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镇国公 > 第107章 招募困难

大唐镇国公 第107章 招募困难

    数日之后,泾阳县城之内,官府已张榜公布,招募女兵之令昭然于世。

    告示张贴于城门及各处要道。

    然而,响应者稀少,于大唐之人眼中,女子从戎之事,仍不免心存犹疑。

    非但家眷观念难以逾越,便是女子自身,亦鲜有志在此道者。

    此事既关乎家声,又牵涉个人前程,故而即便告示昭彰,亦难见踊跃之态。

    对此,他也颇感无奈。

    然则心中仍存一念,欲借红楼,撰述花木兰之传奇,冀望以此渐变女子之观念,使之明了巾帼亦可不让须眉,英雄何分雌雄。

    如此,或许可为后世女子开一新途,令其心向光明,勇于追梦。

    当红楼中的伶人们得见花木兰之剧本,皆感惊异非常,尤以女伶人为甚。

    彼等心生向往,仿佛于镜中窥见自身之另一番可能,心中悄然萌发了对自由与勇气的渴望,皆思量着若世间真有花木兰般女子,又何尝不可效仿之,以展己志。

    未几,红楼便将花木兰之剧目搬上氍毹。此故事于民间久已流传,百姓耳熟能详,然于红楼雅室之中观览,仍觉新奇别致。

    一时之间,曲声悠扬,舞袖翩跹,花木兰之英勇事迹,透过伶人们的妙手演绎,更添几分传奇色彩,令观者无不心驰神往,赞叹不已。

    俄顷,那精彩绝伦之花木兰剧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泾阳县内迅速风靡。

    其受民众追捧之热烈,令人瞠目结舌,所激起之热潮与关注,仅逊色于《三国演义》之盛况。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纷纷谈论着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事迹,仿佛亲历其境,感同身受。

    天色未全暗,天际尚留一抹绯红,几丝晚霞轻洒于泾阳县的长街之上。

    此街乃县中最为繁华之地,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黄昏时分,落日余晖如丹,将街道染成一片橙红。

    家家户户皆将饭食置于院中,一家老小围坐一处,共进晚餐,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街旁酒肆宾客满座,饮酒者畅谈高论,划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更有说书艺人抚琴开讲,引得众人驻足聆听,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与喝彩。

    数名豆蔻年华的少女,簇拥于酒肆门前,言笑晏晏,议论纷纷。

    “汝等可知,平阳公主亦是一位巾帼英雄耶!”一袭浅黄罗裙的少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急切地分享着她的新知。

    “真有此事?我何曾闻之?”绿衣少女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疑惑地问道。

    “确有此事,吾亦是从他人处听来。平阳公主非但英姿飒爽,更领兵破敌无数,为国建功立业,堪称女中豪杰。”黄裙少女语气中满是敬佩与自豪。

    “哇,真是了不得!”绿衣少女不由自主地赞叹道。

    “那么,我等又如何?是否也能成为平阳公主那样的女英雄呢?”蓝衣少女望向同伴,眼中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为何不能?只要勤学苦练,强身健体,他日定能成为平阳公主般的女中翘楚。”黄裙少女坚定地回答。

    “对,我等定能成为女英雄!”其余少女齐声响应。

    “闻说日前泾阳伯欲招募女兵,我等何不前往一试?”一少女提议道,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哎呀,你这性子可真急,此事岂是易与之辈所能成?”一袭紫衣的少女轻笑道。

    “话虽如此,但总得试过方知,或许我们真能入其法眼也未可知。”身着淡黄裙衫的少女回应道,语气中满是希冀。

    “可是……”紫衣少女眉头微蹙,似有顾虑,却未尽言。

    “哎呀,莫要再多虑了,即便不成,亦可磨砺一番,何乐而不为?”绿裳少女言辞恳切,目光坚定。

    “既然如此,便依你言,去试上一试。”淡黄裙衫的少女点头应允。

    几人相视而笑,心意相通,遂携手同往县衙而去,步履间皆是青春洋溢的朝气。

    县衙中的征兵官抬眼望向面前几位少女,面上显出几分踌躇,眉宇间拧成了一股不解之结,心中着实犯了难。

    虽道泾阳伯真正在招募女兵,然而若其家眷不允,这一切终归只是镜花水月。

    若不细细探明便贸然允诺,使她们投身军旅,泾阳伯又将如何面对家中的责难与质疑?此等大事,岂可不慎之又慎?

    “诸位小娘子,还请先回府上与家人商议后再来报名。否则,便是老夫擅自允诺,泾阳伯亦不会轻许此事。”征兵官面带忧色,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少女们闻此言,心中亦觉征兵官所言极是。

    泾阳伯于县内德高望重,她们自不愿令其为难。

    遂决定暂且归家,与双亲详议后再作定夺。

    少女怀壮志,欲入军营中。

    奈何家人意,忧愁满心空。

    少女们原欲与家人商议从军之事,孰料此念甫一提出,便遭家人坚决反对。

    家中长辈皆言,女子本当娴习女德,持家有方,岂可离家远行,涉足军旅?

    如此,少女们的雄心壮志,终是在家人的劝阻下渐渐消弭。

    因长久未能召募到女兵,陆通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歉疚之意。

    他终是低估了大唐之地对于男女之别的固有观念,此事看来还需时日,方能有所进展。

    陆家庄内,陆通与五位夫人围坐炉旁,茶香袅袅,欢声笑语交织其间,暖意融融。

    “组建娘子军之事,恐需暂且搁置。诸位夫人亦有所见,世间鲜有愿意让家中女子从戎之人家。”陆通轻啜一口清茗,摇头苦笑,语气中满是无奈。

    “夫君勿须自咎,娘子军一事宜顺其自然。若因我等而损及令誉,实非所愿。”秋儿轻提茶壶,为陆通添上一杯热茶,语气温婉如春水,柔声细语道。

    “的确如此,如今孩儿尚幼,心神皆系于抚育之上,哪有余暇思虑练兵之事。”冬儿微微蹙眉,言语间流露出一丝无奈。

    五位夫人已是对组建娘子军之事释然,彼等深知,若逢乱世烽烟,招募女兵或可较为顺遂,而今太平盛世,民安其业,欲行此事,恐非易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