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文说禁情浮梦 第69章 中秋佳节 萧府家宴
中秋佳节的夜晚,萧府张灯结彩,长廊上红灯笼一字排开,庭院里花团锦簇,显得分外喜庆。天空一轮圆月高挂,银辉洒满庭院。萧家大厅内,长桌摆满佳肴美酒,举家团聚,气氛看似和乐融融,却在无形中暗潮汹涌。
萧羿端坐主位,端起酒杯,面带笑意环视众人:“今日良辰美景,天伦之乐,家中众人皆齐聚于此,实乃我萧家之幸。此刻不谈朝堂之事,只谈家宴欢愉,共饮一杯,祝愿家门兴旺。”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举杯,齐声道:“家门兴旺,福寿绵长!”
酒过三巡,气氛稍显松散,二夫人吴氏柔声笑道:“老爷,今日府上张灯结彩,果真是满目祥和。嫡长公子长瑜在朝堂有功,三公子长冥文武双全,真是我萧家之幸。”
萧羿闻言颔首,目光落在萧长瑜身上:“长瑜啊,你如今年纪不小了,家中事务繁忙,为父和你母亲早就盼着你成家立业,开枝散叶。”
萧长瑜执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笑而不语,只低头抿了一口酒。
这时,三弟萧长冥故作不经意地开口:“大哥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可谓名震京城。如今再娶一位贤良淑德的大嫂入门,岂不更是锦上添花?”
萧长瑜闻言,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他淡然放下酒杯,抬眼望向萧长冥:“三弟,你的心思不在兵法上,却总爱插手别人的私事。为兄婚事,还轮不到你来操心。”
萧长冥见状,冷笑一声:“大哥,这话说的未免太见外了。我不过是一片好意,你若成婚,岂不是父亲母亲的心愿?”
萧辰曜见兄长语气渐重,忙低头躲避锋芒。他虽为庶子,自知在这家宴上本就身份尴尬,平日里亦不敢多言,只默默夹菜充饥,仿佛未闻这些对话。
萧羿皱眉看向萧长瑜,语气沉稳:“长瑜,你三弟说得没错,你如今仕途顺畅,宁家那桩婚事也已经解除,是时候重新考虑成婚一事。家族之责,你不可推卸。”
萧长瑜沉默片刻,抬头看向父亲,目光坚定:“父亲的苦心,长瑜铭记在心。但婚姻大事,关乎终身,我自有打算。”
萧羿脸色微冷:“什么打算?难不成,你还在执迷不悟?关于顾明书的传言,虽暂时平息,但若再有所牵连,我绝不会坐视不理。”
此话一出,大厅内瞬时寂静无声,仿佛连烛火的跳动也凝固了。
萧长瑜紧握酒杯,骨节泛白。他勉力压制住内心的怒意,抬头看向萧羿:“父亲,我与顾明书不过泛泛之交,流言蜚语不足为信。还请父亲勿再提及。”
萧羿冷笑一声:“泛泛之交?若真如此,又怎会招来那些言语?我萧家乃簪缨世族,绝不容许因你一人而损毁名声!”
曹氏见状,赶忙上前圆场:“老爷,今日中秋家宴,何必提这些扫兴之事?长瑜毕竟是孩子,他自然会有自己的考量,您不妨多给他一些时间。”
萧羿闻言,叹了口气,挥手道:“罢了,不说了。只是长瑜,你要记住,家族荣誉大于一切!”
萧长瑜起身拱手:“父亲教诲,孩儿谨记。”随即,他语气微冷地补充:“只是今日孩儿还有公务在身,失陪了。”
萧长瑜走出大厅,寒夜清风袭来,带走了几分胸中的郁结。他仰头看着明月,低声自语:“家族荣誉……可我萧长瑜的人生,难道注定要被这些桎梏所束缚吗?”
大厅内,萧羿望着他的背影,脸色阴沉:“这孩子,性子愈发倔强了。夫人,你将他宠得太过了!”
曹氏低叹一声:“他是您的嫡长子,您心中自是清楚。他有自己的骄傲与坚持,不如宽容些。”
萧羿挥了挥手,语气沉重:“罢了,这事暂且放下。只希望他不要执迷不悟,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萧家。”
曹氏轻声道:“老爷,您既然已将家族寄托于长瑜身上,就应当相信他。他虽性情刚强,但从未做过对不起家族的事。”
萧羿沉思片刻,眉宇间依旧紧锁:“但愿如此。”
一旁的萧长冥见状,面露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放下酒杯,起身向萧羿行礼:“父亲,母亲,大哥的事自然由您操心。长冥才疏学浅,今日家宴便不多叨扰了,先告退了。”
萧羿摆了摆手:“去吧,明日记得去武场操练,不要懈怠。”
萧长冥躬身应声后离去,嘴角隐隐带着几分冷笑。他行至回廊,停步望向萧长瑜离开的方向,目光深邃:“大哥啊,你的执念会是你的软肋,家族的未来终究不会如你所愿。”
夜风清冷,萧长瑜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月光洒下的满地银辉。他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那是顾明书送给他的生辰礼物,玉面雕刻着“明书长瑜”四字,字迹飘逸灵动。
他将玉佩攥在掌心,目光带着几分伤痛:“顾明书,我究竟该如何与你相处?是放下家族,随心而为,还是……斩断一切?明书,我恨我自己,你知道吗?我居然不敢对家人说出你就是我此生的挚爱。亏我还信誓旦旦的要求你嫁与我,我真是懦夫。当着家人的逼婚,我却退缩了,不敢提到你。我是不是真的太懦弱了?我们难道真的不能长相厮守?”
耳边忽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转身望去,只见萧辰曜低头走来,手中捧着一壶酒。
“二弟,这么晚了,还未歇息?”萧长瑜眉头微蹙。
萧辰曜停在他身侧,将酒壶递过:“大哥,家宴上你未曾尽兴,这壶佳酿是母亲特意让人酿的,想来你会喜欢。”
萧长瑜接过酒壶,笑了笑:“多谢二弟挂心。”
萧辰曜犹豫片刻,低声问:“大哥,父亲的训诫,您心里可有打算?”
萧长瑜闻言一怔,随即笑道:“二弟放心,父亲的话,我自然会记在心中。”
萧辰曜微微点头,却未再多言。他知晓嫡庶之别,纵然心有疑虑,也无法置喙更多。他拱手行礼,缓步退下。
此时,曹氏的寝阁内,烛光摇曳。曹氏斜倚在贵妃榻上,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
萧长冥推门而入,恭敬地行礼:“母亲,您唤我?”
曹氏抬眼看他,轻声叹息:“长冥,今日你在家宴上多言了。你大哥的婚事非同小可,不是你可以随意置喙的。”
萧长冥面露愧色:“母亲,孩儿并无恶意,只是觉得大哥迟迟不成家,难免让父亲忧心。若因此触怒了母亲,还请责罚。”
曹氏摆了摆手,语气缓和:“我知你的心思。你父亲看重你哥哥,而你,若想立足萧家,便要比他更加谨慎。切记,无论何时,不可让你父亲对你生疑。你的哥哥本就是我萧家的门面,嫡子,我们都要以他为荣,不要给他拖后腿。”
萧长冥垂首应道:“母亲教诲,孩儿铭记在心。”
曹氏点点头,眼底掠过一丝深意:“好孩子,母亲对你哥哥寄予厚望。你哥哥性子刚烈,他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你要为哥哥着想,不要和他对着干。我就只有你们两个孩子,你们可要互相扶持。”
萧长冥眼中闪过一抹隐秘的光:“母亲放心,孩儿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萧羿端坐主位,端起酒杯,面带笑意环视众人:“今日良辰美景,天伦之乐,家中众人皆齐聚于此,实乃我萧家之幸。此刻不谈朝堂之事,只谈家宴欢愉,共饮一杯,祝愿家门兴旺。”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举杯,齐声道:“家门兴旺,福寿绵长!”
酒过三巡,气氛稍显松散,二夫人吴氏柔声笑道:“老爷,今日府上张灯结彩,果真是满目祥和。嫡长公子长瑜在朝堂有功,三公子长冥文武双全,真是我萧家之幸。”
萧羿闻言颔首,目光落在萧长瑜身上:“长瑜啊,你如今年纪不小了,家中事务繁忙,为父和你母亲早就盼着你成家立业,开枝散叶。”
萧长瑜执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笑而不语,只低头抿了一口酒。
这时,三弟萧长冥故作不经意地开口:“大哥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可谓名震京城。如今再娶一位贤良淑德的大嫂入门,岂不更是锦上添花?”
萧长瑜闻言,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他淡然放下酒杯,抬眼望向萧长冥:“三弟,你的心思不在兵法上,却总爱插手别人的私事。为兄婚事,还轮不到你来操心。”
萧长冥见状,冷笑一声:“大哥,这话说的未免太见外了。我不过是一片好意,你若成婚,岂不是父亲母亲的心愿?”
萧辰曜见兄长语气渐重,忙低头躲避锋芒。他虽为庶子,自知在这家宴上本就身份尴尬,平日里亦不敢多言,只默默夹菜充饥,仿佛未闻这些对话。
萧羿皱眉看向萧长瑜,语气沉稳:“长瑜,你三弟说得没错,你如今仕途顺畅,宁家那桩婚事也已经解除,是时候重新考虑成婚一事。家族之责,你不可推卸。”
萧长瑜沉默片刻,抬头看向父亲,目光坚定:“父亲的苦心,长瑜铭记在心。但婚姻大事,关乎终身,我自有打算。”
萧羿脸色微冷:“什么打算?难不成,你还在执迷不悟?关于顾明书的传言,虽暂时平息,但若再有所牵连,我绝不会坐视不理。”
此话一出,大厅内瞬时寂静无声,仿佛连烛火的跳动也凝固了。
萧长瑜紧握酒杯,骨节泛白。他勉力压制住内心的怒意,抬头看向萧羿:“父亲,我与顾明书不过泛泛之交,流言蜚语不足为信。还请父亲勿再提及。”
萧羿冷笑一声:“泛泛之交?若真如此,又怎会招来那些言语?我萧家乃簪缨世族,绝不容许因你一人而损毁名声!”
曹氏见状,赶忙上前圆场:“老爷,今日中秋家宴,何必提这些扫兴之事?长瑜毕竟是孩子,他自然会有自己的考量,您不妨多给他一些时间。”
萧羿闻言,叹了口气,挥手道:“罢了,不说了。只是长瑜,你要记住,家族荣誉大于一切!”
萧长瑜起身拱手:“父亲教诲,孩儿谨记。”随即,他语气微冷地补充:“只是今日孩儿还有公务在身,失陪了。”
萧长瑜走出大厅,寒夜清风袭来,带走了几分胸中的郁结。他仰头看着明月,低声自语:“家族荣誉……可我萧长瑜的人生,难道注定要被这些桎梏所束缚吗?”
大厅内,萧羿望着他的背影,脸色阴沉:“这孩子,性子愈发倔强了。夫人,你将他宠得太过了!”
曹氏低叹一声:“他是您的嫡长子,您心中自是清楚。他有自己的骄傲与坚持,不如宽容些。”
萧羿挥了挥手,语气沉重:“罢了,这事暂且放下。只希望他不要执迷不悟,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萧家。”
曹氏轻声道:“老爷,您既然已将家族寄托于长瑜身上,就应当相信他。他虽性情刚强,但从未做过对不起家族的事。”
萧羿沉思片刻,眉宇间依旧紧锁:“但愿如此。”
一旁的萧长冥见状,面露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放下酒杯,起身向萧羿行礼:“父亲,母亲,大哥的事自然由您操心。长冥才疏学浅,今日家宴便不多叨扰了,先告退了。”
萧羿摆了摆手:“去吧,明日记得去武场操练,不要懈怠。”
萧长冥躬身应声后离去,嘴角隐隐带着几分冷笑。他行至回廊,停步望向萧长瑜离开的方向,目光深邃:“大哥啊,你的执念会是你的软肋,家族的未来终究不会如你所愿。”
夜风清冷,萧长瑜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月光洒下的满地银辉。他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那是顾明书送给他的生辰礼物,玉面雕刻着“明书长瑜”四字,字迹飘逸灵动。
他将玉佩攥在掌心,目光带着几分伤痛:“顾明书,我究竟该如何与你相处?是放下家族,随心而为,还是……斩断一切?明书,我恨我自己,你知道吗?我居然不敢对家人说出你就是我此生的挚爱。亏我还信誓旦旦的要求你嫁与我,我真是懦夫。当着家人的逼婚,我却退缩了,不敢提到你。我是不是真的太懦弱了?我们难道真的不能长相厮守?”
耳边忽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转身望去,只见萧辰曜低头走来,手中捧着一壶酒。
“二弟,这么晚了,还未歇息?”萧长瑜眉头微蹙。
萧辰曜停在他身侧,将酒壶递过:“大哥,家宴上你未曾尽兴,这壶佳酿是母亲特意让人酿的,想来你会喜欢。”
萧长瑜接过酒壶,笑了笑:“多谢二弟挂心。”
萧辰曜犹豫片刻,低声问:“大哥,父亲的训诫,您心里可有打算?”
萧长瑜闻言一怔,随即笑道:“二弟放心,父亲的话,我自然会记在心中。”
萧辰曜微微点头,却未再多言。他知晓嫡庶之别,纵然心有疑虑,也无法置喙更多。他拱手行礼,缓步退下。
此时,曹氏的寝阁内,烛光摇曳。曹氏斜倚在贵妃榻上,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
萧长冥推门而入,恭敬地行礼:“母亲,您唤我?”
曹氏抬眼看他,轻声叹息:“长冥,今日你在家宴上多言了。你大哥的婚事非同小可,不是你可以随意置喙的。”
萧长冥面露愧色:“母亲,孩儿并无恶意,只是觉得大哥迟迟不成家,难免让父亲忧心。若因此触怒了母亲,还请责罚。”
曹氏摆了摆手,语气缓和:“我知你的心思。你父亲看重你哥哥,而你,若想立足萧家,便要比他更加谨慎。切记,无论何时,不可让你父亲对你生疑。你的哥哥本就是我萧家的门面,嫡子,我们都要以他为荣,不要给他拖后腿。”
萧长冥垂首应道:“母亲教诲,孩儿铭记在心。”
曹氏点点头,眼底掠过一丝深意:“好孩子,母亲对你哥哥寄予厚望。你哥哥性子刚烈,他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你要为哥哥着想,不要和他对着干。我就只有你们两个孩子,你们可要互相扶持。”
萧长冥眼中闪过一抹隐秘的光:“母亲放心,孩儿定不辜负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