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 第133章 读书救不了天下人

斩妖吞孽,北极驱邪! 第133章 读书救不了天下人

    “掌柜的,怎么样?我就说这面等会儿再吃不迟。”

    少年的声音让张元钧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刺目的阳光让他对周围的一切都看得不甚真实。

    张元钧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丹阳府的那个简陋的面摊。

    回到了那个与朱笔少年一起,为面摊老板写招牌的晌午。

    “不迟,不迟。”

    是面摊老板的声音,这声音即便是时隔多年,张元钧都记忆犹新。

    “这书生多久没休息了,怎么这就睡着了?”

    “书生,醒醒,快醒醒。”

    张元钧感觉好像有人在推自己的胳膊,他揉了揉眼睛坐直身子。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遍布了油污的桌子,桌面上放着结结实实的两碗白面。

    白面的旁边随意摆放着一支朱笔和一方砚台。

    看到那支朱笔,张元钧浑身一震,他下意识的就要伸手去抓。

    手至中途,却被人塞进了一双筷子。

    随即,他便被一双解着油纸包的手挡住了视线。

    他循着双手抬头望去,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少年面容映入了他的眼帘。

    见到张元钧望来,陈年举起手上的油纸包示意了一下,道:

    “刚买回来的烧鸡,还热着呢,先生快些尝尝。”

    面摊、掌柜的、少年、朱笔、砚台,还有那尚未挂起来的招牌。

    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又熟悉。

    张元钧看了看自己刚刚揉过眼睛的右手,有些失神的喃喃道:

    “我这是?”

    那摊主听到他的话接道:

    “我说书生,你多久没睡了?怎么就这么一会儿,你还睡着了?”

    “这马上就要开考了,你这样下去可不行。”

    “原来是梦吗...”

    张元钧下意识的活动了一下右手,发觉只是因为压的久了有些发木,并无大碍。

    陈年将解开的油纸包放在张元钧面前,轻笑道:

    “先生可还记得我?”

    这话让尚未回过神的张元钧一愣,没有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看着张元钧那迷茫的眼神,陈年没有再继续问下去。

    一碗面煮熟的功夫,在梦中轮回九世。

    即便有陈年刻意遮去了他前八世的记忆,其中信息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消化的掉的。

    这九世之中,荣华富贵也好、穷困潦倒也罢。

    不管处张元钧于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有两样东西始终没变过:

    一个是他的结发妻子刘氏,另一个就是对朝廷操纵粮价真相的执着。

    九世之中,有七世因此而死。

    所以陈年才留了下来。

    他拿起筷子,端过桌子上的素面,对着张元钧道:

    “先生,快些吃吧,再等下去,面都坨了。”

    仍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张元钧好似没有听到一般,看着桌子上的朱笔发呆。

    张元钧在梦中轮回九世,最后一世,是他唯一寿终正寝的一次。

    陈年摇了摇头,这黄粱一梦的入梦之法,后劲儿实在是太大了。

    这还是他没有擅加干涉,刻意模糊之后的结果。

    若是不管不顾,或者干脆以推演之法将人之命数推演个大概,融入梦境之中。

    说不得要造就出多少要“改变一切”的“重生者”。

    也许是在分辨梦境和现实,张元钧吃的很慢。

    一顿饭吃完,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等他醒转过来,陈年已经悄然离开。

    桌子上留下的朱笔和砚台,让张元钧再次失神。

    他在面摊上坐了良久,才拿起朱笔和砚台回到了客栈。

    往后几日,陈年一直在丹阳府的城楼上收集百姓炁机,并没有过多关注张元钧的事。

    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张元钧自己的选择了。

    解试三天,比想象的要快。

    贡院开门的时候,张元钧像是疯了一样向着面摊跑去。

    这一次,张元钧的情绪比梦中还要激动百倍。

    他迫切的想要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面摊前。

    “放心,这都是好肉,算是一点心意。”

    看着那与梦境中一模一样的海碗和面上的肉浇头。

    情景再现,耳边回响着摊主那熟悉的声音。

    张元钧摸着怀中朱笔的手,一直在不住的颤抖。

    直到另外一声招呼响起,张元钧才回过神来。

    “掌柜的,给我也来一碗~!”

    他循声望去,一张与梦境中一般无二的面容,出现在他面前。

    陈年熟练的将手中的油纸包打开,转头问道:

    “先生可还记得我?”

    张元钧闻言浑身一颤。

    记得,他如何不记得?

    看到解试那与梦中一模一样考题的时候,他就记起了梦中的所有。

    那个他半道救出的孩子,那个最后时光陪在他身边的少年。

    两个身影慢慢的在张元钧眼前重叠,他有太多的话想问。

    但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简单的三个字:

    “为什么?”

    陈年从竹筒里抽出两双筷子,将其中一双递到张元钧面前,轻声道:

    “先生还没明白吗?读书可以明理,可以治民。”

    “可在这个世道,你努力一世,也抵不过监天司的几个术士,更抵不过朝廷的一句话。”

    “读书,救不了这天下百姓。”

    张元钧想要反驳,可看到那张与他从饥民手中救下的孩子一般无二的脸,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自持才学,一身傲骨,可朝廷一纸调令,监天司派出了几个术士,就能造成数府粮荒,引妖祸四起。

    一府之地,百万黎民,他只救出来这么一个孩子。

    张元钧没有接陈年递过来的筷子,他从怀中取出朱笔和砚台,放在桌子上,用干哑的嗓音说道:

    “可那只是你编造的一个梦。”

    陈年收回筷子,看着周围的行人摇了摇头道:

    “那是梦,却也不是梦。你看看这丹阳府,再看看那洪山县。”

    “定州五府粮价疯涨背后的真相,先生心中不是早有答案?”

    “当日若不是先生一番言语点醒了我,那就是定州五府的未来!”

    “当日?”

    张元钧闻言一愣,他记得非常清楚,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是几日前,在这面摊之中。

    在这之前,五府粮价早已被平复了下来。

    “你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