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 > 第73章 四合院分肉

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 第73章 四合院分肉

    卖这点野猪肉其实花不了多长时间,毕竟他现在已经有了好几个稳定的销售渠道。

    不过,要帮李狗剩购买物资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来准备。

    “好,那我就在家里等着你回来。”李狗剩回应了一声之后,便转身朝着村外的小河走去。

    刚刚杀猪的时候,他弄得浑身都是猪血和猪粪,必须要到河里去泡一下才能去掉身上的味道。

    而李涛则轻松得多,他拉着野猪走到半路上,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直接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新衣服,并将野猪肉放进了空间戒指里。

    这样一来,既方便又安全,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回到城里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原本计划先去供销社交差,但看这个情况,只能等到明天再处理了。

    于是,他径直回到了四合院。

    然而,他并没有直接走进自己的家门,而是来到了后院刘建国家门口。

    笃笃笃……

    李涛轻轻地敲了敲门,然后在门外喊道:“刘大爷,您在家吗?”

    “在呢在呢。”屋内传出刘建国的回应声,紧接着,门打开了。

    “是小李啊,这个时候不在家吃饭找我啥事啊?”

    刘建国心头带着疑惑,现在正是各家各户吃饭的时间,没什么事不会去别人家串门的。

    “是这样的,我今天下乡,跟着猎人进山打到一头小野猪,大概二十多斤的样子。”李涛整理了下语言,缓缓道出缘由。

    顿了一下接着往下说:“我自己吃不了这么多,所以想让刘大爷问问院里的邻居们有没有想吃肉的,就按照市场价。”

    院里邻居对他还是比较照顾的,所以他把这头小野猪留给院里,也没提价。

    之所以不拿一头大的出来,是因为考虑到院里邻居们购买力有限,虽然个别户可能比较富有,但是也舍不得都拿出来买肉。

    二十来斤的野猪,院里十多户人家,一人分个一斤多刚刚好。

    “真的?这可是好事,院里好久都没闻到肉腥味了,我这就去通知院里的邻居。”就建国欣喜若狂,这可是肉啊!

    说完马上挨家挨户去通知。

    李涛则是回到中院,开始处理起野猪来。

    开膛破肚,手法不是很熟练,他也是今天跟着李狗剩刚学的。

    很快,中院就开始热闹起来,大家听到李涛打到一头野猪回来,要在院里分肉,纷纷放下饭碗走出家门。

    “小李,需要帮忙吗?大妈给你打个下手。”

    对门的李大妈在家里听到动静,连忙走出来,热情地询问着,想要帮忙。

    “不用不用,就这点活,我自己来就行,别把您衣服弄脏了。”李涛连忙摇头拒绝。

    他已经将野猪的内脏处理得干干净净,接下来只需要清洗一下,然后分肉就行了。

    就在这时,刘建国也已经通知完所有的住户,匆匆赶到中院。

    听到嘈杂的议论声,刘建国立刻站出来大喊道:“大家静一静,先听我说。”

    众人纷纷安静下来,看着刘建国,等待他的解释。

    刘建国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这头野猪是小李下乡跟着猎人进山,自己打到的猎物。他原本完全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一个更高的价钱,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而是选择将野猪带回院子里,以市场价卖给我们这些邻居。所以,大家一定要心怀感激之情啊!”

    刘建国的这番话非常有必要,不仅要说清楚野猪的来源,还要让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缘由。

    毕竟,如果被有心人知道这件事,他们可能会借机举报李涛倒买倒卖。

    而如果明确表明这头野猪是李涛自己打到的,那就不算作商业交易,自然也就没有人能够拿这个事情来做文章了。

    “豁,还真是小李自己打到的啊,可太厉害了!”

    “谁说不是呢,我要有这本事,也进山去试试。”

    “拉倒吧,就你这小身板,怕是出不来。没听刘大爷说,小李也是跟着猎人进去,运气好才打到一头嘛!”

    众人听到解释后议论纷纷,都是夸赞李涛的话。

    “刘大爷,我来分肉,麻烦您帮我过秤收钱。”李涛双手沾满了油腻,实在无法再去接触钱票,只好请刘建国帮忙收下钱。

    “好嘞,放心吧!保证不会出错。”刘建国笑着点点头,欣然答应下来。

    随后,他转向众人说道:“各位,这野猪肉现在卖八毛一斤,每户人家最多只能买一斤,想要的赶紧拿钱过来啊。”

    各家各户纷纷派出代表前来排队购买,有的人家想买一斤,也有只想买半斤的。

    经过一番售卖,去掉下水后的不到二十斤野猪肉,很快就只剩下一点点了。

    买到肉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回家,准备给自己家添一道美味的野猪肉。

    此时,院子里只剩下零星的几个人还在闲聊着。

    “刘大爷,刚刚数过了吗?大家都来买了吧?”李涛问道。

    “能买的都买了。”刘建国心里暗自盘算着,还差最后一户人家没有来买。

    “那边那两个人是什么情况?”李涛突然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不远处站着的一对母女。

    刚刚他就注意到了,这对母女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一直站着看他们分肉,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却没有上来给自己家买点。

    刘建国顺着他的眼神也看了一眼,心中很快了然。

    “这户是咱们院里的贫困户,男人做临时工,早两年帮码头扛大包,发生意外去世了,只留下母女两人靠帮人做点零活糊口。”

    作为院里的管事大爷,对这些住户的情况相当熟悉。

    听到是这样的情况,李涛心里非常同情。

    “对于这样的情况,街道没有帮忙解决一下问题?”按理说,这种家庭应该是街道重点关注的对象。

    刘建国叹了口气,“怎么没有,街道有什么零活都叫她,时不时也会送点物资过来,至少能让她们母女俩维持基本生活。”

    现在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五元的,街道都会帮扶,至少让人能活下去。

    母女俩看着人散得差不多,自己没钱买肉,也准备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