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镇压黑暗西游,本座昴日光明帝君 > 第153章 路遇红孩儿

镇压黑暗西游,本座昴日光明帝君 第153章 路遇红孩儿

    文殊菩萨目含威严,佛光绽放,沉声道:

    “我这狮猁王是佛旨差来的。

    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

    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

    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

    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

    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三藏感受到文殊菩萨压来的气势,宛如浪中礁石,岿然不动,直视文殊菩萨道:

    “你虽报了一饮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窃取王位,不知害了多少人也。”

    文殊菩萨应对自如道:

    “也不曾害人,自他到后,这三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何害人之有?”

    悟空也上前帮腔问道:

    “但只三宫娘娘,与他同眠同起,点污了她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还叫做不曾害人?”

    文殊菩萨向悟空看来,说道:

    “点污他不得,他是个骟了的狮子。”

    八戒闻言,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

    “这妖精真个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

    三藏这才点点头,让了路,露出后面的魔王,收了束缚,说道:

    “既如此,收了去罢。”

    文殊菩萨念了个咒,喝道:

    “畜生,还不皈正,更待何时!”

    那魔王才现了原身。

    文殊菩萨放莲花罩定妖魔,坐在背上,踏祥光辞了众人。

    三藏师徒受了乌鸡国群臣和王室的拜谢。

    乌鸡国国王想要让了王位与三藏师徒,三藏师徒拒了。

    国王才开东阁,筵宴唐僧,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师徒四位喜容,供养在金銮殿上。

    三藏师徒倒换关文,在国王的相送下往西去了。

    秋尽冬初时节,但见霜凋红叶林林瘦,雨熟黄粱处处盈。

    日暖岭梅开晓色,风摇山竹动寒声。

    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余,忽又见一座高山,真个是摩天碍日。

    三藏师徒却没了之前杯弓蛇影、惊弓之鸟的心态,经过了乌鸡国青毛狮子——天仙修为、没有法宝并且还是被骟了的青毛狮子一难后,才知道并不是哪一难都是那么难。

    也不是一难胜过一难。

    这样才对。

    不然,三位金仙,两位天仙,并且五位都来历非凡。

    一个是如来的二弟子,一个是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一个是执掌天河的天蓬元帅,一个是玉帝随身的卷帘大将,一个是西海龙宫的玉龙三太子。

    这等阵容,只要不是去半步混元府上偷镇府之宝,没有几个能拦得住,也没有几个敢不给面子。

    也就在这西行取经路上才会被冒出来的妖魔鬼怪差点一锅端了。

    三藏兜了缰绳,对一众徒弟道:

    “前面又有大山峻岭,须要仔细堤防,恐一时又有邪物来侵袭也。”

    悟空、悟净、白龙马都点点头,默不作声。

    唯有八戒丝毫不在意,砸吧着嘴说道:

    “师父啊,我看你是被妖怪吓怕了,哪里有这么多的大妖魔没事做来拦我们?

    真当一个个都是道祖?”

    三藏还想说八戒几句,悟空却抬头看到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

    悟空大惊道:

    “兄弟们,不要走了,妖怪来矣。”

    悟空一手抽出如意金箍棒,一手挡在眉上搭个帐篷,向上看去。

    慌得个八戒急掣九齿钉钯,沙僧忙抡飞龙宝杖,三藏也翻身下马持着九环锡杖。

    红光里,真是个妖精。

    他数年前,闻得人讲:

    “东土唐僧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

    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

    前几日,又有父亲那边的各位叔叔为此事而来,各个神通广大、法力不凡。

    他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

    各位叔叔让他向上,要看看他的本事。

    这精灵见三藏师徒伸拳敛袖,各执兵器,知道是有眼力的看出他来了,

    于是心里想着利用三藏的善心骗三藏一骗。

    好妖怪,即散红光,按云头落下。

    去那山坡里,摇身一变,变作七岁顽童。

    赤条条的,身上无衣。

    将麻绳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树梢头,口口声声,只叫“救人!救人!”

    悟空抬头再看处,只见那红云散尽,火气全无,便叫:

    “师父,请上马走路。

    方才一朵红云从地而起,到空中结做一团火气,断然是妖精。

    这一会红云散了,想是走了。”

    三藏点点头继续上马。

    悟净也收了武器。

    八戒则是抱怨道:

    “师父,你看连大师兄都被带得紧张兮兮的,一朵红云就将我们吓成这样。

    也不要说是什么金仙了,更别提什么齐天大圣,羞!羞!羞!”

    悟空闻言,便要打八戒,急得八戒乱窜。

    三藏也说道:

    “这一路以来遇见的妖怪可不只是些山精野怪,一不小心可能就真的魂飞魄散了。”

    四人一马继续上路,正行时,只听得叫声“救人!”

    几人对视一眼,悟空道:

    “莫管闲事,且走路。”

    三藏道:

    “还是去看看,不能因为妖魔惦记就不敢行善。”

    八戒也笑道:

    “是啊,大师兄可别被妖怪吓破了胆。”

    悟空无奈道:

    “这去处凶多吉少,你知道那倚草附木之说,是物可以成精。

    诸般还可,只有一般蟒蛇,但修得年远日深,成了精魅,善能知人小名儿。

    他若在草科里,或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可;

    若答应一声,他就把人元神绰去,当夜跟来,断然伤人性命。

    不过这些精怪,确实妨害不了我们,那便去看看吧,仔细着点。”

    众人转了方向,朝叫声处走去。

    众人顺着叫声终于见到了人。

    只见一个小孩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树上。

    众人止步,三藏问道:

    “你是哪家孩儿?

    因有甚事,吊在此间?

    说与我,好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