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 第38章 初见左宗棠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第38章 初见左宗棠

    战斗,在短短的十分钟之内就结束了……

    左哨官兵此刻才真正感受到,楚辰一个月特训的作用!

    曾经的他们也参与过陕甘平叛,可是那时的战斗与今日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感受最深的,应该是站在楚辰身边的聂定波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斗,兵力上以一敌五,竟然还能成摧枯拉朽之势。

    左哨官兵的战斗力,深深震撼着这位年轻军官,对他今后的军旅生涯产生极大影响……

    简单打扫战场,对于残敌已经没有追击的必要,三个马匪集团的余孽,就让石清瑶带人去收拢吧。

    简单收拾之后,队伍继续前进。

    路过石清瑶等人藏身的山坡之下,楚辰并未停留。

    只是对着石清瑶等人藏身的位置,深深看了一眼。

    他怎么知道我们在这?

    石清瑶发现了楚辰的目光。

    她不知道,其实她们的行踪,侦察排的士兵早就用旗语报告过了。

    望着逐渐远去的队伍,石清瑶只觉得怀中藏着的《练兵要则》,变得滚滚发烫。

    “清瑶姐,这群官兵太强了!”

    李林深看过左哨的战斗之后,心中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石清瑶没有回答,而是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用这本《练兵要则》,真能练出这么强的军队吗?

    你们,可一定要回来啊……

    “通知后侧队伍,加速前进!”

    对于楚辰来说,泾阳这里的事情终于全部结束了。

    下面该做的,就是全身心投入对阿古柏的战斗了。

    华夏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阿古柏,你该还账了!

    阿古柏,我来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阿古柏正在享受他的下午茶,两名妖娆的美女,仅用几片丝绸遮挡住身体关键部位,在阿古柏的身边斟酒陪伴。

    “啊……嚏……”

    阿古柏搓了搓鼻子,心道谁在念叨我?

    ……

    虽然泾阳到肃州,要有千余公里的路途。

    但是马匹、车辆充足,因此楚辰打算半月半月之内要到达肃州。

    他已经等不及了!

    此时是1876年的7月,张曜部已经在哈密屯田两月,刘锦堂想必已经抵达巴里坤。

    再有不到一个月,也就是8月初,西征军就要开始进攻古牧地!

    大战打响之时,楚辰不想错过任何一场战斗!

    半月的奔波一晃而过。

    ……

    “辰哥,这肃州城可真大啊!”

    肃州城,终于进入楚辰等人的视线之内。

    整支队伍,无不感慨城池之雄伟,不愧为河西走廊上的重镇!

    甘肃中的“肃”字,便是取自肃州的“肃”,肃州对于甘肃的战略意义可见一斑。

    肃州,也就是后世的酒泉。

    “太特么牛波一了!”第一眼见到肃州城的楚辰,被深深震撼了。

    只见肃州城城墙高十数丈,放到现在来说,城墙有几十米之高。

    城墙上遍布斑驳的孔洞,无不彰显着,三年前左宗棠平定陕甘叛乱时发生的激烈战斗!

    “楚大人,感谢一路的护送,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啊……”

    进入肃州城之内,随行的商人们告辞而去,纷纷去寻找自己的商号。

    那从泾阳运来的金花茯茶,从今日开始就要在这西北大地,闪耀出它应有的光芒。

    马炳坤和安文忠是队伍中最大的两个商人,从泾阳到肃州这一千多公里的路途,要没有楚辰等人的护送,他们的商队不知道会有多少损失。

    马炳坤是甘肃首富。

    安文忠则是最早一批随西征军赶大营的杨柳青人。

    天津杨柳青是千年古镇之一,曾是商贾云集的富庶之地,连年的战乱带走了它的繁华。

    为了谋生,大量的杨柳青人随左宗棠的西征军做肩挑生意。

    这些“走西北”的杨柳青人挑着担背着包,跟着左宗棠的进疆大军做小生意糊口。

    他们没有想到,此举居然在古今中外的商贸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这些杨柳青人因经常追随部队大营不断迁移,且处于西北边疆,故谓之“赶西大营”。

    三千货郎满天山,是对这群艰苦创业人的真实写照。

    他们不仅繁荣了西北的经济,更是对收复新疆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一路的颠簸,让这群西北商人和楚辰以及左哨士兵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对于西征军的西征之路,裨益良多。

    告别之后,两哨士兵押运着军火,在城门士兵的引导下赶往军需局进行交接。

    “大帅……大帅……军火来啦!”

    肃州城内,一名传令士兵跑进一座三进的院子。

    这便是左宗棠在肃州的府邸。

    作为一名一品大员,西北的实际掌控者,左宗棠保持着清廉勤俭的作风。

    “这最后一批军火总算到了,均甫,云亭,咱们去看上一看?”

    “谨遵大帅令!”施补华作为幕僚,赖长作为兰州制造局主办,随着左宗棠走出房门。

    三人并没有上下级的那种拘谨,而是很随意。

    经过与左宗棠长期的相处,又因左宗棠平易近人,因此几人似兄弟一般。

    军需局内……

    就在楚辰、聂定波两人与军需局人员交接军火之时,就听到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

    “听说最后一批军火到了,让我来看上一看!”

    左宗棠龙行虎步,六十多岁的年纪,仍然是声若洪钟!

    边说边走进军需局大院,看见那院中一车一车的枪支,眼睛仿佛被粘住了。

    摆弄着一支温彻斯特杠杆步枪,左宗棠兴奋不已:“哎呀,好枪,好枪!这枪谁会用,快给我演示一下。”

    看见左宗棠如此兴奋,大家也跟着开怀大笑,可是现场却没有人站出来为他演示。

    不是不愿意,而是不会!

    其实赖长是会的,但是却并不是特别精通,若真无人能上,也就只有他了。

    可他更愿意给年轻人机会。

    这温彻斯特杠杆步枪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西征军的地界。

    它的构造与一般的栓动步枪有所区别,采取的是如手肘般的开合杠杆上膛,相当酷炫,在美国的西部牛仔片中经常出现。

    楚辰此时还沉浸在见到左宗棠的激动之中!

    终于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左大帅了!

    要说晚清人物,楚辰最敬佩的无疑就是这位64岁高龄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左大帅了!

    看见左大帅因为筹粮筹饷而日渐憔悴的脸庞,这位64岁的老将头发已经白了近半,楚辰的眼眶有些湿润。

    他知道左宗棠的这次西征有多困难。

    害怕与英俄交恶的皇太后,瞻前顾后。

    支持海防的李鸿章,层层阻挠。

    就连他举荐的两江总督沈葆桢,也拒绝在借款的担保书上签字。

    这西征,仿佛是他左骡子一个人的事儿。

    这可是中华民族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整个后世华国的六分之一。

    那些人就没想过,这辽阔的国土,就不要了?

    现场陷入一阵安静之中。

    就在赖长要做出动作之时,只见回过神来的楚辰毅然走了出来。

    快速取枪弹。

    凌厉的上膛。

    沉稳的瞄准。

    冲着军需局远处的一百米靶子,弹仓中的十三发子弹呼啸而出,仿佛要将楚辰心中的愤懑全部击碎。

    十三发全中!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楚辰收枪。

    “好枪法!”左宗棠兴奋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