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做妾?姐姐不装了 第220章 呜呜哭了起来
京城大雪,炭价和粮食都涨了不少。
虞苏忙着婚嫁之事,青葵却从肆风那里听来一桩消息。
昭华想成为平妃。
她本不打算管陆玄昭纳妾的事,两人本就是假夫妻,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却有些复杂。
陆玄昭是男人,有自己的生理需求。
青葵曾说他洁身自好,可成婚之后呢?她总不能霸占正妻之位,又让他一辈子守着无欲无求。
在虞苏眼里,性与爱是一体的,这种想法或许老旧,但她坚持自己,也没妨碍别人。
所以她是不可能和陆玄昭有肌肤之亲的。
昭华这事倒是提醒了她。
“也不知王爷最后和定国公夫人说了什么,把国公夫人气病了,也不再管这事了。礼亲王府那边算盘落空,可真是痛快。”青葵语气里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虞苏不以为意,笑道:“她若真与我一同嫁入王府,日后可有热闹看了。”
青葵听着,却隐隐觉得奇怪。
小姐最在乎“一世一双人”,怎么可能同意王爷纳妾?
更何况,王爷对小姐的心思,旁人可都看得明白……
夜里,一名伺候起居的小丫鬟找到虞苏,怯生生地开口:“县主,我想预支下个月的月钱。”
虞苏见她局促不安,轻声问道:“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丫鬟低下头,眼圈泛红:“今年雪灾太重,我家的房子被压垮了,爹娘和弟弟妹妹都冻得厉害,如今都住在破庙了,有一顿没一顿……”
“朝廷没有救灾吗?”虞苏皱眉。
“灾情太重,到处是流民,哪里顾得过来……”
虞苏沉默片刻,让青葵明日去打听灾情,又取出五两银子交给丫鬟:“先安顿好家人,缺什么再来找我。”
小丫头喜极而泣,连连磕头。
虞苏心绪沉沉,这世道连她身边的人都难以安稳,更何况外头那些真正无依无靠的百姓。
当夜,她召集府中所有仆役,询问各家情况。
她帮不了所有人,但至少护住身边的人。
她同娄姑等人商议:“每人发一两银子的冬日津贴,确保大家过个暖冬。家里受灾严重的,可以预支下一年的薪水,事后核查属实,这笔钱由我承担。若有人借机敛财,立刻终止合约,赶出府去。”
众人应下,屋内烛火明亮,映得虞苏的眉眼沉静。
她并非圣人,救不了天下苍生,但她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不让身边人受苦。
虞苏向府中仆役发放银两后,心里已有定策。
雪灾已让京城百姓苦不堪言,赈灾的事必然成为各方博弈的棋局。
她能顾全身边人,但更大的局势还在朝堂之上。
她需要更多信息。
第二日,虞苏带着青葵、吴敢等人出门。
秋实想跟去,却被她拦下:“灾民太多,万一有事,你应付不来。”
秋实难掩失落,也知道自己不能帮上什么,没坚持。
外头飘着细雪,寒意渗骨。
虞苏披着厚重的披风,坐在暖和的马车里,手里捧着汤婆子,仍觉得冷。
她一向体健,尚且如此,外头的寒冷可想而知。
连吴敢这样的练武之人都忍不住发抖。
路过羊肉汤铺时,虞苏叫停,买了几碗热汤,递给车夫和随行的人。
众人捧着热汤,胃里暖了,心里也软了几分。
这便是一个好主子,心思细腻,总能想到他们。
温暖稍许,一行人继续往郊外去。
京城的主道还算好走,可越往城外,雪越深,路也越难行。
马车沿着先前已有的车辙印上缓缓前进,忽然,前方人头攒动。
“县主,前面有施粥的大棚。”
虞苏挑起车帘望去。
远处,一个搭建粗陋的棚子立在街头,灾民们端着破碗排队,瑟缩在寒风里,眼里满是饥色。
她正要问是谁家的施粥处,目光一扫,便看到了昭华。
昭华裹着华丽的冬衣,皮毛滚着金线,在一众身穿寒衣的灾民中,格外刺眼。
她手里拿着一柄精致的汤勺,隔着老远往碗里舀粥,有时够不着,粥洒了一地,灾民们却不敢多言。
昭华身边有护卫维持秩序,他们不敢惹。
更何况,眼下有人肯施粥,已经是难得的恩赐。
青葵看着这一幕,轻嗤:“没想到礼亲王府反应这么快,昭华施粥,只怕是为了名声。”
虞苏微微颔首,眸色幽深:“她算盘打得好。若真借此收买人心,陛下或许会留她在京,甚至太后心生怜惜,替她谋个好姻缘。”
青葵皱眉:“确实有可能。”
虞苏冷冷一笑,放下帘子,语气淡漠:“回府。”
·
话说另一边,秋实百无聊赖,盼着虞苏回来,缩在角门旁,和胡春来闲聊。
胡春来抽着旱烟,时不时说些天南地北的趣事,逗逗这小丫头。
秋实倒是个好听众,一会儿“哎哟”,一会儿“哇哦”,捧哏得起劲,让胡春来忍不住笑:“你这丫头,听什么都这么认真?”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胡春来咬着烟杆,皱眉:“这鬼天气,还有人来?”
他打开侧门一条小缝,探头去看,外头站着个披着破棉袄、冻得直发抖的女人。
她嘴角带血,脸色苍白,一见有人应门,立刻颤声道:“我……我找我家小姐。”
秋实听着声音耳熟,探头一看,顿时惊呼:“春华姐姐?!”
她又惊又叹,实在是春华的样子太狼狈,比起在虞苏身边伺候时的精致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胡春来眼皮一跳,瞥向秋实:“你姐姐?”
秋实连连摆手,赶忙否认,“不是……她原本和我一起伺候小姐,后来跟世子去了。”
胡春来嘴角一扯,心里已经猜出个七七八八。
看来是世子府混不下去了,才回来找县主。
他懒懒地吐出一口烟:“那咋办?”
秋实挠挠头,也拿不定主意。
春华突然激动地冲上来,抓住秋实的袖子:“秋实,好妹妹,你让我见见小姐!”
秋实老实答道:“小姐不在。”
春华哪里肯信?她只觉得秋实在敷衍她。
从前,秋实又蠢又笨,不受小姐待见。
若不是自己离开,秋实哪里有机会翻身?如今她爬到了虞苏面前,还怕自己回来抢位置,故意推诿!
当真可恶!
以前倒是小看她了,没想到心眼子这么多!
她咬牙道:“我要和小姐亲口说!”
秋实一脸茫然,看向胡春来。
胡春来懒洋洋地道:“县主出门了,不然你在门口等着吧。”
“不能让我进去?”春华不甘心。
“嘿,你还真不客气。”胡春来冷笑,“县主府邸哪能让闲杂人随便进?”
三人僵持着,春华的目光落在秋实身上,心里止不住地羡慕。
她原本以为自己能做世子的妾,可惜,王书瑶那个女人太可恶了!
一面和自己套近乎,了解虞苏和世子的事情,一面又去找侯夫人,明里说抬自己为妾,实则借侯夫人之手除去自己。
侯夫人向来偏向王淑瑶,又怎会让她难堪?往儿媳院里塞人?
于是,她当着所有人的面下令,把自己降为三等丫鬟,发配到最远的院子里做粗活,永不得再见世子。
春华哪里甘心?她用光一个月的月钱买通管事,好不容易跑到垂花门,想等世子经过。
结果,她刚看到世子的身影,世子便被春生引着走了另外一条路,像是避瘟神一样!
那一刻,春华痛恨自己没有和春生等人打好关系。
她不肯放弃,继续想办法,结果事情被王书瑶知道,直接让人把她狠狠打了一顿,关进柴房,准备发卖。
她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如今想求生,只能来找小姐……
想到这里,她鼻头一酸,看着秋实那珠圆玉润、被养得极好的模样,心里止不住地嫉妒。
秋实从前是最不起眼的丫鬟,如今却成了虞苏身边的亲信,而她呢?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了……
春华越想越难受,站在门外,呜呜地哭了起来。
正这时,马蹄声传来。
虞苏一行,回来了。
虞苏忙着婚嫁之事,青葵却从肆风那里听来一桩消息。
昭华想成为平妃。
她本不打算管陆玄昭纳妾的事,两人本就是假夫妻,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却有些复杂。
陆玄昭是男人,有自己的生理需求。
青葵曾说他洁身自好,可成婚之后呢?她总不能霸占正妻之位,又让他一辈子守着无欲无求。
在虞苏眼里,性与爱是一体的,这种想法或许老旧,但她坚持自己,也没妨碍别人。
所以她是不可能和陆玄昭有肌肤之亲的。
昭华这事倒是提醒了她。
“也不知王爷最后和定国公夫人说了什么,把国公夫人气病了,也不再管这事了。礼亲王府那边算盘落空,可真是痛快。”青葵语气里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虞苏不以为意,笑道:“她若真与我一同嫁入王府,日后可有热闹看了。”
青葵听着,却隐隐觉得奇怪。
小姐最在乎“一世一双人”,怎么可能同意王爷纳妾?
更何况,王爷对小姐的心思,旁人可都看得明白……
夜里,一名伺候起居的小丫鬟找到虞苏,怯生生地开口:“县主,我想预支下个月的月钱。”
虞苏见她局促不安,轻声问道:“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丫鬟低下头,眼圈泛红:“今年雪灾太重,我家的房子被压垮了,爹娘和弟弟妹妹都冻得厉害,如今都住在破庙了,有一顿没一顿……”
“朝廷没有救灾吗?”虞苏皱眉。
“灾情太重,到处是流民,哪里顾得过来……”
虞苏沉默片刻,让青葵明日去打听灾情,又取出五两银子交给丫鬟:“先安顿好家人,缺什么再来找我。”
小丫头喜极而泣,连连磕头。
虞苏心绪沉沉,这世道连她身边的人都难以安稳,更何况外头那些真正无依无靠的百姓。
当夜,她召集府中所有仆役,询问各家情况。
她帮不了所有人,但至少护住身边的人。
她同娄姑等人商议:“每人发一两银子的冬日津贴,确保大家过个暖冬。家里受灾严重的,可以预支下一年的薪水,事后核查属实,这笔钱由我承担。若有人借机敛财,立刻终止合约,赶出府去。”
众人应下,屋内烛火明亮,映得虞苏的眉眼沉静。
她并非圣人,救不了天下苍生,但她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不让身边人受苦。
虞苏向府中仆役发放银两后,心里已有定策。
雪灾已让京城百姓苦不堪言,赈灾的事必然成为各方博弈的棋局。
她能顾全身边人,但更大的局势还在朝堂之上。
她需要更多信息。
第二日,虞苏带着青葵、吴敢等人出门。
秋实想跟去,却被她拦下:“灾民太多,万一有事,你应付不来。”
秋实难掩失落,也知道自己不能帮上什么,没坚持。
外头飘着细雪,寒意渗骨。
虞苏披着厚重的披风,坐在暖和的马车里,手里捧着汤婆子,仍觉得冷。
她一向体健,尚且如此,外头的寒冷可想而知。
连吴敢这样的练武之人都忍不住发抖。
路过羊肉汤铺时,虞苏叫停,买了几碗热汤,递给车夫和随行的人。
众人捧着热汤,胃里暖了,心里也软了几分。
这便是一个好主子,心思细腻,总能想到他们。
温暖稍许,一行人继续往郊外去。
京城的主道还算好走,可越往城外,雪越深,路也越难行。
马车沿着先前已有的车辙印上缓缓前进,忽然,前方人头攒动。
“县主,前面有施粥的大棚。”
虞苏挑起车帘望去。
远处,一个搭建粗陋的棚子立在街头,灾民们端着破碗排队,瑟缩在寒风里,眼里满是饥色。
她正要问是谁家的施粥处,目光一扫,便看到了昭华。
昭华裹着华丽的冬衣,皮毛滚着金线,在一众身穿寒衣的灾民中,格外刺眼。
她手里拿着一柄精致的汤勺,隔着老远往碗里舀粥,有时够不着,粥洒了一地,灾民们却不敢多言。
昭华身边有护卫维持秩序,他们不敢惹。
更何况,眼下有人肯施粥,已经是难得的恩赐。
青葵看着这一幕,轻嗤:“没想到礼亲王府反应这么快,昭华施粥,只怕是为了名声。”
虞苏微微颔首,眸色幽深:“她算盘打得好。若真借此收买人心,陛下或许会留她在京,甚至太后心生怜惜,替她谋个好姻缘。”
青葵皱眉:“确实有可能。”
虞苏冷冷一笑,放下帘子,语气淡漠:“回府。”
·
话说另一边,秋实百无聊赖,盼着虞苏回来,缩在角门旁,和胡春来闲聊。
胡春来抽着旱烟,时不时说些天南地北的趣事,逗逗这小丫头。
秋实倒是个好听众,一会儿“哎哟”,一会儿“哇哦”,捧哏得起劲,让胡春来忍不住笑:“你这丫头,听什么都这么认真?”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胡春来咬着烟杆,皱眉:“这鬼天气,还有人来?”
他打开侧门一条小缝,探头去看,外头站着个披着破棉袄、冻得直发抖的女人。
她嘴角带血,脸色苍白,一见有人应门,立刻颤声道:“我……我找我家小姐。”
秋实听着声音耳熟,探头一看,顿时惊呼:“春华姐姐?!”
她又惊又叹,实在是春华的样子太狼狈,比起在虞苏身边伺候时的精致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胡春来眼皮一跳,瞥向秋实:“你姐姐?”
秋实连连摆手,赶忙否认,“不是……她原本和我一起伺候小姐,后来跟世子去了。”
胡春来嘴角一扯,心里已经猜出个七七八八。
看来是世子府混不下去了,才回来找县主。
他懒懒地吐出一口烟:“那咋办?”
秋实挠挠头,也拿不定主意。
春华突然激动地冲上来,抓住秋实的袖子:“秋实,好妹妹,你让我见见小姐!”
秋实老实答道:“小姐不在。”
春华哪里肯信?她只觉得秋实在敷衍她。
从前,秋实又蠢又笨,不受小姐待见。
若不是自己离开,秋实哪里有机会翻身?如今她爬到了虞苏面前,还怕自己回来抢位置,故意推诿!
当真可恶!
以前倒是小看她了,没想到心眼子这么多!
她咬牙道:“我要和小姐亲口说!”
秋实一脸茫然,看向胡春来。
胡春来懒洋洋地道:“县主出门了,不然你在门口等着吧。”
“不能让我进去?”春华不甘心。
“嘿,你还真不客气。”胡春来冷笑,“县主府邸哪能让闲杂人随便进?”
三人僵持着,春华的目光落在秋实身上,心里止不住地羡慕。
她原本以为自己能做世子的妾,可惜,王书瑶那个女人太可恶了!
一面和自己套近乎,了解虞苏和世子的事情,一面又去找侯夫人,明里说抬自己为妾,实则借侯夫人之手除去自己。
侯夫人向来偏向王淑瑶,又怎会让她难堪?往儿媳院里塞人?
于是,她当着所有人的面下令,把自己降为三等丫鬟,发配到最远的院子里做粗活,永不得再见世子。
春华哪里甘心?她用光一个月的月钱买通管事,好不容易跑到垂花门,想等世子经过。
结果,她刚看到世子的身影,世子便被春生引着走了另外一条路,像是避瘟神一样!
那一刻,春华痛恨自己没有和春生等人打好关系。
她不肯放弃,继续想办法,结果事情被王书瑶知道,直接让人把她狠狠打了一顿,关进柴房,准备发卖。
她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如今想求生,只能来找小姐……
想到这里,她鼻头一酸,看着秋实那珠圆玉润、被养得极好的模样,心里止不住地嫉妒。
秋实从前是最不起眼的丫鬟,如今却成了虞苏身边的亲信,而她呢?
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了……
春华越想越难受,站在门外,呜呜地哭了起来。
正这时,马蹄声传来。
虞苏一行,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