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 第39章 奸臣们的口才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第39章 奸臣们的口才

    耿晶晶道:“哼!花花公子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不多时赵佶的队伍也出了城,众官员纷纷行礼,随侍太监确认出行名单上的大臣都已到场后,赵佶下令出发,队伍开始浩浩荡荡前行。

    这次出行除了捧日、天武、神卫、龙卫四军的五千人马外,还有御医、宫乐、御厨、等等的后勤队伍,以及上百名官员自己带的一些随行护卫仆从,整支队伍大约有八千多人。

    中牟距离汴京并不远,即便如此,在赵佶中途几次要求停下休息的情况下,天黑时才堪堪赶到。

    从禁军调拨的两万人作为外围防护,他们早在前几天就过来了,已经将某一处树林给圈禁了起来,执行最外围的防护工作。

    晚上队伍在县城内休整。

    翌日,再次启程前往猎场,路上高俅坐在马车里通过窗口没看到高世德,“李安!”

    “老爷。”

    “那臭小子人呢?”

    “那个……衙内说骑了一天马,屁股疼,他就留在城里休息了!”

    “这个混账,派人把他叫过来。”

    “这……”

    “就说是我的命令!”

    “是!”

    不多时,不情不愿的高世德还是赶来了。

    抵达猎场后,除了天武军留下百十人贴身护卫,其余的将士都分散开来了,形成一道内围防护。

    春猎的第一箭肯定是要赵佶来射的,早有侍卫围着一头小鹿往赵佶所在的地方驱赶。

    高世德看那只小鹿走路摇摇晃晃,目光呆滞的样子,就知道这只鹿肯定“嗑药”了。

    蔡攸取来弓箭,“还请官家为这次春猎射出第一箭!”

    赵佶看着晃晃悠悠朝自己走来的小鹿,心中大定,他笑着接过弓箭,“好!那朕就先开这第一弓!”

    赵佶有模有样的张弓搭箭,周围人都凝神静气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嗖!”的一声箭矢射出,小鹿应声而倒。

    一众大臣拍手叫好热烈欢呼,只是热烈的气氛刚开始就戛然而止了,一个个大臣都想被捏住脖子的鸭子。

    高世德差点没笑出声来,还好他及时用一声咳嗽强行打断了施法。

    鹿虽然倒地了,但赵佶这一箭并没有射中,应该是那只鹿过量“嗑药”支撑不住了,恰巧在赵佶射箭时跌倒,乍一看真的像赵佶射中导致的。

    太师蔡京率先反应过来,他脸上堆满了笑容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神箭无敌,正如《诗经》所云:‘矫矫虎臣,在位跃如。’此鹿正是感念官家神威,故自行伏倒,以示臣服。”

    之后蔡京整了整衣冠跪伏在地,表示不管是鹿还是人在赵佶面前都得伏倒。

    一众大臣纷纷跪地,“官家神威!”

    高世德也不得不随众人跪下。他不想跟过来就是嫌事多。

    大臣中武将都是单膝跪地,文臣则是双膝跪地,高俅竟然也撅着屁股装成文人模样双膝跪地。

    高俅笑着附和,“陛下箭法高超,非同凡响,正所谓‘天子射日,日不敢出’。今日官家射鹿,鹿亦不敢不倒,此乃天意也。”

    御史中丞王黼同样极尽阿谀之能事:“陛下此举,犹如黄帝射熊,尧射十日,非但射艺超群,更是德行感天动地,使得百兽臣服,足以传为佳话。”

    尚书左丞白时中、右丞张邦昌,翰林学士承旨李邦彦以及六部尚书纷纷出言恭维。

    赵佶听罢喜笑颜开,他摆了摆手,故作谦虚地说:“众卿过誉了,朕不过偶试身手,岂敢与古之圣贤相比。你们都快起来,快起来,来人,快去看看那只鹿有没有事。”

    如果赵佶射中这只鹿,那肯定是要烹饪分给大臣们食用的,所以士兵只是给它喂了一些类似蒙汗药的药剂,对它并没有生命威胁。

    如今众大臣都说这只鹿是臣服他赵佶了,那再杀它就不合适了。最后一帮子御医忙活半天,小鹿就生龙活虎了起来。

    如果按王黼所说把这个事件传为佳话的话,那更得制造的轰动一些,要让人尽皆知才行。

    赵佶见了拍手大喜,封这只鹿为“孝感郡王”以后奉养在万岁山。

    赵佶以前曾给一匹小马驹封了个“龙骧将军”的职位,这次再给鹿封个郡王也不足为奇了。

    大臣们见赵佶心情愉悦,场面再次恢复了热闹和欢声笑语。

    打猎是按身份地位高低进行的,首先是皇上射出开弓第一箭,之后是这次过来的四位皇子,太子赵桓、三皇子赵楷、五皇子赵枢、六皇子赵杞。

    一些高级武将和高世德估计得等明天了,至于级别更低的只能等最后一天。或许他们都没机会参加射猎。

    皇帝狩猎有的规模很大,人数多达几万十几万,完全是大军出征的态势,将士们在边境围猎,纵马狂奔,向敌国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威慑对方!

    有的规模很小,一两千人的队伍,往返大多都在一两日之内,不过是为了满足皇帝的个人兴趣爱好罢了。

    赵佶组织的这次春猎,怎说呢?若是想借此展示军事实力的话,效果可能并不大就是了,毕竟这才出皇城多远?

    几位皇子分别带二十名护卫进入树林狩猎。

    赵佶则和众大臣在高谈阔论,他的目光在高俅身边的高世德身上停留片刻,“高卿,你身边这位俊逸青年是?”

    高俅等的就是这一刻,他笑着对赵佶道:“官家,这就是我那义子,高槛儿,又名世德!”

    “哦?你就是高衙内!”

    高世德连忙上前一步,露出自己的身体以示尊敬,他弯腰拱手行礼。

    “禀官家,世德却有‘衙内’之称,此乃百姓戏言,但世德从未忘却义父谆谆教诲,终日以仁义为本,勤勉自持。‘衙内’二字,对世德而言,是义父对我的关爱,既是警示,也是鞭策。”

    “嗯!好,仪表堂堂风流倜傥,不错,高卿有如此义子朕心甚慰呀。”

    高俅笑的有些尴尬,高世德的那些传闻有好的吗?他没想到连皇上都对“高衙内”这个称呼有所耳闻,看来是自己失策了。

    高俅是赵佶身边的红人,又是殿帅府的太尉,他就这一个义子,在场哪个对“高衙内”这个词不是有所耳闻呢。

    倘若是个和赵佶说话都结结巴巴的人,那肯定难堪大任,童贯认为高世德有如此相貌、如此心态、如此口才、后面还有高俅做靠山,未来肯定也是一位高权重的人物。

    高世德的名声童贯自然也听说一些,可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哥不笑二哥,再说高世德那些过往在他面前只能说是小儿科。

    童贯看高世德确实仪表堂堂,和赵佶对话也不卑不亢,他心中有些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