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 > 第116章 上阙残诗?就这?

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 第116章 上阙残诗?就这?

    院长陈德子跟众夫子,脸色铁青一片。

    书院是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你们四……三个,全都给我下山!”院长陈德子吹胡子瞪眼。

    “不要啊,院长!”

    “我们对书院忠心耿耿。”

    王腾跟叶尘还有萧羽慌的不行,担心被书院扫地出门。

    要是宁浩收下他们当书童,扫地出门什么的都无所谓,但是宁浩不收啊!

    要是还被书院扫地出门,怎么向家里交待?

    此时的他们,好恨当初太过委婉,没有像韩子立那样主动向宁浩示好。

    “就这么决定了!”陈德子不为所动。

    王腾跟叶尘还有萧羽脸色一变。

    噗通一下!

    三人跪在院长陈德子的身前,抓住院长陈德子的裤腿,恳求道:“院长……”

    “院长,给他们一次机会吧!”宁浩帮忙说好话。

    “哈哈!”

    院长陈德子大笑道:“院长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你们都想多了,儒术堂发生了这事,对他们打击也不小,我是想让他们下山休息一阵,回头直接去参加永安州的中秋诗会……”

    王腾跟叶尘还有萧羽‘唰’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睛放光。

    “多谢院长!”

    三人还不忘向宁浩投去感激的神色。

    宁浩微微摆手。

    “对了!”

    院长陈德子似乎才想起什么,眼睛灼灼地盯着宁浩:“正好你要去永安州悬镜司,那中秋诗会你必须参加,还要代表书院去!”

    “中秋诗会?”

    宁浩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些跟中秋有关的诗词。

    自从发现《劝学诗》和《青玉案·元夕》,以及《横渠四句》带来的异象,宁浩发现这个世界的读书人,都以这个来评判一个人的天赋和学问。

    所以现在只要是诗会,他就下意识地想到……要是华夏先贤的诗词出现,会带来什么效果?

    “对,这次诗会非常盛大,不仅永安州的七大书院会参加,南湘府各州也都会有书院天骄代表过来,这是一次扬名的绝佳机会!”

    陈德子眼中神光湛湛:“宁浩,你虽然做出了贯府诗词,但是没人知道你的名字和长相,这次诗会,你就开个恩,让南湘府的各州天骄,见见你这个贯府天骄的真容吧!”

    ‘开恩?’

    宁浩哭笑不得。

    像他这样的贯府天骄,身份地位这么高的吗?

    让读书人见一面,都是一种开恩?

    “要是那天不用去悬镜司点卯的话,去一下也没什么……”

    宁浩还不知道诗会是怎么样的,过去长长眼界也挺好。

    “孙大人,中秋诗会那天,宁浩要点卯吗?”陈德子看向悬镜司孙兵。

    “……”

    孙兵知道陈德子在跟他谈条件,面无表情道:“不需要!”

    “宁浩,听到了吧?务必参加!”陈德子轻捋颔下胡须。

    宁浩点了点头,“好,到时候我过去。”

    陈德子这才满意。

    众夫子彼此相视了一眼,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宁浩答应代表树德书院参加中秋诗会,对书院来说,这是提高名气的重要途径。

    此次中秋诗会,宁浩这个代表树德书院的双贯府天骄一亮相,树德书院从此必将名动南湘府。

    悬镜司孙兵道:“要是没其他事,本官就先带宁浩下山了。”

    大夫子郑律道:“住一夜再下山吧!”

    孙兵面无表情道:“不了,你书院简陋,没有多余的床铺,不方便!”

    那此前说书院没有床铺的李夫子,脸色瞬间一红,干笑道:“有,有的!”

    “这魔修来历非同寻常,手段层出不穷,现在本官也只是暂时束缚住他,耽误太多时间,本官担心会出变故,所以急需赶回悬镜司!”

    孙兵神色凝重道。

    众夫子脸色一变,院长陈德子连忙说道:“速速下山,切莫耽误大事……”

    他们差点忘了孙兵脚下踩着的魔修李琦佳。

    还是早点送魔崽子下山为妙。

    不过……院长陈德子又突然想起一件事,对宁浩说道:“宁浩,院长没记错的话,刚才你说……孙大人擒获魔修,要帮院长我完善诗文,指点一二!”

    孙兵眉头一掀?

    又要白嫖我悬镜司的人?

    宁浩神色肃穆,点头道:“是有这事,院长你且说说你的上阙诗是什么?”

    宁浩虽然没有华夏诗仙诗圣那样的才华,但也是懂些诗词的创作。

    上阙诗有了,下阙诗并不算太难。

    首先就是明确诗词的立意,也就是确定主旨,其次就是要在作诗的过程中,讲究平仄运用。

    这是基本规则,通常要平声与仄声的搭配要恰当。

    然后就是韵脚,韵脚运用的好,可以让诗词朗朗上口,流畅自然。

    最后就是讲究意境,也就是虚实相对,意境是决定诗词高下的关键——这是诗的灵魂。

    “好好好……”

    院长陈德子顿时激动了起来,连连点头,然后就在儒术堂的院中来回踱步,冥思苦想。

    “?”

    见到这一幕的宁浩,心中忍不住生出一个念头……不会上阙诗根本不存在吧?

    系统提示陈德子观摩贯府诗文,悟出了上阙诗文,却琢磨不出下阙诗,导致郁郁终生。

    也就是说……陈德子应该有所感悟才对。

    “想起来了!”

    这时,陈德子眼睛一亮,快步走到宁浩跟前,念道:“少年已老……”

    然后陈德子就闭嘴了,眸光黯淡了下来,说道:“就只想到这四个字。”

    “我是观摩你的劝学诗有所感悟,你说三更灯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就脑海中灵光一现,抓住了少年已老这上阙残诗……”

    陈德子似乎也觉得惭愧,红着脸道:“你的贯府诗文一出,可以说耗尽了永安州的文运,实在难以琢磨出完整的诗文。”

    “所以宁浩你看看,院长要怎么写,主要还是想表达一种年轻的时候不努力读书,到老了就开始后悔的一种主旨。”

    宁浩愣了一下。

    陈德子要表达的意思,不就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诗句吗?

    众夫子神色也微微错愕,这就是院长的水平吗?

    四个字!

    这也叫上阙残诗?

    大夫子郑律有种想要换院长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