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 第161章 马宝投效!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第161章 马宝投效!

    太原城外,明军大营的篝火映红了半边夜空。

    曹明胜大步跨入中军帐时,铁甲上的血珠还在往下滴,靴子踩在地毯上拖出暗红痕迹,活像刚从阎王殿里杀了个来回。

    \"公爷!\"他一把扯下沾着碎肉的头盔,咧嘴露出白森森的牙:\"末将把刘宗敏的帅旗剁成裹脚布了!近两万流寇?嘿,末将的骠骑儿郎们砍瓜切菜似的……\"

    \"曹总兵这话说得,不知道的还以为您把流寇当韭菜割呢。\"

    郑成功斜倚在帐角,指尖转着一支短款鎏金火铳,少年人清亮的嗓音里带着三分戏谑:

    \"不过您这身血腥味,倒比昨日试炮时的硝烟还呛人。\"

    曹明胜豹眼一瞪,正要发作,忽听帐外传来徐安国的笑声:

    \"二位将军倒有闲情拌嘴,可叫我这带着降将的跑断了腿。\"

    说话间帘子一掀,裹着皮裘的儒将踱步而入,身后带着一人,身着残甲的年轻人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张璟川从太原城防图上抬起眼,鎏金山文锁子甲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你就是马宝?主动打开寿阳城门,出来请降?\"

    他指尖轻轻敲击案上玉镇纸,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尖上。

    马宝这个名字,在后世的历史中,倒是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一开始是跟张献忠的,后来投效在李自成麾下,最后随了吴三桂,

    在康熙年间,马宝跟着吴三桂一起反清复明,在三藩之乱中,打得清军溃不成军。

    若不是吴三桂中道崩殂,这历史的走向还真不好说。

    虽说他张璟川麾下不缺良将,

    但像马宝这样的后起之秀,若是真心投效,张璟川还是很开心的。

    \"国公明鉴!\"马宝额头重重磕地:\"大顺军人多势众,将骁兵勇,欺负欺负关内的明军倒是够用,可是面对国公爷的辽东兵马,却是天壤之别!\"

    见马宝如此言语,帐内众将的嘴角倒是挂着一丝笑意。

    毕竟,

    拍马屁的话,是个人都爱听。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小人愿意投效在国公麾下,为国公爷效力!”

    “呵呵……”郑成功咧嘴一笑:“口说无凭。”

    马宝继续说道:\"太原西城粮仓有暗道三条,东门箭楼存火油八百桶,还有......\"

    \"慢着!\"曹明胜突然暴喝,腰间长刀锵然出鞘三寸,\"老子最烦的就是反水狗!你说粮仓暗道在哪儿?\"

    刀刃贴着马宝脖颈划出血线。

    \"敢扯谎,老子把你剁碎了喂马!\"

    郑成功突然抬手,“砰!”鎏金火铳砰喷吐火舌,一颗弹丸打在曹明胜刀背上:\"曹总兵悠着点,您那战马最近可掉膘了。”

    随即,郑成功转头冲张璟川眨眼,\"义父,不如让孩儿的新式火雷试试暗道?保证比过年放炮仗热闹。\"

    帐内霎时剑拔弩张,徐安国轻咳一声打圆场:

    \"要我说,还是用咱第二镇兵的百门红夷大炮去轰墙头,城墙轰塌,直接冲进去一阵乱杀就好。\"

    此番南下入关,

    就是奔着中原的贼寇来的。

    现在李自成被困在太原城里,谁攻破了太原城,就能有很大的几率擒杀李自成,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大功一件。

    待回到辽东后,自可以吹嘘很长一段时间了。

    \"不可!\"马宝忽地开口:\"太原城里藏着三万铁鹞子,人马俱披重甲,国公若不信……\"

    张璟川突然起身,墨色披风带起一阵寒风。

    他亲手解下披风罩在马宝肩头,悠悠道:\"马宝将军既已弃暗投明,本公岂会疑你?\"

    转身时却对徐安国低语,\"让锦衣卫查查,他说的三万具装骑兵可在太原城内。\"

    在后世的历史中,的确有李自成麾下重骑兵的记载,

    有说其麾下骑兵数十万的,也有说骑兵仅三万的。

    至于前者,以张璟川对这一时期的了解,几乎不太可能,但后者骑兵三万倒是有很大的概率。

    毕竟李自成的“三堵墙”的骑兵打法,就是重骑兵的战法,

    这在历史中是有记载的。

    也正是如此,

    张璟川才会调骠骑军、铁骑军、蒙骑军这三大骑军南下,总共六万骑。

    至于马宝所说的李自成在太原有三万具装骑兵,

    张璟川的心里是打问号的。

    要知道具装骑兵对于战马和骑手的要求相当之高,哪一个不是精锐中的精锐,就是说百里挑一也是不为过的。

    张璟川在辽东经营这几年,从建州和蒙州甚至是高丽,搜罗来不少良马,都仅组建了两千具装重骑。

    这还不算两千套人甲和马甲的锻造和养护,

    若不是有金州商会在后面撑着,他又怎可能养得起。

    李自成,一个流寇,就算占据了宁夏、陕西、山西等大片土地,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凑出三万具装骑兵出来。

    尽管张璟川不相信,但也必须要弄清楚。

    就在这时,

    曹明胜一把抓起头盔:\"只要徐总兵能轰塌太原城墙,末将带着骠骑军,今夜就能踏平太原城!\"

    郑成功慢悠悠给火铳填药:\"曹总兵急什么?等我的火雷做好了,保准把铁鹞子炸成铁锅炖大鹅。\"

    \"都消停些!\"张璟川突然轻笑,手指点在沙盘上的汾州地界,\"徐安国,你说这十数万流寇困在汾州,每日要吃掉多少粮草?\"

    徐安国眉头一挑,似乎明白了自家公爷的盘算。

    不待回答,张璟川忽然将桌案上的一块令牌掷给马宝,\"马宝,明日你带本部人马去清源、祁县一带招降,记住,从汾州北上的粮草辎重照单全收,若是汾州问你要粮……\"

    “就说粮草辎重都运往太原了,一粒粮食都没有!”马宝抢答道。

    徐安国瞳孔微缩:\"公爷是要......\"

    \"太原城坚,里面贼寇近十万,若是强攻,吃力不讨好。\"

    说着,张璟川捡起案上一枚黑子,啪地落在沙盘上的汾州位置,

    \"驻扎在汾州的十数万贼寇,得知他们的顺王被困在太原,必然影响军心!\"

    曹明胜突然嘿嘿一笑:\"懂了!等汾州的那帮贼寇因为粮草短缺向北驰援之际,末将带骠骑军绕后截杀,郑小子在前面放炮仗!\"

    他故意把\"炮仗\"二字咬得极重,郑成功把玩着手里的短款燧发枪:\"曹总兵冲锋时可躲着点,别让流寇血脏了您新打的明光铠。\"

    徐安国突然指着沙盘惊呼:\"国公高明!汾河冰面将融,届时流寇渡河逃窜......\"

    话未说完,

    一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缇骑从外面走了进来。

    躬身禀报道:“禀公爷,城内暗探传来消息。”

    说完,将手里的字条双手呈上。

    这一幕,

    使得一旁的马宝极为震惊。

    他怎么也想不到明军早已在太原城内埋有暗子!

    张璟川打开字条,

    上面赫然写着:

    “李自成以十五座城为礼,请张献忠率军出川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