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 第128章 《上清鬼律》的空子??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第128章 《上清鬼律》的空子??

    那摊主一听,顿时乐的合不拢嘴,连连说道:

    “招财童子、进宝郎君,好好好,不知道这是哪里的神仙?”

    不管这图样有用没用,就这神仙的名字听着就让人开心。

    陈年咧嘴一笑,说道:

    “家乡那边的神仙,图个吉利就行,掌柜的莫要多问,被官府的人听去了,可就不好了。”

    那摊主听闻,下意识的就捂住了嘴巴。

    二圣符并不复杂,张书生用手指沾水,在桌子上临摹了几下,便拿起朱笔,在绸缎上一挥而就。

    此时,张书生更是发现了手中朱笔不凡之处。

    绸缎本就不适合写字,他又是写,又是画的,那墨迹竟然没有丝毫晕染之态。

    张书生只觉朱笔不凡。

    却不知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符篆书就的一瞬间,那作为招牌的整方绸缎便有灵韵生出、祥光四射。

    陈年见符篆成型,微微一笑。

    张书生没什么修行,也不懂得关窍,自然是画不出真符。

    可那朱笔毕竟是老祖宗亲赐之物,岂是等闲?

    陈年手指轻弹,将绸缎上的灵韵祥光隐了去,拿起绸缎笑着说道:

    “如此看来,就没有那么单调了。先生果然写得一手好书法。”

    他是看这摊主有些善心,便给些善报。

    可若是这灵韵祥光不能隐去,别说善报,日后不知道要招来多大祸患。

    那摊主看看成型的招牌,又看了看周围摊贩和酒楼的牌子,更是心花怒放。

    这招牌在一众招牌中,不算抢眼,但不管怎么看,都比周围的那些牌子看着舒坦。

    “好好好,书生,还有这位小兄弟,我说话算数!”

    “只要我这面摊还开着一天,就不收你们的钱。”

    “来来来,我先给你们一人煮一碗,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摊主前去煮面不提。

    却说张书生写完招牌,看着手中朱笔,有些不舍的将它递向陈年。

    陈年随手接过朱笔,将之放在桌上,拱了拱手说道:

    “我见先生书法过人,想必才学过人,敢问先生姓名?”

    张书生自嘲一笑,俯身坐下道:

    “才学过人又能如何,还不是沦落到此番地步。”

    他本就心思敏捷,自然知道眼前少年和这摊主早已看出了他的窘境,此时也不再隐瞒。

    “我名张元钧,不过是一介潦倒书生,痴长你几岁而已,当不得先生。”

    “你若不弃,称我一声张兄便可。”

    陈年也拉过一条凳子,坐了下来道:

    “先生不必过谦,我称你一声先生,乃是事出有因。”

    “事出有因?”

    张元钧不由皱了皱眉,他不记得自己何时与眼前少年有过交集。

    “你我并不相识,小兄弟何出此言?”

    陈年边收拾着桌子上的笔墨边说道:

    “先生可还记得我方才所言?”

    “方才所言?”

    张元钧闻言一愣,正要想陈年所言为何,就听陈年继续说道:

    “我此来丹阳,一是为了求学,二是为了找人。”

    “求学?你有如此家学,为何还要外出求学?”

    张元钧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以那四目老翁制笔的能力,要想求学,只要放出话来。

    不知道有多少文人愿意上门相授,何至于放一个少年冒着危险外出求学?

    陈年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张元钧的问话,而是提起朱笔,在桌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书写完毕,他才抬头问道:

    “先生可是明白了?”

    那张元钧低头一看,顿时拂袖而起,一张脸涨的通红。

    他捂着胸口,指着陈年连声道:

    “你你你!!”

    陈年也是老脸一红,硬着头皮道:

    “正是因为这手字,怕丢我家老祖宗的人,才不得已外出求学。”

    “先生若是不弃,我在新丰县颇有家资。”

    这才是陈年前来找张元钧的真正目的!

    坐镇宜阳府那三日,陈年并非毫无作为。

    整个宜阳府的案牍库被他看了一个遍。

    《上清鬼律》和《酆都黑律》也被他重新看了数十遍。

    离开之时,宜阳府衙的架构,让陈年豁然惊醒。

    五十二个城隍既然难封,那就用现成的!

    新丰县的城隍十二司,可还空着呢!

    不过天庭法度森严,城隍地只度界越境乃属违律。

    轻则杖一百,重则徒三年。

    为此,他重新将律法翻看多遍,终于在《上清鬼律》法道门中找到了空子:

    “遇有急阙,许于近便神祠差借兵,不得过五百人!干办讫,犒赏推恩,申奏所属录功。”

    这条重要的不是借兵五百,而是“干办讫”三个字。

    这个“干办讫”,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结合新丰县城隍的特殊性,才让陈年找到了操作的空间。

    城隍十二司所属阴神,乃是阴差鬼吏之属。

    如同衙门的三班捕快,无品无阶,乃是吏兵,不属正神。

    天庭法度森严,按律其职仍要受城隍提举,申东岳各司备案,一般数量不会太多。

    但新丰县的城隍不一样,那道法旨当初乃是由陈年亲口所宣,其中明言道:

    “仪开十二司,受东岳节制,一众阴神自行添补。”

    法旨非常明确,一众阴神由新丰县的薛娘娘自行添补,并且没有说具体人数!

    城隍十二司,除了文武判官和各司主簿等有明确职位的之外,各司向来没有定员人数!

    以往因有东岳各司把关,基本不会出现超员情况。

    但新丰县却可以绕过东岳,自行添补。

    两项结合,才是陈年找到的空子所在!

    阴差鬼吏,非是正神之属,其身所能完全受制于城隍。

    天箓在身,城隍一念之间,就可以将其职其能剥夺殆尽。

    只要新丰县城隍不出岔子,这些阴差鬼吏绝对翻不了天去。

    五百不怕阳气压制的阴差鬼吏,对付不了监天司和山门世家的高人。

    对付一般弟子和妖鬼邪神,维持定州五府的稳定,却是绰绰有余!

    新丰县城的那薛娘娘虽然有天箓在身,毕竟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

    管上十人、十几人还好,但是几百甚至上千人,陈年实在有点放心不下。

    今日来此,便是想要给她找个合适的帮手。

    考城隍不太现实,但是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