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 第124章 吴三桂的借刀杀人!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第124章 吴三桂的借刀杀人!

    翌日清晨,

    张璟川和吴三桂还未出城,城外便来了一支兵马。

    正是从山海关赶来的张若麒和马科,以及身后的五千部众。

    由于来的是明军,所以城门楼上的守军并没有敲钟示警,而是前往提督府通禀吴三桂。

    吴三桂一听山海关总兵马科亲自带着兵马过来了,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以为马科也是奔着张璟川来的。

    情急之下,

    吴三桂只得命令部众集结兵马准备应战,而且还让城防守备紧闭城门。

    一时间,

    锦州城内的气氛紧张了起来。

    张璟川被驿馆外的动静给吵醒,打开门,便看到孙文焕带着一众兵马聚集在院子里,神情凝重。

    看到张侯爷出来以后,孙文焕和高公公赶紧迎了上去。

    “侯爷,不好了,山海关总兵马科带着五千兵马来了,必定也是为了侯爷您来的!”高公公焦急道。

    张璟川眉头一挑,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孙文焕。

    孙文焕颔首道:“情况紧急,卑职只带了五百部众赶来护驾,另外还有三千甲士正在往驿馆这边赶,统兵的守备、把总、百总都曾受过侯爷的恩惠,他们愿意护送侯爷突围出去!”

    “突围?”张璟川眉头一挑。

    “吴三桂也曾接到过朝廷密旨,他昨晚没有出手,并不代表今日不对侯爷您动手,何况,马科也带着兵马来了,卑职担心吴三桂会趁此对侯爷不利。”孙文焕道。

    张璟川皱了皱眉,紧了紧披在身上的貂裘,问道:

    “除了南城门以外,哪座城门的值守与你更熟?”

    “东城门守备秦忠与卑职是老乡,平时也算有些交情。”孙文焕如实答道。

    “走,去东城门!”

    “是!”

    ……

    锦州南城门外。

    马科和张若麒望着紧闭的城门,以及城墙上张弓搭箭的守军,两人的心可谓是拔凉拔凉的。

    “马总兵,”张若麒担忧道:“你说,吴三桂会不会已经得手了?”

    “何以见得?”马科的脸上带着几分紧张。

    “如今清虏臣服,辽东再无树敌,这城墙上的守军却如临大敌,又是为何?”

    马科张了张嘴,不禁语塞。

    诚如张若麒所言,

    吴三桂的兵马驻守锦州,提防的可是张璟川的辽东兵马,难不成还会提防自己等人?

    除非,吴三桂投了平虏侯。

    但以吴三桂和张璟川之间的不睦,投效过去是不太可能的。

    那么唯一的解释,

    就是吴三桂把张璟川除掉了,防的,就是辽东的兵马前来复仇。

    念及于此,马科的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儿,

    到底还是自己晚来了一步啊。

    接下来,

    他们即将面对的,是同仇敌忾,一心为张璟川复仇的辽东精锐。

    届时,

    无论是锦州的吴三桂也好,还是他马科驻守的山海关,将难以阻挡辽东精锐南下的铁蹄。

    就在这时,

    吴三桂的身影,出现在了墙头上。

    看着城外的马科和张若麒,吴三桂的脸色沉了下来。

    张若麒身为监军,竟和马科一道,带着五千兵马前来锦州,若说不是奔着张璟川来的,谁信啊?

    朝廷不止给自己传达了密旨,还给自己的部将郭云龙也传达了密旨。

    显然,

    朝廷是信不过自己。

    经此一事,

    吴三桂不得不将郭云龙秘密处决,就连自己的亲兵队队长孙文焕,也投了张璟川。

    如今这锦州城里,

    有多少兵马会倒向张璟川,吴三桂并不清楚,但他坚信,除了孙文焕以外,必定还有人心向张璟川。

    如此一来,

    自己就更不可能对张璟川动手了,

    否则,

    张璟川没杀掉,自己的命都会搭进去。

    至于放马科和张若麒的兵马进来联手除掉张璟川,于吴三桂而言,则更不可能了。

    若是最后除不掉张璟川,让其成功突围出去了,

    张璟川便有正当的理由挥师南下。

    仅凭自己和马科手里的这点儿兵马,哪怕有锦州城和山海关可以坚守,被攻破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至于朝廷会不会派援军过来,就更无可能了。

    以吴三桂对关内局势的了解,

    朝廷为了应付川陕两地的流寇就已经焦头烂额了,就是孙传庭在潼关聚集的那些兵马,已经算是朝廷最后的家底了。

    那还有一兵一卒调来山海关,就是有兵马,粮饷辎重又从何而来?

    若是运气好,真把张璟川除掉了,

    可人家还有世子,还有平虏侯府,还有一干忠诚于平虏侯府的骁将啊!

    至于金州商会,那可是与平虏侯府深度绑定在一起的,哪有那么容易分崩离析?

    就说那平虏侯府的大管家徐敷奏,有他坐镇平虏侯府辅佐世子,徐安国的第二镇兵马就是定海神针。

    第一镇总兵吴国忠,可是最早跟随张璟川的,论起来也算是张璟川的家将了。

    再加上女真王太后和张璟川之间的关系,也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平虏侯府,否则,人家孤儿寡母只能回到奴儿干都司和皇太极的几个兄弟去争地盘。

    至于金州商会的主理人郑芝龙,也不愿意看到辽东打好的局面因此乱起来,多半会想办法稳定住局面。

    只要金州商会稳固,辽东将士的待遇和福利就能得到保障,

    这个节骨眼儿上,谁会去反平虏侯府啊?

    到时候,

    平虏侯府只需要一句话:“挥师入关,为侯爷报仇。”

    不管最后打到什么地步,朝廷一定会想办法平息辽东十余万兵马的怒火,

    就像张璟川对孙文焕说的一样,

    朝廷为了维稳,必然会把杀害张璟川的罪魁祸首给推出去,灭九族。

    他吴三桂,身为山海关提督,定是首当其冲,跑不了的。

    所以,

    他张璟川决不能死在自己的手里,更不能死在锦州。

    现在,

    吴三桂甚至希望张璟川多从自己手里带点兵马突围出去,然后在城外被马科厮杀。

    张璟川胜,

    他吴三桂也可以说张璟川策反了麾下的将领,在自己的围剿中突围了出去,

    你朝廷不是让我杀张璟川么?

    我动手了,但让他跑了,

    我承认自己无能。

    张璟川若死在马科的手里,

    对于吴三桂而言,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他可以带着兵马出去把马科杀了,对朝廷,可以说张璟川死了,但为了稳住辽东的那些骄兵悍将,不得不将马科的首级送出去;

    同时,他还可以跟辽东那边说,我吴三桂派兵护送你们的侯爷突围,结果被马科截杀,

    现在,我把马科杀了,也算是给你们侯爷报仇了。

    呵呵呵,自己也算是借了马科这把刀,诛杀张璟川。

    所以,

    无论如何,

    吴三桂是不可能放马科等人进城的,就算是一兵一卒,都不行!

    “报!孙文焕带着三千余兵马护送张璟川前往东城门!”一名甲士上前禀报道。

    吴三桂嘴角一咧,

    看来,张璟川是要从东城门突围了,太好了!

    “去告诉值守东城门的守备官,若平虏侯要出城,放行就是!”

    “是!”

    挺好,

    就带了三千余兵马出去,虽然肉痛,但也算值得。

    城外,

    张若麒朝着城墙上的吴三桂,朗声喊道:“吴提督,为何不打开城门!?”

    吴三桂哈哈一笑道:

    “南城门坏了,你们得从东城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