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 第131章 有反抗!那就请老包拯!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第131章 有反抗!那就请老包拯!

    武大郎眼神如刀,扫过堂下那一张张或惊恐或愤怒的面孔,语气冰冷如霜:“朕意已决,改革势在必行!尔等若再阻挠,便是与朕,与天下百姓为敌!” 他猛地一拍桌案,龙吟般的声响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今日,朕便以皇权担保,尔等若真心为国为民,改革之利,必将惠及万民!”

    一道道圣旨如同离弦之箭,飞向各地。

    武大郎雷厉风行,直接在几个试点地区强制推行土地重新分配。

    他深知,改革初期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与其温水煮青蛙,不如快刀斩乱麻,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宫廷之中,空气仿佛凝固,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侍卫们手按刀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武大郎站在大殿之上,身形挺拔如松,一股决然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开来,仿佛能将这凝滞的空气都劈开。

    然而,在远离京城的地方,暗流涌动。

    赵桓赵栩之流岂会坐以待毙?

    他们利用残存的势力和人脉,如同躲藏在阴沟里的老鼠,开始四处散播谣言,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

    “这武大郎矮矬子,分明是想抢夺我们的土地!”一个衣衫褴褛的农夫在田间地头高声叫喊。

    “是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凭什么说收就收?”另一个农夫附和道。

    “这改革,就是想让我们活不下去!”人群中有人煽风点火。

    谣言如同瘟疫般蔓延,原本平静的乡村,开始弥漫着不安和恐慌。

    赵桓阴冷地笑着,看着自己一手导演的混乱,心中充满了报复的快感。

    他轻轻摇晃着手中的酒杯,低语道:“武大郎,你以为你赢了吗?好戏,才刚刚开始……”

    赵栩则更加阴险,他秘密联络各地旧贵族,许以重利,共同对抗改革。

    一场针对武大郎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夜幕降临,皇宫内灯火通明。

    武大郎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眉头紧锁。

    武松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哥哥,各地……不太平。” 武大郎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住了手中的剑柄。

    谣言像野火般燎原,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煽动,聚集在田间地头,义愤填膺地咒骂着武大郎。

    他们将祖辈留下的土地视为命根子,对改革带来的未知充满恐惧。

    武大郎看着各地传来的消息,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捏紧拳头,指节泛白,心中五味杂陈。

    他仿佛置身于泥潭之中,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时间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民众的误解更像一把把尖刀刺痛他的心。

    “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他低声咒骂了一句。

    “哥哥,现在怎么办?”武松焦急地问道,浓眉紧锁,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武大郎深吸一口气,“来人,传老包拯!”(没错,黑脸老包拯上场)

    包拯接到命令后,立刻动身前往各地调查。

    他明察秋毫,很快就查清了赵桓等人散布谣言、煽动民众的罪证。

    证据确凿,铁证如山,赵桓等人的阴谋暴露在阳光之下。

    武大郎下令将赵桓等人的恶行公之于众,并在各地张贴告示,解释改革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告示一出,如同惊雷炸响,民众恍然大悟,他们这才明白自己被赵桓等人利用了。

    愤怒的火焰在他们心中燃烧,他们将矛头指向了那些躲在暗处的贵族。

    “原来是赵桓在搞鬼!”

    “打倒贪官污吏!”

    “支持武大郎,支持改革!”

    各地百姓纷纷走上街头,声讨赵桓等人。

    他们高举旗帜,游行示威,要求严惩这些祸国殃民的贵族。

    赵桓等人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们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惶惶不可终日。

    武大郎看着各地传来的捷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

    “这才只是开始……” 他眼中精光闪烁,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最终的胜利。

    “哥哥,接下来……” 武松试探性地问道。

    武大郎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不急,好戏还在后头……”

    武大郎乘胜追击,发布了一道更狠的圣旨——强制贵族们将部分财富投入到地方建设中!

    这道圣旨一出,贵族们都傻眼了。

    什么?

    还要我们出钱?

    这武大郎,简直是要了老命了!

    一时间,贵族圈里哀鸿遍野,怨声载道。

    他们聚在一起,一个个哭丧着脸,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武大郎,真是个狠人啊!”一个肥头大耳的贵族哭喊道,“这是要逼死我们啊!”另一个瘦得像猴的贵族也跟着哭诉:“我的钱啊,我的宝贝啊!”

    虽然贵族们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迫于武大郎的威势,他们也只能乖乖掏钱。

    毕竟,脑袋比钱重要啊!

    于是,一笔笔巨款被送到了国库,用于地方建设。

    看到国库充盈起来,武大郎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与此同时,武松、林冲和鲁智深也在各地协助包拯稳定局势。

    这三位梁山好汉,一个比一个猛,走到哪里都是一阵腥风血雨。

    那些被煽动的刁民,看到这三位爷来了,吓得屁滚尿流,纷纷跪地求饶。

    “大哥,这些刁民真是不识好歹!”武松瓮声瓮气地说道,“要不是大哥仁慈,我早就把他们都砍了!”

    “二哥,莫要冲动。”林冲劝道,“大哥的改革是为了天下百姓,我们不能乱来。”

    “洒家也觉得林冲兄弟说得对。”鲁智深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我们应该以德服人,感化他们。”

    三位兄弟齐心协力,很快就将各地的局势稳定下来。

    百姓们看到这三位好汉如此为民着想,心中充满了感激。

    然而,贵族们并未善罢甘休。

    他们秘密集结,准备对武大郎进行更强烈的反击。

    宫廷之中,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夜深人静,武大郎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他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