬手无声抹着眼泪。

    他本想忍住来着,如今这水源多金贵呀!

    每一滴泪,可都是先前喝进去的水化作的。

    心疼!

    回头看着大伙儿那不要的眼泪往外冒,里正愈加心疼了。

    其实,此法不知已经用过多少遍。

    就不说村里已组织过多次祈雨,光是他自己每日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在院内跪求甘霖。

    可半点用处都没有啊!

    老天好似已将这片天地遗忘。

    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看不到任何生的希望。

    明老爹站在人群中,颀长高大身形分外惹眼。

    他心里明白,里正下此决心得需要多大勇气。

    是以,他并未如其他村民那般情绪失控。

    心内正盘算着,逃荒这一路该如何保全家人。

    明家虽是后来才到的这清溪村安家。

    但杨里正觉着,那明朗一直都是个有主意的人。

    且他那骨子里透出的冷峻中又透着儒雅的气质,怎么看都与他们这些乡野村夫不同。

    里正抬眸,看向人群中镇定的明老爹。

    他正欲上前问问他有何章法,便见明家四儿明武面露焦急,边喊边着朝打谷场飞奔而来。

    但场上人群吵吵嚷嚷,他只见四小子嘴巴一张一合,两条腿倒腾的飞快。

    只眨眼间,就到了场上。

    “爹,快,快回家,娘,娘要生了……”

    霎时,场上立马安静下来。

    “啊?”

    其他人还未听清明武说了什么,就见明老爹已经拔腿往明家跑去。

    燥热的空气中只飘来一句,“里正,我媳妇儿要生了,我先回去……”

    明武喘着粗气,本就缺水的喉咙干疼干疼。

    嘴里更是干涩得厉害。

    他忍不住干咳起来。

    方才娘突然肚子就疼了起来。

    大嫂忙吩咐他来打谷场上喊爹。

    并让老五去小刘庄请刘稳婆。

    他这边着急忙慌地正欲转身跑开,就被里正一把给拉住了。

    “四小子你说啥?你娘要生了?”

    明武点头如捣蒜,他还要急着去镇上呢。

    胳膊却被里正拉的死紧。

    “稳婆!稳婆请了没?”

    明武急的满头大汗,看着老爹消失的身影,忙点头。

    “小五,他去小刘庄请了,我,我得赶紧去镇上找张婆子去!”

    闻言,里正撒开他的手,忙转头吩咐村里两个年轻汉子。

    “快,你们赶杨老实家的牛车去小刘庄!”

    转头又对其中一年轻人道:“你与四小子去镇上请张婆子!”

    几个年轻汉子闻言,忙应声。

    虽说这小刘庄离清溪村挺近。

    但那小刘庄的刘婆子不一定靠得住。

    上次牛娃家的媳妇儿生娃,跑去请人,她却去了洪西村接生。

    这十里八乡的,就那么几个稳婆。

    抢手的很。

    那次若不是在镇上及时请了张婆子来,只怕那牛娃家的媳妇和娃子性命都将难保。

    “老实,老实,老实人呢?”

    里正抻着脖子在人群中找人。

    一个憨厚汉子艰难挤上前来。

    “二哥,交给我你就放心吧!定然将人给带回来。”

    说着,杨老实领着汉子们拔腿就往村头跑去。

    明家四子明武见状,忙跟大家道谢,而后一阵风似的朝着镇上跑去。

    里正望着几人的背影,再仰头看向悬在头顶的烈日,不禁心内叹息。

    妇人生产本就凶险。

    如今旱魃为虐,食不果腹。

    生产的妇人和这即将出生的小娃娃,又如何才能熬过去呦……

    见着几人离开,打谷场上的众人开始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明家婆娘这个节骨眼儿上生娃,可真会挑时候!”

    “谁说不是呢?”

    “大人都快没得生路了,拿啥养个奶娃娃?”

    “哎!要我看,这个娃也是个没有福气的……”

    “可不是咋的,若真要去逃荒,听说这么大点儿孩子可……”

    “都给我闭嘴!”

    杨里正转头听着这些人嘴上没个把门儿的,气的怒吼出声。

    “一个个的,那张嘴都吃了屎了?”

    “还是腌萝卜吃多了?屁蛋话那么密呢!你们还是先想想自家娃子怎么养吧!”

    “一群大老爷们儿!嘴巴跟那碎嘴子婆娘似得,再瞎嘚啵,老子不介意拿针线给他那棉裤裆缝起来!”

    人家婆娘正生产呢!

    这帮混蛋玩意不知道说点好的。

    就知道在这瞎胡咧咧!

    真他娘的欠骂!

    见着里正发火,显然是真生气了。

    霎时,众人噤若寒蝉。

    一个个嘬紧钩子,屁都不敢放出声。

    里正虽德高望重,但生起气来着实让人害怕。

    他那双牛眼一瞪,就连村口的大黄狗都得抖三抖。

    更别说要缝人嘴了。

    这厢,明老爹箭步流星地回到家中。

    远远地,就听到自家媳妇隐忍的闷哼声。

    厨屋内,二子明诚正在生火烧热水。

    三子明文与三个小孙子围在主屋门口。

    大小几个脑袋趴在门缝边,伸着脖子往里瞧。

    刚三岁的明曜说话已经很清晰,扬着小脸呲着两排小白牙,期待地问向明文,“三叔,奶奶系要生小姑姑呢吗?”

    “小嘟嘟,小嘟嘟……”

    两个一岁多的双胞胎小娃跳脚拍手,也跟着喊。

    明文脑袋受过伤,现今智商与三岁稚子一般。

    闻言,抬手扣了扣他那不太灵光的后脑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