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 第84章 盛京!!!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第84章 盛京!!!

    北上的大军,

    出了盖州卫的地界后,明显加快了行进速度。

    郑成功不清楚这六万余大军还有凤凰城那边的两万多兵马到底分成了几个部分,更不清楚自己这五千倭兵属于侯爷麾下的哪个部分。

    跟着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行军,说实话,郑成功还是头一遭。

    感觉自己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样,只知道跟着大部队走,若是走慢了,就会有游弋在侧的哨骑上前提醒。

    这种感觉又像是羊群,而周围游弋的哨骑就是牧羊犬。

    至于牧羊人,自然是侯爷了。

    只是这提速,开始极为明显起来。

    远远地,

    郑成功似乎看见了东侧的析木城。

    那是一座比一般营堡要大,却又比一般城池要小的一处战略要塞。

    城头上,插着明军旗帜,城外有甲士正在打扫战场。

    很显然,这析木城应该刚攻下来不久。

    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徐安国的第二军提前攻打下来的,而且还是在大军行进途中。

    效率,

    一直是平虏侯府所秉承的东西。

    大军北上,先头部队的作用就是为后面的大部队铺路。

    大军,

    正在继续向北,向北,向北!

    晚上,

    各部点燃火堆,席地而眠。

    虽说在这寒冬腊月如此做极易发生冻死人的事儿,但好在后勤准备了足够的炭火和木柴,除此之外,还给将士们准备了肉汤。

    不同于关内的兵,这些将士可是足粮足饷,每一顿都能沾点儿荤腥,这身子自然也打熬得硬朗。

    翌日清晨,

    大军收拾行装,继续北上。

    郑成功注意到西侧的哨骑明显多了起来,向徐安国一问才知道,那是第一军的哨骑。

    既然吴国忠的第一军出现在了左翼,那距离海州城,应该不远了。

    而海州城,

    则是盛京南边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郑成功原以为他们会在海州城南二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结果,

    张侯爷让他带着五千倭兵开始转向,脱离徐安国的第二军,跟着亲卫营的骑兵转而朝着东北方向行进!

    侯爷这是……不打算亲自坐镇攻打海州城了?

    这行进路线,相当于是直接绕过海州城,这一清廷第一道防线,

    直奔清廷的第二道防线,也就是原辽东都司所在的东宁卫自在州!

    可自在城是一座城高池深的大城,别说就他们这点兵马,就是再来五万,也不一定能攻下。

    亲卫营都是骑兵,行进速度可没有因为这五千倭兵而慢下来,使得跟在后面的倭兵跟得上气不接下气,已经出现了掉队的人了。

    郑成功终于忍不住了,作为这支倭兵的统领,他不得不开口去问自己的义父:

    “义父,咱们到底要打哪里?”

    海州卫还没打下来,就这么点人也不太像是要去伏击自东宁卫去海州城驰援的清军,如此战法……

    就不怕被清军包饺子?

    当然了,

    郑成功还有一个极为大胆的猜测,但他不敢去那样猜。

    因为在与宫本武藏研究侯爷的战术思维和推演时,不是没有做过那样的假设。

    因为那就意味着,清军的铁骑可以没有任何阻挡的来到盖州城下,而以盖州城里的那一点儿守卒,就像是处子的那一层膜,一捅就破。

    说句不好听的话,

    这样顾头不顾腚的打法,与密菊共赏有什么区别?

    还真以为人家不敢直捣黄龙呢!

    张侯爷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似乎对郑成功此时的表情,很是满意,

    同时,

    一挥马鞭,

    喊道:

    “盛京!!!”

    “盛京???”

    郑成功呆愣在原地,宫本武藏也呆愣在原地,跟在后面都快跑断气的五千倭兵也都呆愣在原地。

    侯爷这是要带着他们五千倭兵去打盛京?去打清国国都?

    侯爷什么时候如此看得起倭兵了?

    还是说侯爷已经膨胀到以为开着五千倭兵就可以去攻打盛京了?

    但很快,

    郑成功和宫本武藏便打消了心中的想法。

    因为,

    张侯爷领着一千亲卫营的骑兵开始策马疾驰。

    只留下郑成功和五千倭兵伫立在原地,彷徨无助,就像是被父亲抛弃的孩子,心神凌乱的站在狂风暴雨中。

    这一刻,

    郑成功和宫本武藏无奈的接受了眼前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

    侯爷一开始就是奔着盛京去的,

    不,

    严格来说,

    这一次集结如此多的兵力北上,海州城也好,凤凰城那边也罢,目的根本不是寻求与清军决战。

    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一个幌子。

    真实目的,就是清国国都盛京!

    至于郑成功的这五千倭兵……放在盛京与海州城之间,看似是一枚被侯爷抛弃的棋子,实则是一个纽带。

    若是海州城里的清军派兵来包平虏侯的饺子,

    那郑成功的这五千倭兵就是一个诱饵,对清军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就算阻挡不了,至少也能极大程度的消耗对方。

    为侯爷攻打盛京争取到充足的时间。

    若侯爷攻打盛京失利,那郑成功这边也能起到一个接应的目的,关键时刻,可以为侯爷断后。

    打仗,就如同下棋,

    真正的大师,没有一步棋是胡乱扔在棋盘上的,恨不得每一个棋子都能攻守两用。

    郑成功在军事上,也是有一定造诣的,

    否则,

    郑芝龙也不可能将两万海盗兵交予他来统领。

    明白义父的深意之后,郑成功的眼眸中迸发出一抹凌厉,拔出腰间的长刀,指向远处的树林,

    开口道:

    “所有人,跟我进林子!”

    ……

    “什么!?”

    肃亲王豪格大惊,怒视这前来禀报的哨骑,追问道:

    “你说有一支明军直接绕过咱们朝东宁卫去了?”

    此时的海州城内,有清军两万余。

    虽说有三成都是从蒙地和后方临时征来的新卒,但若只是守城的话,倒也够用了。

    可是,

    明军竟然在海州城这边分兵了,而且看情况,似乎是奔着东宁卫去了。

    海州城是清廷第一道防线,东宁卫便是第二道,再往北可就是清廷所在的帝都盛京了。

    若是东宁卫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了,

    仅凭绕后的那几千明军步骑,是万不可能对东宁卫造成威胁的,

    但,

    豪格不敢去赌。

    “快,赶紧派人去东宁卫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