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996打工人重生成财阀 > 第24章 这可是个好差事

996打工人重生成财阀 第24章 这可是个好差事

    “看起来他们都到了。”姜敏站在咖啡馆门口,透过窗户观察着坐在一张大桌子旁的那些学生。

    “Javis”—— 这家咖啡馆在我们学校附近很有名气。

    它不是连锁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的老板曾在欧洲等地担任咖啡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后在这里开了这家咖啡馆。

    一开始,它并没有太受欢迎,但后来因为咖啡味道好,口口相传,人气越来越高。

    咖啡馆内部的装修采用了中世纪欧洲风格,与浓郁的咖啡香气相得益彰,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但姜敏看到旁边那个愁眉苦脸的学弟,就有点于心不忍,没好意思一直欣赏这家咖啡馆。

    “哎呦,姜敏哥,这怎么这么沉啊?”钟秀一边抱怨着,一边吃力地搬着一大堆行李。

    “你小子,连个简单的搬运工都做不好。”姜敏摇摇头,没好气地说,“明年你就去当兵了,你就当是提前锻炼身体了。”

    “哥,我都已经申请到公务员了。”

    “是公务员啊?”姜敏故作惊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什么眼神?难道公务员就不是人吗?”钟秀佯怒道。

    “其实我是有点羡慕你。而且,公务员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只是部门不同而已。不过,公务员也要去训练营接受四个星期的训练。那个训练可苦了,你还是提前锻炼一下身体吧。现在很多人说,公务员比现役军人压力更大。”

    “真的啊,在社区服务中心,如果得罪了附近的居民,就会被折磨死的。”

    “原来还有这种苦衷啊。”姜敏故作恍然大悟地说。

    “哎,还好姜敏哥理解公务员的苦楚,真的感动得快要哭了……”

    “知道就好,以后要好好效忠我。”

    “难道你要让我一辈子做你的奴隶吗?对了,这些到底有多少张啊?”

    “大概2000张。”

    “果然,从一开始就被骗了。”钟秀一边抱怨,一边偷偷地瞄了一眼姜敏。

    钟秀费力地搬着一堆A4纸,而且都是正反两面都打印过的,足足有2000张。

    将问卷内容整理成word文档并不难,但打印2000张问卷就需要不少时间。

    感觉消耗了不少墨水。

    还是激光打印机好啊。

    如果用喷墨打印机的话……哎,太可怕了。

    “总之,进去吧。既然都来了,就帮帮忙吧。”

    “你在这里假惺惺地献殷勤呢?”钟秀嘴上抱怨着,但脸上已经露出了放松的表情。

    因为他搬运的重物突然变轻了。

    “比我想象的还要早。”

    “欢迎,姜敏哥。”

    坐在桌子旁的同学们向姜敏打招呼。

    姜敏看到了几个熟面孔。

    东秀和苏敏,他们经常见面。

    “你们现在已经正式成为情侣了吗?”姜敏打趣道, “哎呦,还穿着情侣装呢。”

    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相同,所以他们关系越来越亲密。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追星情侣)。

    姜敏也认识世妍,因为她在学校里和姜敏见过几次。其他六个人姜敏虽然不太熟,但也都见过面。

    这里有九个人,加上钟秀,总共十个人,都是姜敏的学弟学妹。

    “姜敏哥,你说有好事,让我们来这里,到底什么事啊?”

    “先点饮料吧,边喝边聊就行了。”

    “那我点卡布奇诺,我要摩卡,我点意式浓缩……”

    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想要点的饮料。

    服务员接过他们的点单,虽然有点吃惊,因为有十一个人点单,但还是熟练地处理了。

    毕竟,二十多人一起点餐,每个人都点不同的饮料,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在等待咖啡的时候,姜敏向钟秀使了个眼色。

    钟秀放下行李,将姜敏用word编辑并打印的A4纸,分发给每个人,每人200张。

    然后,姜敏拿出一叠单独打印的A4纸,递给了英语能力很强的金世妍。

    “这是我之前让你发邮件给我的内容,我已经打印出来了。”

    “收到您的邮件后,我就将问卷内容翻译成了英文,但不知道做得怎么样。”

    “已经很好了。”姜敏夸赞道,金世妍羞涩地笑了笑。

    姜敏并没有说假话。

    金世妍拿着英文版问卷,她要调查的对象并不是韩国人。

    确切地说是,在韩国的外国人。

    所以,问卷内容是用英文写的,她就是负责翻译问卷的人。

    “姜敏哥,这些都是什么啊?”

    “看不出来吗?这是问卷。”

    “是民意调查吗?”

    “差不多,但内容不一样。你们先看看吧。”

    听到姜敏的回答,同学们开始仔细阅读问卷。大多数人摇了摇头。

    “您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电池或笔记本电脑电池,您满意吗?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离谱,这么突如其来的问卷内容。”

    “没错,还有,您认为哪个国家的电池技术最先进?还有很多其他问题。”

    “简单来说,这就是市场调研,市场研究。你们当中有些人应该已经知道了,我现在在一家投资公司兼职。”

    “兼职?不至于吧。”东秀反驳道。

    但姜敏还是坚持说:“是兼职。”

    “是的,是兼职。”

    这小子,马上就怂了。哈哈。

    听到姜敏说他在投资公司工作,即使只是兼职,在场的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

    “即使是兼职,在那种地方工作也一定很有趣吧。”

    “姜敏哥,我对你刮目相看。”

    “你什么时候开始工作的?”

    如果要回答他们的问题,那可就说也说不完。

    “不过,投资公司也会进行市场调查吗?我一直以为,投资公司主要做企业分析、金融分析以及其他投资分析之类的事情。”

    “那只是以前的观念。现在的投资公司可不是只做这些事情的。”

    “原来如此。”

    听到姜敏的回答,同学们都点了点头。

    同学们之前说的也并非全错。

    像姜敏给他们的这种问卷和市场调查,通常是由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制造商进行的。

    但这种固有观念反而会让人错失机会,阻碍发展。

    “总之,姜敏哥,你不会让我们白白工作吧?”

    “就用你们喝的咖啡钱抵消吧。”

    “不会吧?”

    “开玩笑啦。”

    哇,他们眼神好凶啊!

    如果姜敏真的用一杯咖啡来抵消酬劳,他们一定会造反。

    而且,也没必要用什么“热情薪酬”来强迫他们。

    钱这种东西,需要的时候就要花出去。而且,让同学们做问卷调查的费用并不高。

    “时间是一周。不用急于一时,慢慢做。我只希望你们认真一点。你们看问卷上,按性别分为男、女,还有年龄段。另外,还区分了是早期使用者还是非早期使用者。如果你们在一周内认真完成问卷调查,我们会给予一定奖励。”

    “哇,这可是个好差事。”

    “别光顾着享受,要好好做。”

    “好的,您放心吧。”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这种酬劳,谁会拒绝呢?

    现在,姜敏可以悠闲地等待结果了。

    “这款鸡尾酒很不错啊。”

    “但它比其他鸡尾酒都要烈,这款鸡尾酒的基酒是伏特加,而且是用非常烈的一种伏特加——Alute。”

    “就像前辈所说,喝下去的时候,喉咙里那种刺激感真是太棒了。”

    “不过,刚吃完解酒汤,就来鸡尾酒酒吧,这感觉有点奇怪。”

    “来鸡尾酒酒吧,不一定要在高档餐厅吃牛排之后才能来啊。对于韩国人来说,韩餐就像空气一样熟悉,所以吃完普通的韩餐后,来鸡尾酒酒吧喝一杯,也没什么不妥吧。”

    “也是,现在饮食和文化都进入融合的时代了。”

    宋载东赞同了调酒师的话,笑着说。

    他是姜敏为了处理JSE-(K) 投资公司的法律咨询以及其他事务而拉拢的人。

    他作为律师,能力很强,但因为不是法务界的主流人物,所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但现在,他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正在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名字叫‘纳斯卡’ (Naska)……包括内部装修在内,这里的氛围真的很好啊。”

    “哎呀,谢谢夸奖。我之前去过南美洲旅行,那里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所以就用它来命名了我的鸡尾酒酒吧。”

    朴彩英笑着说。

    难道是灯光的效果吗?

    她已经30多岁了,但容貌却丝毫不逊色于20多岁的女孩。

    这是姜敏第一次来这里,他很喜欢这里。

    看来载东哥的眼光不错。

    姜敏还感觉,载东哥似乎对这位酒吧老板兼调酒师——这位姐姐——有好感。

    姜敏又点了一杯以伏特加为基酒的鸡尾酒,名叫“贝加尔湖”,喝了起来。

    虽然姜敏不是鸡尾酒爱好者,但这款酒他确实很喜欢。

    姜敏喝了一半的时候,宋载东意味深长地问道:“这次是电池吗?”

    “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可以认为已经确定了90%以上。”

    “JSE-(K) 投资公司每次行动,都会引发行业震动。”

    “还没到那个程度。”

    “你说什么?韩国的It产业已经掀起了一场风暴。谁能想到,去年还默默无闻的小型创业公司优必康(Ubi),能制造出如此巨大的事件和影响力?”

    “优必康现在仍然在快速发展,所以我们也十分放心。”

    “也就是说,你们已经奠定了基础。”

    “没错。而且,优必康的总裁,崔炳观,也是个相当出色的人。”

    以前,崔炳观还是在简陋的工作室里担任组长,而现在,他已经是优必康的总裁了。之前和他一起在工作室工作的优必康团队成员,现在都是元老成员,他们依然是优必康的基石。

    “你们已经足够专注于优必康一段时间了,现在又要开始新的挑战了吗?”

    “如果满足于成功而止步不前,最终只会落后。”

    “不过,对优必康的投资和冒险,可以说是开拓了蓝海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电池产业不一样,它几乎是已经饱和的红海市场。”

    “确实,商业用电池和蓄电池问世至今,已经超过百年了。”

    “没错。和智能手机 App 刚刚问世十多年的情况完全不同。”

    宋载东谨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说法没错。

    但是,如果被固有观念束缚,即使有可能性,也会被轻易地认定为不可能,从而放弃。

    姜敏并不想批评宋载东将电池产业视为红海市场。

    他的想法很正常。

    因为,包括宋载东在内,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认为。

    而对于姜敏来说,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才给了他更多机会。

    打破固有观念,开创新的突破口。

    姜敏喝完“贝加尔湖”鸡尾酒,微笑着对宋载东说:

    “载东哥说得没错,但红海和蓝海市场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果它们没有改变呢?那就用各种方法去改变它。”

    “你的意思是说,要主导市场?你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当然。”

    听到姜敏的回答,宋载东惊讶地张大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