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小医师 > 第22章 别看,你阿耶现在就是个登徒子

大唐小医师 第22章 别看,你阿耶现在就是个登徒子

    李丽质红着脸,偷偷瞄了一眼莫问,伸出小手握住身边李渊的手。

    李渊感觉到李丽质的手,转身低下头,温和的问道:“怎么了?”

    “阿翁,什么是登徒子啊?”李丽质低声问道。

    看着李丽质懵懂的眼睛,李渊瞪了李世民一眼。

    却见李世民跟个刚拿到什么新玩具的孩童一样,跑到长孙无垢那边,比比划划着什么。

    然后在一众人惊恐的表情中,给长孙无垢来了个听诊。

    一众侍卫急忙低头,靠近门口的几个悄悄退出门外。

    什么都看可是会死人的。

    李渊尴尬转头,一把捂住李丽质的眼睛,“别看,你阿耶现在就是个登徒子。”

    李丽质被挡住视线,可李渊挡的有些晚了,虽然没看清楚,但她确实看到了。

    懵懵懂懂的李丽质不太明白,‘碰胸口就是登徒子?’

    ‘可刚刚阿耶明明对小郎君那么生气,现在却对阿娘也这样做?’

    大人的世界好复杂。

    长孙无垢俏脸羞红,伸手拍开李世民作怪的动作,略带慌张的看向李渊。

    看到李渊正转头看向一边,还用手捂着李丽质的眼睛。

    埋怨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装作无事发生。

    李世民被打断动作,也有些尴尬。

    刚刚有些激动了,忍不住跟自家媳妇分享一下,一时没注意。

    “好了,这是我给夫人新写的药方,以及注意事项,小妹妹的药方不变,十天半个月的来我这里针灸一次就好。”

    就在一群人尴尬的脚趾扣地时,莫问拿着密密麻麻写满字的木板走了过来。

    祖孙三代四人,迅速恢复如常。

    李丽质也松开抓着李渊的手,毕竟来的路上阿娘就嘱咐了一路,不要让小郎君知道他们的身份。

    刚刚跟阿翁说话也是低声细语,就是怕被听见。

    李世民手里拿着听诊器,心里盘算着怎么把这玩意儿给留下。

    长孙无垢俏脸微红,接过莫问递过来的木板。

    “多谢小医师了。”

    “谢谢小郎君,小郎君真厉害。”李丽质在一边也乖巧的道谢。

    惹得莫问有些脸红,毕竟一软软糯糯的女娃娃跟自己道谢,心里说不开心是假的。

    “没,没什么,力所能及罢了。”

    又交代几句,莫问转头对李世民说道:“收到回礼了?”

    还在把玩听诊器的李世民也从拿到新玩具的兴奋中缓过神来。

    “收到了,确实是好东西,不知小医师是如何做出如此浓烈的酒?”

    李世民很好奇,如果真的是用低度酒做出高度酒来,那这利润可是能让人蔑视法律了。

    一大坛糟酒不过三十文,而那烈酒虽然味道稍差,可确实浓烈,这么一大坛烈酒,没有两贯钱买不到。

    三十文到两贯,他李二不是傻子,更不是财神爷。

    穷神附体的李二恨不得一个铜板掰两半花。

    长孙皇后的内帑更是节俭,毕竟哪家的皇后穿补丁衣服啊?

    “保密,如何?有没有兴趣?”

    莫问神秘一笑,双手环胸,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确实有,详谈一番?”

    莫问见李世民有意合作,招呼李世民跟自己进后院详细商谈。

    ……

    “如此便说定了,李某出资,小医师告知秘方,获利三七分账。”

    李世民激动的拉着莫问,这生意谈成,最多几个月,他李世民就不用数着铜板过日子了。

    心情愉悦的李二,看向莫问的眼神也变得热烈起来。

    看着李世民的眼神,莫问一阵胆寒。

    唐朝盛男风啊,突然想到当今李二陛下的太子在十几年后的喜好,莫问突然觉得后背凉嗖嗖的,不自觉的离李世民远了一些。

    “可,立下契约,我们三七分账,你七我三。”

    “好,小医师真是奇才啊,不仅医术无双,就连这酿造之法也是少有。”李世民心情大好,也是不吝啬的夸奖道。

    “过奖,不过侥幸成功罢了,只是李大叔什么时候可以出资?”莫问谦虚一笑。

    一听到这话,李世民面色一僵。

    什么时候出钱?他李二穷的叮当响,国库空虚,内帑没钱。

    虽说挤挤总有一点,可现在河北山东两地大旱,有钱也得先紧着那边用。

    看李世民面色不对,莫问疑惑问道:“怎么?李大叔这是?”

    “唉~不是李某不想出钱,只是现在家中没有余钱,要想出资,只怕要等上几个月了。”李世民面色愁苦,想到自己当了皇帝,还得受世家掣肘,忍不住叹了口气。

    又想到这憋屈的感觉,心底就一片怒火。

    他不是不能容忍世家,他气的是世家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只有一丝机会,就一定要榨干百姓身上每一滴油水。

    但李世民知道,对付世家不能撕破脸,想想那隋朝是怎么没的?

    还不是步子太大,天下世家利益被收缩,群起而攻之。

    不说别的,单是一个科举,就可以说是让世家在朝廷的根被拔了。

    世家之所以强大到不可撼动,就是钱权双握。

    现在的朝堂上也是一样,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昏招。

    大灾之时向世家买粮,开什么玩笑?这就是变相的跟世家低头。

    他李世民咽不下这口气。

    看李世民愁眉苦脸的,莫问也怕这酒的生意黄了,毕竟改善生活迫在眉睫。

    这细胳膊细腿的太不方便,干点活就累,还吃的不好,营养不良。

    还得赚钱养家啊。

    “李大叔这是遇到什么难事了?说出来我听听,说不定我能解决呢。”

    没办法,莫问只能多一句嘴了。

    李世民略有迟疑,但也没瞒着。

    “算了,我也不瞒着你,李某得到消息,河北大旱,山东两月不见甘霖,两地大旱,山东还好,起码还有粮食,可河北省官员上奏,已是只有一个月的存粮。”

    “李某打算先买些粮食,捐赠朝廷,用于河北赈灾。虽然不多,也算尽些绵薄之力。”

    莫问一听,想起来贞观年的时候确实是天灾不断,特别是最初的五年,就没断过。

    还没正式登基,就遇到霜灾,自己这原身就是因为这个逃难来到这里的。

    贞观元年,旱灾。

    贞观二年,洪涝。

    贞观三年,重大雪灾,蝗灾。

    贞观四年,蝗灾,旱灾。

    反正就莫问记忆里的,就没有一年安稳日子。

    这也让天底下无数人都骂李世民,杀兄囚父,得位不正,引得天地共怒。

    关键是还有大臣谏言,让李世民下罪己诏,平息上天怒火。

    不禁先给李二陛下默哀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