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 第82章 曹家千里驹!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第82章 曹家千里驹!

    崇祯十五年十月。

    朝廷对辽东诸将的敕封抵达盖州卫。

    按照张侯爷上奏的请功表,对其麾下诸将进行了敕封。

    敕封辽东第一军统领吴国忠,为辽东第一镇总兵;

    敕封辽东第二军统领徐安国,为辽东第二镇总兵;

    敕封辽东骁骑军统领尤岱,为骁骑军总兵;

    敕封辽东骠骑军统领曹明胜,为骠骑军总兵;

    敕封施琅为辽东水师提督;

    敕封徐敷奏为辽东巡抚;

    等。

    自张璟川就藩辽东之后,诸多广宁溃败下来的中下级军官纷纷通过辽东锦衣卫的渠道,来到了盖州卫和复州卫投效。

    曹变蛟之子曹明胜便是其中之一。

    曹明胜在曹变蛟麾下,便是骑营统领,其父曹变蛟在清军围杀中力战而亡,曹明胜誓要为父报仇,不愿跟随吴三桂等人退回山海关。

    在得知平虏侯在辽东就藩后,便带着百余骑残部千里奔袭至盖州卫投奔。

    张璟川对曹明胜这样的名将之后,自然是较为青睐,再加上曹明胜在其父身边征战多年,尤擅骑战。

    所以,

    张璟川便将骠骑营统领一职给了他。

    由于从毛怜卫抢来了四万余匹战马,张璟川便开始打理整编骑军。

    致使尤岱的骁骑军和曹明胜的骠骑军都达到了两万骑,剩下的一万骑则继续留在复州卫编练。

    ……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

    郑成功领着五千倭兵在盖州卫的港口登岸。

    “嚯,好不热闹啊!”

    盖州城的港口,在金州商会出资扩建下,一点也不比江浙那边的港口差多少,反而因为没有海禁,繁荣度更是犹有过之。

    那些个头上扎着小辫的满洲劳工正在工头的鞭笞下,卖力的做着苦力活儿。

    一辆辆板车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候着装载,另一边,满载货物的板车往城内而去。

    郑成功注意到,那些板车上装载的箱子都是铁质的,而且周围还有甲士在守卫,想来应该是运送的火药。

    随着郑成功带着五千倭兵朝城内走去,附近的街道上人山人海,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这里表达着自己的热情。

    可当这些百姓走近一看,却发现有些不太对劲。

    这些兵卒的甲胄并不是明军制式甲胄,而且个头明显偏矮,腰上除了配刀以外,还带着一些如团扇之类花里胡哨的东西。

    原本准备送白面馍馍和鸡蛋的老百姓,看到这一幕,也都停下了上前的脚步,很自觉地让开了道路。

    郑成功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侧的眉头紧蹙的宫本武藏,

    开口宽慰道:

    “等咱们在前线打出了名气,这些大明的百姓会给咱们好脸色的。”

    宫本武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张侯爷对宫本武藏的能力还是认可的,而且他作为倭人,能够在郑成功身边辅佐,对郑成功而言,也算是一大臂助。

    张璟川之所以要招募一支倭兵为自己打仗,目的很单纯。

    打仗,

    是要死人的,

    炮灰也好,精锐也好,在不同的环境下得扮演不同的角色,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一定要有炮灰,那张璟川宁愿让倭兵和高丽兵来做,

    毕竟,

    我天朝子民的性命可是精贵得很,怎么能用来做炮灰去送死呢。

    等候在前面的锦衣卫小旗官,在验证过信物和身份之后,便引着郑成功等人朝东城门而去。

    “所有的兵马都到了,就等你们了。”说着,小旗官将一本地图递给了郑成功:“你们驻扎的地方在汤池堡,侯爷在那里等你们。”

    郑成功眉头一皱,不禁疑惑道:“你刚才说,所有兵马都到了?”

    “对呀,”小旗官点点头:“第一镇在孛罗埚,第二镇在汤池堡,骠骑军在大片岭关,还有凤凰城那边的骁骑军和高丽的两个营都北上了。”

    郑成功皱了皱眉,讶然道:“侯爷集结了这么多兵马,这是要攻海州卫?”

    “不然呢?”小旗官揶揄道:“侯爷几乎集结了能够动用的所有兵马了,这一次,必定是要与清军决战了。”

    在前往汤池堡的路上,

    郑成功发现了大量的斥候和哨骑,还有连绵不断的押运粮草辎重的队伍。

    不得不说,

    平虏侯府的调度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这也体现出了侯爷麾下的兵马,军纪之整肃。

    但如此大张旗鼓的调动兵马,就不怕被清军察觉么?

    念及于此,

    郑成功不由皱起了眉头。

    “你也发现了?”一旁的宫本武藏沉吟道。

    郑成功神情凝重的点了点头,不解道:“侯爷用兵如神,绝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只能说,你们侯爷太过于自信了!”宫本武藏冷哼道。

    两日后,

    郑成功领着五千倭兵来到了汤池堡。

    由于汤池堡只是一座不大的军堡,所以,除了侯爷的亲卫营以外,所有的兵马都驻扎在营堡外。

    郑成功让宫本武藏带着倭兵去外围安营扎寨,他自己则在锦衣卫的带领下,朝堡内走去。

    驻扎在汤池堡这边的,是徐安国的第二镇军,

    整个营盘以汤池堡为中心,一层层,一环环,都显得无比井然有序。

    郑成功走入了一座宅院,看见了徐安国。

    徐安国并没有着甲,而是穿着内衬,围着围裙,正在一张木桌上包着饺子。

    旁边烧着水,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煮沸。

    旁边倚靠着大树的是一个身着甲胄的年轻将领,闭着眼,在其身侧,立着一把造型很古朴颇有一点类似陌刀的长柄刀。

    徐安国看到郑成功进来以后,笑着招呼道:“他叫曹明胜,骠骑军总兵。”

    郑成功眉头一挑,不由多看了曹明胜一眼。

    ……这就是曹家那位千里驹么?带着百八十骑从广宁一路奔袭至盖州卫投效侯爷,听说一路上遇到阻截的清军便是一轮冲锋,到达盖州城的时候,身边只有不到二十骑。

    虽然对方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但郑成功依旧拱手拜道:“郑成功见过曹总兵!”

    曹明胜睁开眼,只是看了郑成功一眼,然后又重新闭上了。

    然而,就这一眼,却让郑成功心头一颤,不由暗道:好重的杀气!

    “呵呵呵,他这人就这样,除了侯爷,对谁都没好脸色,”说着额,徐安国问道:“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待会儿一起吃点儿!”

    徐安国看着郑成功,但手里的活儿可没停,而且包饺子的速度竟有些眼花缭乱。

    就在这时,

    吴国忠从打开了门,看向外面的三人,开口道:

    “侯爷让你们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