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抄家王 > 第58章 明军总攻

大明抄家王 第58章 明军总攻

    军事上有一句谚语,叫做:单独领兵在外的将领是不可控的!

    此时的王继荣便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谚语。

    李自成给他的命令是:

    募十万兵、十万粮,封锁北京城,等待大军合围。

    李自成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王继荣把兵和粮都抢购了然后去北京城下扎营等着我就行。

    你王继荣唯一的任务就是多派一些斥候出去封锁北京城的消息通道。

    至于说攻城那不是你一个人能干的事儿,要等待左路和右路大军全都到了之后再进行。

    李自成这话说得够明白吧,够明白。

    可是你到了王继荣这里就全都变了样。

    首先,李自成让王继荣把雪球滚到十万人。

    结果由于明军太菜王继荣一不小心滚到了十七万人。

    其次,军师李岩已经帮王继荣规划好了。

    他抢到的十万石粮食刚好够十万大军吃上两个月。

    不但王继荣自己的部队吃不了这么多粮,还能给后来的部队留点。

    然而,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王继荣由于多募了七万兵内心想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他希望通过战争消耗一部分士兵,以此来减轻对粮食的消耗。

    第二,他手里兵多后产生了一丝野望,认为自己有机会独占攻克大明京师的功劳。

    于是乎,沈战的遂发枪部队便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沈战是真敢杀,王继荣是真敢送。

    这兄弟俩合力造就了锦衣卫当众收割人头的名场面。

    至于说王继荣军师出的馊主意,纯就是他玛德扯淡。

    人家沈战的遂发枪是用大明工部的最高工艺制造的,根本就不存在打几枪枪管便无法使用的限制。

    再说士兵载弹量的问题。

    没有纸壳子弹的火枪兵载弹量确实不高。

    但是沈战的部队全员携带定装纸壳子弹,每名士兵最多可以携带50发子弹。

    1200名遂发枪手的载弹总量是6万发。

    这些子弹差不多能击毙一万名敌人。

    要是再加上四百名连弩手的杀伤力,农民军没有个条左右的人命根本就不够送。

    王继荣想用两个三千人方阵堆死沈战,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冲啊!”

    “杀呀!”

    农民军的八号方阵如飞蛾扑火般冲向永定门下的锦衣卫。

    不冲不行,督战队提着明晃晃的大刀在身后跟着,回头立马就会被砍死。

    “砰!砰!砰!”

    一轮齐射倒下去八九十人。

    降兵和流民手里可没那么多的盾牌,甲胄更是寥寥无几,他们完全是用血肉之躯在硬抗子弹。

    永定门的城墙上。

    看着第二个流贼军方阵如割麦子般一排排地倒下去,史可法开口了。

    “陛下,时机已完全成熟,可以发起总攻了!”

    崇祯激动得浑身颤抖,总攻这个词儿对他来说太梦幻了。

    “全凭爱卿做主!”

    史可法获得授权后立刻下达出击的命令。

    “黄得功将军率2000精骑出广渠门。

    王之心都督率2000东厂番子出广渠门。

    马化豹总兵率5000精骑出广宁门。

    8000遂发枪部队分别出左安门和右安门。

    全军出击!”

    “喏!”得到命令的将领跪了一地。

    属于大明的反击战开始了。

    整个京师只有9000正规骑兵。

    分别是黄得功的2000贴身精骑,马化豹带过来的5000山东骑兵,以及王之心的2000东厂番子。

    为了追求完胜,史可法孤注一掷将9000骑兵全都砸了进去。

    广渠门在外城的东侧,广安门在外城的西侧。

    大明的9000骑兵从这两个城门同时出击,如螃蟹的大夹子一般夹向敌军。

    农民军在外围游弋的只有2000骑兵。

    一旦这些骑兵被大明的9000骑兵击溃,中间的步兵可就要遭殃了。

    当然,这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沈战必须在正面击溃农民军的步兵。

    沈战仅凭一千六七百人能正面击溃十五万大军吗?

    很困难!

    所以,史可法又派出6000遂发枪兵和2000连弩兵出左安门和右安门。

    沈战在中间,新出动的8000部队在左右两侧。

    7200支遂发枪、2400把连弩同时收割农民军的人头。

    平均每分钟杀伤五六千人,这个效率就有点恐怖了。

    在沈战抓紧练兵那段时间,史可法也没闲着。

    他也学着沈战的样子搞了个遂发枪与连弩合击的军阵。

    但是史可法并没有足够的信心派这个新练出来的军阵出战。

    直到沈战在永定门下打出了1:200的名场面,史可法才坚定了发起总攻的信心。

    沈战给了史可法和崇祯信心,给了整个大明信心。

    这才有了后面的总共行动。

    “砰!砰!砰!”

    从左安门和右安门出城的遂发枪兵开始发威。

    他们的兵力是沈战的五倍,尽管枪法差点意思,但收割人头的速度还是比沈战快不少。

    当先挨揍的是农民军的一号和五号步兵方阵。

    这两个方阵都是李自成的老营士兵,王继荣可不敢再让他们冲上去送死。

    于是乎,战场上出现了奇葩的一幕。

    史可法的遂发枪兵缓步前进,到了一百步之内就开始射击。

    王继荣的步兵方阵节节后退,尽量远离遂发枪兵的有效射程。

    由于一号和五号方阵中均有大量的盾牌,所以农民军还不至于立马就被打崩溃。

    他们还可以依靠躲在后面的弓箭兵发起零星的反击。

    “驾!驾!驾!”

    “杀~~~!”

    战场外围,双方的骑兵已经接战。

    2000骑对9000骑,王继荣手下的骑兵覆灭只是早晚的问题。

    王继荣投入了15.3万兵力,史可法投入了1.9万兵力。

    十六七万人参与的大会战不是那么容易打出结果的。

    然而,沈战可接受不了久战的结果,他要速胜。

    王继荣只不过是农民军的一支偏师而已。

    要是在他身上消耗了太多的有生力量,大明这边胜也是败。

    当农民军的八号方阵彻底被沈战打残之后,他再次举起了手中的天子剑。

    在城头观战的崇祯身体开始打摆子,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临了。

    这段剧情沈战跟崇祯讲过,但崇祯始终不敢相信它真的能发生。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哒哒哒!”一串马蹄声自永定门内响起。

    沈战的亲卫队骑着战马冲了出来。

    当这110名精锐接近沈战身后的时候,沈战手中的天子剑向前挥出。

    在沈战的带领下,110骑直冲正对面的帅旗所在地。

    永定门正前方四里处有一座高台,那里是王继荣的临时指挥部。

    王继荣的帅旗就插在高台上,沈战要将其斩之。

    由于农民军的三号和八号方阵双双被团灭,战场中央出现了一条宽200米的通道。

    这条通道直通王继荣所在的高台。

    只要沈战的速度够快,两分半钟他就可以冲到王继荣面前来个斩将夺旗!

    看着仅带110人冲向自己的沈战,王继荣笑出了猪叫声。

    王继荣的身边可是有一千精锐骑兵护卫。

    这要是让沈战冲到自己身前貌似他王继荣死的也不冤枉。

    “去500人,把这伙砸碎给老子灭了!”

    王继荣下达了一个自认为很保守的命令。

    你沈战用110人冲阵,我王继荣用500精骑灭了你,这也算足够尊重你沈战了吧?

    就这样,一副名场面出现了。

    十几万人的大型战场上,一杆沈字大旗直冲农民军主帅所在地。

    这杆大旗下的兵力不多,加上主将也才111骑。

    迎接他们的是500敌军精骑,对方看上去很是悍勇。

    随李自成南征北战的老营士兵能不悍勇嘛。

    城墙上,崇祯皇帝的心神全都寄托在那面迎风招展的沈字大旗上。

    四千名城墙守军的心神同样寄托在那面沈字大旗上。

    在之前的步战中,沈战打出了30:6000的骄人战绩。

    纵马冲阵的沈战还能创造新的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