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抄家王 第45章 坏消息终于传到了朝堂
热门推荐:
重生嫁山里汉,状元娘子我不当了
穿越:渔女赶海养娃记
重回2001年父亲能听到我心声
我是人间一剑修
跟着二舅去盗墓,一铲挖到修仙界
我靠同修闯江湖
我,大玄逍遥侯,剑道魁首!
咸鱼郡主回京,全皇朝追着吃瓜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李自成的农民军攻陷山西首府太原后,战争形势急转直下。
在短时间内,胜利的天平似在向李自成一方倾斜。
农民军形成了鲜明的左、中、右三路大军。
李自成亲率35万左路大军进攻山西腹地。
王继荣率5万中路大军抄近道扫荡北直隶。
刘芳亮和高一功率10万右路大军向东兜了个圈子扫荡北直隶。
农民军50万大军齐头并进,最终将裹挟着百万军民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北京城。
十一月二十四日,大明朝堂。
崇祯皇帝惶恐不安地坐在龙椅上。
一百多位大臣全都默不作声地站在原地。
就在刚才,兵部尚书史可法当众宣读了最新战报。
“流贼大军二十一日破太原。
3000名阳和援军因朝廷欠饷临阵倒戈,太原东门不攻自破。
南门守将张雄率200嫡系投敌,南门被张雄部下炸毁。
巡抚蔡懋德率4000多守军与敌巷战一昼夜,全军覆没。
陕西布政吏赵建极、总兵时盛等46名高品级文武官员皆战死。
流贼大军一分为三同时攻击大明京师南北两线。
大明京师岌岌可危!”
四天以前,史可法用乌纱帽跟文官集团打赌。
他赌十日之内必会收到太原失守的消息。
结果这才过去四天,太原陷落的消息就送到了京城。
一时之间,整个文官集团都没了声音。
现在兵部尚书史可法就是崇祯唯一的救命稻草。
崇祯胆战心惊地问道:
“史爱卿,黄得功的人马和粮食到哪里了?
去山东的新乐侯和沈战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史可法躬身回道:
“黄得功的大军距离京城还有60里。
他后天中午就可以率大军入城。
30万石(3600万斤)粮食今天下午就会陆续抵达通州码头。
臣会第一时间组织人手运粮入城。
新乐侯和沈战应该刚到济南不久。
他们那边的消息传回来至少要三日之后!”
听到黄得功的四万二千大军再过一天半就能入城崇祯心神大定。
另外南方的粮食也运过来了,北京城便具备了打持久战的基础。
“流贼军最快几日可达京师?”崇祯问道。
满洲文武有九成的人对这种专业问题没有准确的概念。
最后还是史可法一包到底。
“离京师最近的是流贼中路军。
王继荣的部队目前在平定州。
他一路打到京师最短要二十天的时间。
流贼右路军因为绕路进攻至少要一个月才能打到北京城下。
李自成亲率的流贼左路军能不能攻破宁武关还是个问题。”
史可法的回答简洁明了,皇帝和朝臣们立刻有了明确的概念。
崇祯掰着手指在那里算日子。
“照爱卿这么说,速度最快的王继荣要腊月十四才能打到北京城下。
刘芳亮最快要腊月二十四才能到达北京城下。
李自成能不能深入山西腹地还要看周遇吉的脸色。
那岂不是说我们的备战时间保底还有二十天?”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史可法抱拳说道。
“呼!”满朝文武听到还有二十天的好日子可过全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史爱卿,最后这宝贵的二十天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崇祯事无巨细地问道。
史可法对崇祯很有耐心,他也希望皇上能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第一,抓紧时间征兵。
第二,抓紧时间坚壁清野,肃清城外20里的一切资源。
第三,抓紧时间打造火枪、弹药、弓弩、箭矢等物。
第四,将民兵分配给各城门的守城将领,进行简单的操练。
剩下的就是与流贼军决一死战!”
史可法说得慷慨激昂,崇祯和大臣们全都听得胆战心惊。
决一死战,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
真要是执行起来指不定要填进去多少条人命呢!
东林党领袖、户部左侍郎沈维炳开始站出来作妖。
“贼兵势大,臣建议陛下立刻从天津出海迁移至南直隶。
北京城留太子殿下监国即可。
只要陛下在我大明就在。
陛下决不可留在京师犯险!”
“臣附议!”
“臣附议!”
沈维炳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六七位大臣出来声援。
这些人全都是东林党人。
东林党的根基在江南,他们可不想死在北京城。
只要崇祯肯带头逃跑,这些东林党人会毫不犹豫地跟着一起跑。
“你们……”崇祯伸手指向出列的大臣,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什么他玛德皇帝不可犯险,说明白了不就是让自己临阵脱逃嘛。
朕带头一跑你们这些孙子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跟着跑了是不?
崇祯不乐意,有人比他更不乐意。
礼部侍郎魏藻得出列怒斥沈维炳。
“陛下,臣弹劾沈维炳临阵脱逃、扰乱军心。
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沈维炳不思进取,反而怂恿陛下逃跑。
这些人按律当斩!”
户部侍郎、极品搅屎棍王正治亦出列发言。
“陛下,您绝对不能走,太子也不能走。
皇室乃军民的精神支柱。
陛下和太子在此战必胜。
反之必动摇军心!”
崇祯的心中泛起一丝疑惑,魏澡得和王正治这两个狗东西啥时候变得这么爱国了。
不对,很不对,这两个狗东西一定有阴谋。
崇祯总算是聪明了一回。
魏藻得和王正治二人早已偷偷跟李自成取得了联系。
二人向李自成保证,假如对方能攻破北京城,那么他们一定会死死地盯住皇帝和太子。
只要把这两个关键人物进献给李自成,那么大明就算彻底亡了。
否则但凡让皇帝和太子跑掉一个,大明的正统便会继续存在。
那样的结果是李自成不能接受的。
说白了皇帝和太子就是魏、王二人的投名状,让他们跑了怎么行呢!
不得不说大明的文官集团真是太牛逼了。
在国家危难之际就没有一个想着干正事的,全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生死关头,史二愣子可不会惯着任何人。
“陛下,别听这些文官瞎逼逼。
他们说的全是废话。
为今之计除了整军备战没有第二个选择。
您如果想期待点什么。
那就期待新乐侯和沈战能早点把山东兵给您带回来!”
“朕明白了!”崇祯坚定地说道。
在短时间内,胜利的天平似在向李自成一方倾斜。
农民军形成了鲜明的左、中、右三路大军。
李自成亲率35万左路大军进攻山西腹地。
王继荣率5万中路大军抄近道扫荡北直隶。
刘芳亮和高一功率10万右路大军向东兜了个圈子扫荡北直隶。
农民军50万大军齐头并进,最终将裹挟着百万军民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北京城。
十一月二十四日,大明朝堂。
崇祯皇帝惶恐不安地坐在龙椅上。
一百多位大臣全都默不作声地站在原地。
就在刚才,兵部尚书史可法当众宣读了最新战报。
“流贼大军二十一日破太原。
3000名阳和援军因朝廷欠饷临阵倒戈,太原东门不攻自破。
南门守将张雄率200嫡系投敌,南门被张雄部下炸毁。
巡抚蔡懋德率4000多守军与敌巷战一昼夜,全军覆没。
陕西布政吏赵建极、总兵时盛等46名高品级文武官员皆战死。
流贼大军一分为三同时攻击大明京师南北两线。
大明京师岌岌可危!”
四天以前,史可法用乌纱帽跟文官集团打赌。
他赌十日之内必会收到太原失守的消息。
结果这才过去四天,太原陷落的消息就送到了京城。
一时之间,整个文官集团都没了声音。
现在兵部尚书史可法就是崇祯唯一的救命稻草。
崇祯胆战心惊地问道:
“史爱卿,黄得功的人马和粮食到哪里了?
去山东的新乐侯和沈战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史可法躬身回道:
“黄得功的大军距离京城还有60里。
他后天中午就可以率大军入城。
30万石(3600万斤)粮食今天下午就会陆续抵达通州码头。
臣会第一时间组织人手运粮入城。
新乐侯和沈战应该刚到济南不久。
他们那边的消息传回来至少要三日之后!”
听到黄得功的四万二千大军再过一天半就能入城崇祯心神大定。
另外南方的粮食也运过来了,北京城便具备了打持久战的基础。
“流贼军最快几日可达京师?”崇祯问道。
满洲文武有九成的人对这种专业问题没有准确的概念。
最后还是史可法一包到底。
“离京师最近的是流贼中路军。
王继荣的部队目前在平定州。
他一路打到京师最短要二十天的时间。
流贼右路军因为绕路进攻至少要一个月才能打到北京城下。
李自成亲率的流贼左路军能不能攻破宁武关还是个问题。”
史可法的回答简洁明了,皇帝和朝臣们立刻有了明确的概念。
崇祯掰着手指在那里算日子。
“照爱卿这么说,速度最快的王继荣要腊月十四才能打到北京城下。
刘芳亮最快要腊月二十四才能到达北京城下。
李自成能不能深入山西腹地还要看周遇吉的脸色。
那岂不是说我们的备战时间保底还有二十天?”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史可法抱拳说道。
“呼!”满朝文武听到还有二十天的好日子可过全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史爱卿,最后这宝贵的二十天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崇祯事无巨细地问道。
史可法对崇祯很有耐心,他也希望皇上能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第一,抓紧时间征兵。
第二,抓紧时间坚壁清野,肃清城外20里的一切资源。
第三,抓紧时间打造火枪、弹药、弓弩、箭矢等物。
第四,将民兵分配给各城门的守城将领,进行简单的操练。
剩下的就是与流贼军决一死战!”
史可法说得慷慨激昂,崇祯和大臣们全都听得胆战心惊。
决一死战,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
真要是执行起来指不定要填进去多少条人命呢!
东林党领袖、户部左侍郎沈维炳开始站出来作妖。
“贼兵势大,臣建议陛下立刻从天津出海迁移至南直隶。
北京城留太子殿下监国即可。
只要陛下在我大明就在。
陛下决不可留在京师犯险!”
“臣附议!”
“臣附议!”
沈维炳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六七位大臣出来声援。
这些人全都是东林党人。
东林党的根基在江南,他们可不想死在北京城。
只要崇祯肯带头逃跑,这些东林党人会毫不犹豫地跟着一起跑。
“你们……”崇祯伸手指向出列的大臣,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什么他玛德皇帝不可犯险,说明白了不就是让自己临阵脱逃嘛。
朕带头一跑你们这些孙子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跟着跑了是不?
崇祯不乐意,有人比他更不乐意。
礼部侍郎魏藻得出列怒斥沈维炳。
“陛下,臣弹劾沈维炳临阵脱逃、扰乱军心。
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沈维炳不思进取,反而怂恿陛下逃跑。
这些人按律当斩!”
户部侍郎、极品搅屎棍王正治亦出列发言。
“陛下,您绝对不能走,太子也不能走。
皇室乃军民的精神支柱。
陛下和太子在此战必胜。
反之必动摇军心!”
崇祯的心中泛起一丝疑惑,魏澡得和王正治这两个狗东西啥时候变得这么爱国了。
不对,很不对,这两个狗东西一定有阴谋。
崇祯总算是聪明了一回。
魏藻得和王正治二人早已偷偷跟李自成取得了联系。
二人向李自成保证,假如对方能攻破北京城,那么他们一定会死死地盯住皇帝和太子。
只要把这两个关键人物进献给李自成,那么大明就算彻底亡了。
否则但凡让皇帝和太子跑掉一个,大明的正统便会继续存在。
那样的结果是李自成不能接受的。
说白了皇帝和太子就是魏、王二人的投名状,让他们跑了怎么行呢!
不得不说大明的文官集团真是太牛逼了。
在国家危难之际就没有一个想着干正事的,全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生死关头,史二愣子可不会惯着任何人。
“陛下,别听这些文官瞎逼逼。
他们说的全是废话。
为今之计除了整军备战没有第二个选择。
您如果想期待点什么。
那就期待新乐侯和沈战能早点把山东兵给您带回来!”
“朕明白了!”崇祯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