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摆摊!开客栈!穿越后风生水起 > 第175章 加价

摆摊!开客栈!穿越后风生水起 第175章 加价

    冯桂花一边洗内脏一边点头道:“是啊,这段时间可有的忙活了。”

    “今天才是第一天,村里还有好多家的猪都没还没拉过来。”

    刚刚说话的妇人听见冯桂花这话又开始小声说:“哎,你们说他们家弄了这么多,到时候能卖完不?”

    一个妇人搭话:“这可不好说,去年他们弄的比较少,反正卖的也快。今年可不知道是啥情况,但是我感觉呀这么多,怕是卖不完。”说着还瘪嘴摇摇头。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冯桂花听见谈话,暗自瞟了两人一眼,什么也没说。她可不想和这些见识短浅的妇人在背后蛐蛐。

    讲实在的,冯桂花也是相信叶苗能把这些东西卖出去的。好像从叶苗开始做生意,做什么就火什么,所以她也愿意相信叶苗。

    猪这边在宰杀着,源源不断的猪从各家拉过来,宰杀、称重、当场付钱。

    叶来福这边还一边张罗建牛圈的事儿,事赶事的,一时之间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聚集在叶家作坊。

    做活的做活,看热闹的看热闹。

    一连好几天,叶苗他们都是早起晚睡。

    早上吃饭时间,叶苗跟叶全说:“爹,村里这边的猪都杀的差不多了,您看要不要给大姑那边打招呼了?”

    叶全点头:“是啊,差不多是时候了,再晚又要拖几天工。”

    他也想过这个问题的,叶珍儿那边相对距离远一些,还是放在后面杀,这样她也能多养几天,长长肉。

    叶苗提议:“要不这样吧,也不耽搁了,就今天今天您去大姑家走一趟吧,或者大哥去也行。”

    叶文勇说:“我看行。”

    “我去吧,文勇在家招呼一下作坊那边。”

    叶全考虑到现在时间比较早,当时来村里说杀猪的事情都有很多人不愿意,更何况他姐的婆婆耿爱花不是个好相与的,很可能不会当场同意,所以还是他去比较好。

    “好!”

    吃完饭叶全立刻叫上叶来喜,一起往沙窝村去。

    “老爷,到了。”

    叶全一下车就打算敲门,但张家院墙很矮,里面他能看见,刚好叶珍儿正在院子里收拾小菜园,他忙喊道:“姐!”

    叶珍儿抬头看见自家弟弟来了,连忙起身来开门:“老三,你咋来了?”

    “姐,我和苗苗还有文勇他们回村已经好几天了,一直在忙着杀猪。”

    “村里那边杀的差不多了,所以今天来就是问问你们住咋样,可以杀了不?我们杀完以后当场称重结钱。”

    叶珍儿一听是这事,有点心急:“这不是才十月吗?这么快就要杀了?”

    叶全特别理解他姐姐的疑问,耐心解释道:“姐,你知道,苗苗做这个主要就是为了冬天的时候做腊肉腊肠的。”

    “眼看着也马上入冬了,做腊肠要腌制,腌好了以后才能熏,光是熏就要熏20天左右。说是这样做出来的更好吃一些。”

    “所以我们必须得提前做,要不然再晚一些就压在手上了。大家买腊肉腊肠基本都是为着过年吃的。”

    叶珍儿了然:“哦,这样呀。”她有些失落,原本还想把猪养的再肥一些,到时候能赚的更多。

    叶全将女儿那套说辞搬出来:“姐,你看啊,其实现在杀也有好处。”

    叶珍儿疑惑看着他。

    “这马上入冬了,对不对?入冬了以后一下霜,这些草啊什么的都被杀死了,那家里还有什么给猪喂呢?”

    “无非就是一些稻壳。好的人家呢,可能会攒一点陈粮掺上一些糠给喂,但是这些能维持多久呢?”

    “而且如果量少的话,你说喂下去它真的能长胖吗?不一定的。要是太少了,整天就是吊着,估计反而会更瘦。”

    在叶全说第一句的时候叶珍儿就明白了,是她死脑筋了,只想着喂的久了就能胖一些。

    叶全见叶珍儿有所松动,马上问:“姐,那你看今天能拉走不?”

    此时,叶珍儿内心是同意的,但是她又不能做这个主,毕竟还有自家婆婆耿爱花在。

    叶珍儿带两人往屋里走:“你们两个先进来吧,喝口水,我得问一下我娘和你姐夫的意思。”

    “行,那你们先商量一下。”叶全理解。

    上了白开水以后,叶珍儿就留两人坐在房里,自己则是找了耿爱花一起到张康宁读书的房间。

    叶珍儿率先开口:“娘,康宁,是这样的……”她将叶全来家里的意思表达给两人,想问问两人的意见。

    耿爱花不乐意:“哟,现在还这么早呢,就着急要杀了?怕不是担心咱们养太久,猪长的太胖,他们要多出钱吧?”

    叶珍儿无奈:“娘,老三他们没有这个意思。”

    “那这是啥意思?我这猪才养了多久就要杀了?”

    耿爱花不依不饶:“他们要是着急,咱们就不杀,大不了到年跟前杀了把当初买猪崽的钱还给他们!”

    “肯定不会欠他们的!”她大大的翻了个白眼。要是叶苗在跟前,她肯定心里在想,这老太太也不怕把眼睛抽到。

    叶珍儿又把叶全解释的话说了一遍,张康宁倒是听的认真。

    “对,我和老三想到一起去了。现在杀确实是有好处的。”

    耿爱花听儿子说有好处,也竖起耳朵听起来。

    “咱们家猪圈是个啥样子你们也知道,就这猪圈到冬天气温那么低,要是再下场雪,不说肥瘦的问题,万一冻的生了啥病病死了,咱们就啥也没有了。”

    他摊开双手:“白白养了一年,什么也没落下。”

    耿爱花一听,好像是这么个理。

    她回想起去年的那场大雪,好些人家的房子都被压在大雪底下了,更何况牲畜呢。

    她还是不甘心:“但是现在也太早了吧……”

    突然,她灵机一动:“诶!他们要是硬想现在杀也行,但是呢,我有个条件,价格必须比给其他人的一斤多上一文钱。”

    叶珍儿犯了难:“这……”说话的时候也在看张康宁的表情。

    要说一斤多上一文钱,这三头猪下来,起码要多赚五百文左右。

    但是,大家伙都是这个点杀的,不能因为他们是亲戚就格外给高价。

    叶珍儿了解张康宁,他自命君子,万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所以,她一直在等张康宁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