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小医师 > 第10章 捡了个爱喝酒的阿翁,养着呗

大唐小医师 第10章 捡了个爱喝酒的阿翁,养着呗

    “贵客临门,不知客人要什么酒?”

    酒馆老板是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面容憨厚,带着温和的笑容。

    “那得看你这里有什么酒了。”李渊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

    老板一看眼前一亮,这一看就是大客户。

    莫问则是一翻白眼,这老头跟个土财主似的,等着被人宰一样。

    “掌柜的还是先说说有什么酒吧。”

    酒馆老板低头看看也就刚到自己肚子高的娃娃,心里惊奇。

    毕竟没几个人买酒还带着孩子来的。

    “好,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说着,走到一边放酒的酒柜前介绍起来。

    “这是我家特制烈酒,名唤三杯倒,独家秘方制作,酒香浓郁,但也烈的很。售价三百文一坛。”

    莫问看着老板指着的酒,看到那比一壶大不了多少的酒坛,嘴角一抽,真贵。

    看到莫问嘴角的抽搐,老板知道,这是没看中,也不气恼,毕竟这酒他一年也卖不了几坛,不过是看李渊财大气粗的样子,动了试试的心思。

    “这酒是我家最近研制的秘方,可是难得的很,售价同样三百文一坛。”酒馆老板又指着一边的酒继续介绍。

    这酒坛倒是大了不少,但还是不在莫问能接受的范围。

    随后,酒馆老板从头到尾介绍了一遍。

    价格确实离谱,毕竟酒都是粮食酿造的,现在的大唐粮食并不富足,大半的粮食都在五姓七望手里,又有不少在世家小族手里,老百姓手里的勉强度日,能用来酿酒的并不多,所以价格居高不下。

    但还好,起码有平民价位的。

    比如这老板最后介绍的糟酒。

    这种酒就是平民百姓常常购买的酒,有味道,但不多。

    可以说是失败品,价格是最便宜的三十文一坛,莫问都怀疑这是不是老板酿酒失败的糟粕。

    但是不怕,用蒸馏法应该可以拯救一下。

    莫问指着那坛酒,“掌柜,这糟酒我要十坛,你看这价钱能否商量?”

    酒馆老板奇怪的看着莫问。

    “你这娃娃,你家大人还没说话呢,急个啥。”

    莫问语塞,瞥了眼偷笑的李渊,无奈闭嘴。

    李渊强忍着没笑出声,上前一步,“掌柜的,这酒是买来犒劳乡亲的,老夫这小孙儿前些时日大病一场,医师说要百家饭能救,无奈老夫百家讨饭,救活孙儿,这得人一饭之恩,怎的也得知恩图报,但为了孙儿的病,家中钱财散尽,只能买些糟酒聊表心意了。”

    说着,李渊居然挤下来几滴眼泪。

    把一边的酒馆老板和莫问看的一愣一愣的。

    莫问一脸便秘的表情,我什么时候大病一场了?什么玩意就百家饭能救命啊?还有,你那眼泪是认真的?

    而酒馆老板则是略带心疼的看着莫问,不过八岁娃娃居然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行吧,就当结个善缘。”

    仔细思考一番,酒馆老板终究还是同意了。

    只不过是少赚一点,若是能结个善缘,往后说不定还能在做回头客生意,还能清一下糟酒库存,挺好。

    说着,招呼两个伙计过来搬酒,自己则是拿算盘算账。

    “三十文一坛,十坛就是三百文,多送你一坛,就当做折扣了。”

    李渊急忙道谢,“多谢掌柜,掌柜必定生意兴隆,红红火火。”

    酒馆老板憨厚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谁都喜欢听好话,特别是生意人,说祝他生意兴隆,比你直接夸他还高兴。

    两个伙计忙活一会,将酒全都搬上车。

    莫问将钱付了,随后说了两句客套话,就牵着马走了。

    路上倒是顺利,守门的士卒还没轮换,见是这个懂事的小孩童,也就装作没看到那快要瘦死的马,然后一老一小两人顺利的回了小山村。

    路上遇到正在地头干活的乡亲,莫问挨个打招呼,叔婶大伯大娘阿翁什么的叫的比谁都甜,大家本来疲惫的身体好像都变舒服了。

    毕竟谁都喜欢嘴甜的孩子。

    “呦,莫家小子,这是打算开酒馆啊?”

    一老人看到车上整整齐齐的十一坛酒,打趣道。

    “嘿嘿,没办法,捡了个爱喝酒的阿翁,养着呗。”莫问憨笑一声,也不说实话。

    他知道,很多时候别透露出你能赚钱的苗头是最好的,再淳朴的人也会眼热别人赚钱,何况谁能保证这些人不会说出去,那些听到的人又不会有别的心思。

    莫问这话引得乡亲一阵哄笑,他们也知道,老李住在莫问家里给帮忙医馆里的杂活,也知道这老头不要工钱,就爱喝酒,很多人都调侃一句老李嗜酒如命。

    当然也有人闲话说什么酒钱比工钱都贵,但是想想一老一小也算是相依为命了。

    靠在车上假寐的李渊嘴角微微上扬,这话算是说他心坎上了。

    虽然用词还是差了点意思,但起码是叫了声阿翁。

    小山村的路比不上城里,坑坑洼洼的,本来装睡的李渊躺不住了,骂骂咧咧的下车步行。

    顺利回了药铺,一老一小把药材和酒都搬进院子。

    莫问将药材分好,该晾晒的继续晾晒,该放进药柜的直接放好,再把账目写好。

    一通忙活下来,日头已经落下了。

    看着天边的红日,莫问这才反应过来还没做饭。

    急忙一头扎进厨房,围着灶台忙活。

    急急忙忙的一阵忙活,总算是在天黑前做好了饭。

    看着面前清汤寡水的饭食,李渊突然想起来,这进城一趟买了药材,租了匹马,又买了十一坛酒,然后其他的什么都没买。

    “我说莫小子,这好不容易有了些钱,怎么不买些粮食?反而买那么多酒作甚?别说是给我喝的,你小子巴不得我一口酒不喝。”

    莫问饿了半天,正用面前的野菜汤泡着有些发硬的饼子,听到李渊问话,头也没抬,把手里的饼子全都撕碎,一块一块的往嘴里塞。

    几大口下肚,再喝一碗野菜汤,莫问才感觉肚子舒服了些。

    “嘿嘿,明天你就知道了。”莫问嘿嘿一笑,故意卖了个关子。

    李渊也不在意,三两口把手里干硬的饼子塞进嘴里,填饱肚子。

    说实话,李渊虽然也是马上皇帝,但像这种食物他是没吃过的,这几天下来还是不习惯,可没办法,这小子现在太穷,还为了小山村的乡亲们甘愿义诊,诊费时常是不够的,也就是乡亲们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刁民,多多少少来帮个忙,路上遇到了草药给带来,平日里做饭还给送来一些,不然别说野菜汤和这干硬的饼子,恐怕野草这小子也吃不上。

    ‘要不要让李二那小子送点东西来?就当是诊费,观音婢还有丽质的病可都是这小子诊治的,不说根治,也是预防发病,这不就是大功一件吗?就这么办,可是找谁呢?有了,今天那个憨憨的李义就行。’李渊硬咽下嘴里的食物,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