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 第150章 我田弘遇真是操碎了心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第150章 我田弘遇真是操碎了心

    崇祯十七年正月。

    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整个大明,

    上至崇祯朝臣,下至百姓,无不震动。

    同时,

    朝堂上的老爷们也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大家在朝堂上,

    就算争得头破血流,骂得口水翻飞,

    但大家好歹还是在一口锅里找吃的,肉烂了,至少还在锅里。

    可现在,

    有人在旁边割你的肉,放你的血,在边上另起炉灶。

    锅里的肉,比你锅里的多,味道还比你的鲜美。

    这如何能忍?

    尽管文官集团一百个不情愿,但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放下一些身段,以大局为重。

    而崇祯,也只能向燕国公张璟川妥协,无条件的请燕国公挥师南下剿寇。

    同样,

    对于张璟川而言,

    自然也不能继续坐视李自成肆意扩张。

    毕竟,

    大明江山真的被打碎了,将来重建起来,也还是费心费力的。

    况且,张璟川已经拿到自己想要的好处,现在自然是不会含糊的。

    即刻调动在永庆府驻扎的辽东第二镇总兵徐安国、蒙骑军总兵毕力克图、铁骑军总兵孙文焕、第三镇总兵郑成功,各率本部兵马前往真定府集结。

    可以说,

    除此入关的辽东兵马尽皆被派往真定府。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

    张璟川对李自成等贼寇的重视。

    毕竟,南方的贼寇可是号称百万,而且李自成麾下的将领也不都是废材。

    张璟川这个人,从不会轻视自己的对手,

    属于那种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那种,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不过张璟川并没有着急带骠骑军先一步去真定府,毕竟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过程的。

    像这种大仗自然是免不了,崇祯亲自下旨,然后再按照王师出征的规格,把流程走一遍。

    京城,

    南城门楼上,

    一时间,鼓号齐声,崇祯帝站在高台上,百官在侧。

    燕国公身着金甲,站在台阶下方可谓是万众瞩目。

    崇祯身旁的王承恩,上前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叛贼李自成揭竿而起,挑拨民意……特擢燕国公张璟川为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督师,各地官员、兵马皆归其节制,特赐尚方宝剑,所到之处如朕亲临!”

    随着王承恩的高声朗读,张璟川并未跪下,只是躬身接旨道:“臣接旨!”

    崇祯见张璟川接旨过后,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爱卿,请务必替大明将李自成等贼寇肃清,不要辜负朕的一片苦心,以及天下万民之期盼!”

    那李自成的兵马号称百万,虽说有夸大的成份,但先后击败了多位良将,就连孙传庭也败了。

    可见南方的贼寇,并不是那般容易剿灭的。

    他现在只希望张璟川能和李自成斗个两败俱伤,最好是像孙传廷一样,战死沙场。

    如此一来,也能解决张璟川所带来的压力和威胁,同时还能够削弱李自成手里的兵马。

    届时,

    他便能大胆启用吴三桂,让吴三桂领兵南下收拾残局即可。

    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而一旁的吴三桂眼眸微动,心中也有计较。

    他倒并不觉得张璟川会败在李自成手里,毕竟他张璟川能击败清虏,辽东兵马之悍勇更是举世无双,

    若这都败了,恐怕大明也就真的完了。

    李自成麾下的兵马,号称百万之众。

    虽然实际人数可能没有这么多,但是几十万是肯定有的。

    即便辽东兵马骁勇善战,一个个悍勇难当,但要想彻底肃清贼寇,这场大战至少也要打个两三年。

    而在这两三年之中,就是它快速扩展自身势力的最好时机。

    为此他必须要好好的把握这次机会。

    而眼见张璟川接旨,周延儒和吴甡两人,心中总算是放下了心。

    毕竟彻查百官这一事,实在是让他们心有余悸呀。

    眼下张璟川离开了京城,那么短时间内肯定是没有时间来对付他们的。

    周延儒和吴甡互视一眼,瞬间就明白了对方心里的想法。

    不禁微微颔首示意,也算是达成了初步的合作,

    他们这些人的背后,可是一个个士族门阀,只要他们稍微暗示一下,南方官员和士族豪绅就能给张璟川使绊子。

    只要粮草辎重方面出现问题,

    就算他张璟川再能打,战力也会大幅度削弱。

    而另一边的陈新甲,也自个捣鼓起的心思。

    之前他建议崇祯利用张璟川来制衡整个文官集团,并让他们狗咬狗,而自己只需要坐收渔翁之利。

    可没想到周延儒等文官集团实在是不堪大用,不但没有起到牵制和制衡张璟川的作用,同时还让张璟川马踏门阀,严重削弱了文官集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不仅如此,

    最后查抄出来的两百三十五万两银子,尽数进了张璟川的兜里。

    让张璟川成为了最后最大的赢家。

    甚至在昨天的宴会上,还差点演变成一场大型的逼宫场面。

    那么如此看来他只能把宝押在吴三桂身上了,希望能够通过扶持吴三桂崛起,然后达到制衡张璟川的目的。

    毕竟这些文官手里没有兵马,

    真到了关键时刻,一点屁用没有。

    王德化此时却在观察着其他几人的脸色。

    他有预感,

    张璟川南下剿寇,必定会被朝廷使绊子。

    虽然先前张璟川的一番话使得崇祯皇帝罚除了他三年的俸禄。

    但事后张璟川又把他三年的俸禄补了回来,同时还赠送了他一车的金银珠宝。

    虽说这些财货对他而言不算什么,但至少人家燕国公有这个态度,拿出了姿态。

    正所谓投桃报李,

    那自己肯定不能让这群人从中作乱。

    至于一旁的田弘遇,

    则似乎不怎么在状态,脸上带着几分郁郁寡欢。

    他不明白,

    自家公爷本可以通过兵变的方式逼迫崇祯退位,但结果,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

    现在公爷要领兵去剿寇,吴三桂和周延儒等人又不是善茬,必定会坏事,

    不行,

    我得在京城替公爷镇住场子,

    思及此处,田弘遇不由腹诽:

    哎,为了公爷的帝王之志,我田弘遇真是操碎了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