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 第89章 具装骑兵!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第89章 具装骑兵!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开启战端之前,双方主帅可以通过细作、斥候来打探敌军的部署情况,

    可一旦到了双方开始迅速落子的阶段,若是没有上帝视角,光凭细作和斥候的打探大多会有情报的滞后性。

    如此,

    对于机动性较强的攻方,便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权。

    毕竟,你的城在哪里,我是知道的,你的援军从哪里来,我也是知道。

    大军行进,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而且你的战术目标也很明确,

    线头和线尾被我攥在手里,中间不管你怎么绕,我也能顺着线去理清楚。

    可做为攻方的张璟川这边,由于都是骑军,机动性极强,

    我可以化整为零,也可以化零为整,我不发定位给你,你就很难知道我确切的位置。

    退一万步来说,

    就算你大概知道我的方位在哪里,但我一直在移动,你根本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出手,会在哪里出手。

    就算最后被你推演出来了,因为消息的滞后性,

    等你开始调整计划并开始执行的时候,或许我这边儿就已经点起事后烟了。

    这也是为什么,

    代善派出的蒙古两旗会很快被张璟川这边的斥候所发现的原因。

    而且从蒙古两旗的行军路线可以判断,那六千余蒙古骑兵是奔着盛京去的,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张璟川这边的骑军在哪里,直奔盛京是最稳妥的办法。

    至于盛京那边,

    虽然已经预料到了张璟川会围点打援,但却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打,在哪里开打?

    凭借着鳌拜等人的判断,

    张璟川部和蒙古两旗都是骑兵集群,就算要打也会选择一处地势平坦的地方,这样对于数量占优的明军骑兵,则能更好的发挥出兵力上的优势。

    盛京与东宁卫之间,排除营堡和村庄农田附近,再排除河道和一些低矮的山丘,这目标也就清晰了。

    “禀侯爷,”斥候快马来报:“东北方向三十里,发现清军兵马,数量在五千人上下!”

    张璟川眉头一挑,问道:“看清楚是哪一旗了么?”

    “以镶黄旗为主,还有正黄旗和一些汉兵!”

    张璟川起身,走到自己的战马旁,翻身坐上去,

    接过亲兵递上来的霸王枪,

    朗声道:

    “弟兄们,随本侯去吃肉!”

    虎皮驿西北方的树林里,安静如斯。

    但下一刻,

    林子里的鸟群似乎受到了什么惊吓一般,朝天空飞去。

    若是此时在树林上方有个航拍镜头的话,可以清晰的看见光秃秃的树林之间,有着密密麻麻快速移动的小点。

    然后从树林中出来,汇聚成一片黑色阴影,

    紧接着开始转向,

    最后,

    形成楔形队列,朝着东北方向开始提速。

    张璟川在楔形队列的最顶端,身后是一千亲卫营,左右两翼,分别是五百具装骑兵。

    这一千具装骑兵可是两万骠骑军中的精锐,

    每一名具装骑兵皆身着布面铁甲,人甲马甲合重六十余斤,一人两马的配置。

    赶路时,着马甲的战马跟在一旁,不骑,到作战时再骑。

    以张璟川如今的财力物力,也只能组建这一千骑,难的不是甲胄和兵器,而是合适的战马和人。

    能够成为具甲骑兵的,无论是马还是人,几乎是百里挑一。

    真正强大的军队,

    他一定是一支自信的军队,他们不仅不会畏惧战争,

    反而渴望战争,且闻战则喜。

    至少,

    张璟川麾下的辽东兵马,皆是如此。

    这种自信,源自于平虏侯府给他们优厚的待遇,源自于平虏侯爷的名望,源自于未尝败绩的荣誉!

    骑兵的作战方式,其实很丰富,也远比步兵要自由很多。

    同时,

    他们的机动性可以给他们带来战场的主动权,从而获得更多的战场机会。

    而拥有项羽模板的张璟川,在指挥骑军作战方面,自然是没得说。

    ……

    “西福晋这是不信任我鳌拜啊!”

    清军队伍排头,鳌拜对着身边骑着白马的比自己年长一些的将领说道。

    身着正黄旗布面甲的索尼哈哈一笑,摆着手道:“鳌拜,你可是误会西福晋的意思了!”

    说着,

    索尼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队伍,然后笑着对鳌拜道:

    “西福晋是担心你镶黄旗兵力不足,所以才让我领着一队正黄旗战兵来协助你。”

    赫舍里索尼,早年便跟随努尔哈赤与明军作战,因通晓满文及蒙、汉字而被重用,后来又跟着皇太极征战。

    皇太极觉着索尼颇有才干,便提拔他为吏部启心郎。

    由于屡立战功,受到皇太极的诸多封赏,仍然在内院任职。

    不得不说,

    这一时期的清廷,能征善战的将领真的很多。

    否则,也不会让索尼这样的全才放在内院任职。

    要不是因为如今局势危急,

    大玉儿也不会让索尼重新披挂上阵。

    当然了,

    鳌拜虽是皇太极的心腹将领,但由于常年在前线活动,与代善、济尔哈朗、豪格等人的关系颇为不错。

    眼下皇太极卧病在床,又没有册立皇储,

    若鳌拜带两队镶黄旗战兵不回来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

    为了以防不测,大玉儿才不得不请出赫舍里索尼,领兵协助鳌拜。

    鳌拜和索尼两人,

    虽出身背景不同,但无疑不是久经战阵之人,而且所率领的五千镶黄、正黄两旗的战兵又都是八旗之中的精锐,哪怕面对的是大明平虏侯的两万骑军;

    在与两旗蒙古骑军的两面夹击之下,不敢说胜券在握,至少也能将其击退,使其不再对盛京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这,

    便是身为清军的底气!

    身为八旗精锐的底气!

    “报!!!”

    斥候快马来报道:“禀都尉,西南方向出现明军骑兵!”

    鳌拜眉头一簇,问道:

    “多少人马?可是张璟川部主力?”

    斥候如实道:

    “看旗号,的确是那大明平虏侯,可他身边只有两千骑!”

    “再探!”

    斥候离开后,

    鳌拜不解的看向索尼“怎么就两千骑?”

    索尼凝神思索一阵后,沉吟道:“这大明的平虏侯一定是预料到咱们会对他两面夹击,所以派主力与驰援盛京的蒙古两旗交战,

    而他自己,则带两千骑兵来牵制咱们!”

    鳌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道:

    “咱们这五千余战兵,除了哨骑和斥候,都是步军,两千骑的确能够牵制住咱们!”

    索尼眼眸一凝,沉声道:

    “无妨,咱们继续行军,若那张璟川真敢对咱们动手,定叫他有来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