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小医师 > 第172章 凯旋归来

大唐小医师 第172章 凯旋归来

    又是一年好雪景。

    长安的雪下的格外的大。

    莫问看着医馆外飘落的大雪,心里烦躁不已。

    征讨西突厥的部队将在明天到达长安。

    这一场大雪,会让道路变得泥泞,可能会延后一些时间。

    薛礼时常传回书信,众人对他的事情还算了解。

    初到军营时,他还有些局促,不知道该怎么与人相处。

    但军营里的氛围不错,很快他也习惯了。

    他受秦琼推荐,直接在程咬金手底下做了个什长(十夫长)。

    本来程咬金还劝秦琼,这么好的苗子,最好还是历练一番。

    秦琼却说‘还有比战场更好的历练吗?’

    薛礼也不负众望,一次次冲阵在前,短短几个月,从一个什长升任到队正。

    要不是因为大雪,再来两场战斗,他就能脱离底层,得到一个校尉的官职。

    一群人都知道薛礼的性子,报喜不报忧,升迁的快慢,就代表了危险的大小。

    像薛礼这样升职快的,就代表了已经死里逃生数次了。

    “小弟,仁贵他...”

    “嫂子,会没事的。”

    莫问打断柳银环不安的情绪,“薛大哥臂力惊人,又跟秦伯伯习武近半年,武艺非常人能及,不会出事的。”

    看着莫问认真的模样,柳银环心里安稳了一些。

    这一幕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发生过好几次,担忧的情绪一旦出现,总是会蔓延开来。

    李渊也很是担心薛礼,他看好薛礼的潜力,所以主动教导他弓术,希望能给大唐留下一个好苗子。

    可是战争,总是突如其来。

    而且少年热血,总是那么难以冷却。

    “哒哒哒哒”

    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响起,惊醒了正有些忧愁的众人。

    “吁~”

    薛礼勒住缰绳,停住坐下战马。

    “我回来了~”

    还没下马,薛礼就扯着嗓子大喊一声。

    柳银环第一个跑出来,看着薛礼笑呵呵的模样,心里的担忧终于消散。

    “仁贵。”双手紧紧抱住薛礼的腰,也不管他身上还残留的大片白雪。

    “我回来了。”薛礼轻轻一笑,双手环住柳银环的后背,感受着此时的温情。

    “再不进来,小心风寒啊。”

    靠在医馆门口,莫问不爽的撇撇嘴,语气酸溜溜的说道。

    秀秀秀,就知道秀。

    这一下把小两口整了个大红脸,柳银环给薛礼打落身上的残雪,领着他进了医馆。

    “阿翁,我回来了。”

    刚进大门,薛礼就看到李渊正坐在一边,面前还摆着一碗汤药。

    “好好好,回来了就好,没受伤吧?”

    李渊笑呵呵的看着薛礼,关切的问道。

    薛礼摇摇头,“阿翁担心了,没受伤,要不是因为大雪,大军不能寸进,卫国公都打算一举灭了西突厥呢。”

    “嗯~好,更壮实了。”

    “嘿嘿,阿翁这是怎么了?”薛礼指着李渊面前的汤药,有些担忧的问道。

    “还能怎么了?不听话受了风寒,辛苦我特地给抓的药,还是我亲自给煮的,我说老爷子,别浪费了我一片苦心啊,乖乖的把药喝了。”

    李渊还没说话,莫问从后面阴阳怪气的给解释起来。

    “臭小子,别以为我看不懂你抓的药,风寒的药加黄连作甚?”

    李渊一瞪眼,表示自己在医馆这么久不是白待的。

    莫问惊奇的看着李渊,“哎呀?老爷子居然认识黄连?”

    “少废话,阿嚏~给老头子说清楚。”

    李渊靠近一点火炉,让自己更暖和一些。

    “切,不识好人心,最近几日你心火亢盛,晚上也睡不好,特地给你开的方子,真是不识货的老头儿。”

    莫问翻了个白眼,真想给这老头扎两针。

    李渊语塞,看着面前的汤药,心里一横,端起药碗就是一阵“吨吨吨”。

    看着李渊扭曲的脸,莫问捂嘴偷笑。

    ‘臭老头,让你天天气我。’

    心里腹诽一句,没多说什么。

    “对了,大军不是要明日到达长安吗?怎么仁贵今日就到了?”

    柳银环突然想起来,出征的大军要明日才能到达长安,那薛礼是怎么突然出现的?

    “哦,是宿国公大人,他特许我提前离队,我就先回来了。”

    薛礼嘿嘿一笑,给众人说起在军营里的事情来。

    秦琼自从推荐他到了程咬金的麾下。

    程咬金本想关照一下,让他留在身边做个护卫,他可不想毁了这么好的苗子。

    但薛礼却拒绝了程咬金的提议,主动要求去往前线。

    薛礼的武力以及勇猛表现,很快就吸引了前线校尉的注意,短短的两场战斗,从什长升任伙长,又两个月的时间,升任队正。

    要不是因为大雪,他就能独自率领一营了。

    “他程知节也算做了个好事。”

    李渊难得夸了程咬金一句。

    “好,薛大哥也是凯旋归来,义哥,去买两只羊来,咱们今晚吃羊肉古董羹。”

    旁边的透明人李义立马去忙活。

    夜晚,大雪也已经停了,天地一片白茫茫的。

    万籁寂静,整个小山村的乡亲们已经准备安眠。

    医馆内却热闹非凡。

    李渊坐在首位,看着薛礼被一群半大小子灌酒。

    李义为首的一群护卫嫉妒的看着柳银环护着薛礼。

    莫问在旁边给李渊倒了杯酒,“最后一杯了。”

    “难得的好日子,你小子真扫兴。”

    李渊端着酒杯,略带不满的说道。

    “再宿醉的话就用针灸治疗吧。”莫问低声呢喃一句,似乎在跟自己说话一样。

    “咳,最后一杯。”李渊不自在的扭了一下脖子,很配合的说道。

    “好了,古董羹煮好了,大家开吃。”

    看着薛礼已经喝了十几杯酒了,莫问也是忍不住站出来解围。

    众人也不再灌酒,围着火炉大快朵颐。

    ~~~~~~

    贞观二年末,大唐征伐西突厥的部队凯旋而归。

    兵部尚书李靖交还鱼符,出征之时八万带甲军士。

    回来七万余人,伤者也有不少。

    李世民又一次忙的焦头烂额,士卒论功行赏,大办庆功会,安置战死士卒的遗孀等等事宜,都需要李世民来做最后决断。

    不过幸好,国库里有钱了。

    户部的盐铁司立了大功。

    还有火炉等不少东西的售卖,让李世民不用担心钱财的问题。

    但是对于伤员的安置,成了李世民新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