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第163章 万舟骈集
京城的林宅不大却颇具江南风情,不说五步一景,也是别有洞天,云天明却无心观景,一直在月下思考“太虚计划”。
想着想着,云天明不禁轻笑了起来,想起几人分手前高一宁说的话:“天明哥,别人忧国忧民就够累的了,你这是忧太阳系、忧宇宙啊,精神负担太重了。想那么多做什么?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够了。重活一世,又是这样没有人类毁灭威胁的世界,多好啊。我可要对得起自己这一世,无论做什么都会痛痛快快地活一生。”
是啊,想那么多做什么,活在当下,尽一切努力做好眼前事便是了。
重活一回,虽然依旧肩负了巨大的使命,但环境与时代都与上一世不同了,自己是否也能享受一下两世都不曾有过的人生呢?上一世,自己为了拯救地球和太阳系殚精竭虑,最后才在蓝星上过了几十年“不完美”的生活。今生自己已经掌控了先机,再难也没有上一世那般艰难,自己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娶妻生子,度过幸福的一生……想到以后,云天明不禁露出了笑容。
第二日,叮嘱了小林管家一些事项,云天明和天机骑马直奔通州码头,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地方。
在大宇朝的版图上,通州码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京杭大运河最北端。这里是南北漕运的核心枢纽,是大宇经济命脉的重要节点。每年数百万石漕粮从南方运抵此地,再经由通惠河转运至京城仓廪。这座繁忙的码头不仅承担着物资转运的功能,更是大宇王朝繁荣昌盛的缩影。
放眼望去,数百艘大小船只整齐停泊在河道两侧。漕船、商船、客舫等各类船只鳞次栉比,构成了一幅“万舟骈集”的壮观画卷。这些船只满载着从江南运来的粮食、丝绸、瓷器、茶叶、木材、药材等货物,使得通州码头成为一个巨大的商品交易中心。而客舫则承载着南来北往的商人、官员和游客,为这座码头增添了更多的人气与活力。
码头上随处可见忙碌的劳工。他们赤膊上阵,用麻绳将沉重的货物从船上吊运到岸边。搬运工们背着米袋,在狭窄的码头上穿梭如织。
通州码头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市镇。沿岸商铺林立,酒肆、银号、钱庄、客栈等各类店铺鳞次栉比。
在码头附近,酒肆飘荡着阵阵香气,吸引着过往的客商驻足歇息。银号和钱庄门前排满了等待兑换货币和办理业务的人群,客栈则是南来北往商旅的理想落脚点。各种小贩在叫卖着新鲜的鱼虾、热气腾腾的馒头和香气扑鼻的拉面。
这种热闹而充满生机的景象深深吸引了云天明的目光:通州码头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码头,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机遇的地方。云天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知道,在这片繁华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而他的使命,则是通过太虚计划,让这个文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质的飞跃。
天机早已向行人打听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是在码头两百米外的那家“客云集”。二人牵着马刚走到客栈门口,就听见了天机的声音:“少爷,你们可算来了。把我们等得都急坏了,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办事不顺利。李府医去外面迎你们了,没碰到吗?”说着又往后探头看了看,果然没见到李府医的人影,“得,一会儿小的再去找他。少爷先进去休息吧。”
天机递过去一个大食盒:“你叔怕我们饿着你,给你带的点心。”天机到底把林诚准备的点心给带来了。
“哎呀,还是我叔惦记我啊,知道我好哪一口。谢谢天机哥,我叔还好吧?”“好着呢,好着呢,快先带主子去休息吧。”
“得咧!”天机轻车熟路地带着二人来到柜台前,“掌柜的,我家少爷来了,你把昨天预留的那间上房打开吧。”
掌柜的看到气度不凡的云天明,立即笑着走了过来:“来了,来了,我亲自带这位少爷上去。”
等了半天不见人的李府医也很快回来了,见到云天明也很是高兴:“少爷,船票都已办妥了,客舫明早起程,按照少爷的要求先到德州。”
“好,你二人办得很好。咱们就在此休息一日,明早起程。”
第二日清晨,几人登上了下江南的客舫,沿着运河直奔山东而去。
秋季的运河两岸笼罩在一片金色之中。柳树的叶子逐渐变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为运河撒下一层金色的薄纱;清晨的薄雾常常笼罩在水面上,增添了几分朦胧美。运河两岸的农田一片金黄,农人们忙着收割庄稼,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新稻谷的清香。
运河中船只往来频繁,漕船载满了江南的丝绸、茶叶和粮食,缓缓向北行驶。船工们喊着号子,节奏感十足的声音回荡在运河上空。客舫有不少文人墨客在船上欣赏沿途的秋色,不时吟诗作赋。
到了德州段,运河变得更为宽阔。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在秋风中摇曳,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与运河相映成趣。无论是漕船的繁忙、沿岸农田的丰收,还是古桥与堤坝的秋日风情,都让人感受到这条黄金水道在秋季的独特魅力。
几人下了船入了城,便感受到这个城市的不同凡响。
德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它地处鲁西北平原,北接京津,南连江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负责南北漕运物资的中转与存储。除了运河航运,德州还连接着多条陆路驿道。水陆交通的便利使其成为南北物资与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街上有各种小吃摊位、杂耍表演和戏曲演出,吸引了许多市民和过往商人驻足观看。
想着想着,云天明不禁轻笑了起来,想起几人分手前高一宁说的话:“天明哥,别人忧国忧民就够累的了,你这是忧太阳系、忧宇宙啊,精神负担太重了。想那么多做什么?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够了。重活一世,又是这样没有人类毁灭威胁的世界,多好啊。我可要对得起自己这一世,无论做什么都会痛痛快快地活一生。”
是啊,想那么多做什么,活在当下,尽一切努力做好眼前事便是了。
重活一回,虽然依旧肩负了巨大的使命,但环境与时代都与上一世不同了,自己是否也能享受一下两世都不曾有过的人生呢?上一世,自己为了拯救地球和太阳系殚精竭虑,最后才在蓝星上过了几十年“不完美”的生活。今生自己已经掌控了先机,再难也没有上一世那般艰难,自己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娶妻生子,度过幸福的一生……想到以后,云天明不禁露出了笑容。
第二日,叮嘱了小林管家一些事项,云天明和天机骑马直奔通州码头,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地方。
在大宇朝的版图上,通州码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京杭大运河最北端。这里是南北漕运的核心枢纽,是大宇经济命脉的重要节点。每年数百万石漕粮从南方运抵此地,再经由通惠河转运至京城仓廪。这座繁忙的码头不仅承担着物资转运的功能,更是大宇王朝繁荣昌盛的缩影。
放眼望去,数百艘大小船只整齐停泊在河道两侧。漕船、商船、客舫等各类船只鳞次栉比,构成了一幅“万舟骈集”的壮观画卷。这些船只满载着从江南运来的粮食、丝绸、瓷器、茶叶、木材、药材等货物,使得通州码头成为一个巨大的商品交易中心。而客舫则承载着南来北往的商人、官员和游客,为这座码头增添了更多的人气与活力。
码头上随处可见忙碌的劳工。他们赤膊上阵,用麻绳将沉重的货物从船上吊运到岸边。搬运工们背着米袋,在狭窄的码头上穿梭如织。
通州码头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市镇。沿岸商铺林立,酒肆、银号、钱庄、客栈等各类店铺鳞次栉比。
在码头附近,酒肆飘荡着阵阵香气,吸引着过往的客商驻足歇息。银号和钱庄门前排满了等待兑换货币和办理业务的人群,客栈则是南来北往商旅的理想落脚点。各种小贩在叫卖着新鲜的鱼虾、热气腾腾的馒头和香气扑鼻的拉面。
这种热闹而充满生机的景象深深吸引了云天明的目光:通州码头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码头,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机遇的地方。云天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知道,在这片繁华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而他的使命,则是通过太虚计划,让这个文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质的飞跃。
天机早已向行人打听了此地最大的客栈,是在码头两百米外的那家“客云集”。二人牵着马刚走到客栈门口,就听见了天机的声音:“少爷,你们可算来了。把我们等得都急坏了,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办事不顺利。李府医去外面迎你们了,没碰到吗?”说着又往后探头看了看,果然没见到李府医的人影,“得,一会儿小的再去找他。少爷先进去休息吧。”
天机递过去一个大食盒:“你叔怕我们饿着你,给你带的点心。”天机到底把林诚准备的点心给带来了。
“哎呀,还是我叔惦记我啊,知道我好哪一口。谢谢天机哥,我叔还好吧?”“好着呢,好着呢,快先带主子去休息吧。”
“得咧!”天机轻车熟路地带着二人来到柜台前,“掌柜的,我家少爷来了,你把昨天预留的那间上房打开吧。”
掌柜的看到气度不凡的云天明,立即笑着走了过来:“来了,来了,我亲自带这位少爷上去。”
等了半天不见人的李府医也很快回来了,见到云天明也很是高兴:“少爷,船票都已办妥了,客舫明早起程,按照少爷的要求先到德州。”
“好,你二人办得很好。咱们就在此休息一日,明早起程。”
第二日清晨,几人登上了下江南的客舫,沿着运河直奔山东而去。
秋季的运河两岸笼罩在一片金色之中。柳树的叶子逐渐变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为运河撒下一层金色的薄纱;清晨的薄雾常常笼罩在水面上,增添了几分朦胧美。运河两岸的农田一片金黄,农人们忙着收割庄稼,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新稻谷的清香。
运河中船只往来频繁,漕船载满了江南的丝绸、茶叶和粮食,缓缓向北行驶。船工们喊着号子,节奏感十足的声音回荡在运河上空。客舫有不少文人墨客在船上欣赏沿途的秋色,不时吟诗作赋。
到了德州段,运河变得更为宽阔。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在秋风中摇曳,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水墨画。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与运河相映成趣。无论是漕船的繁忙、沿岸农田的丰收,还是古桥与堤坝的秋日风情,都让人感受到这条黄金水道在秋季的独特魅力。
几人下了船入了城,便感受到这个城市的不同凡响。
德州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它地处鲁西北平原,北接京津,南连江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负责南北漕运物资的中转与存储。除了运河航运,德州还连接着多条陆路驿道。水陆交通的便利使其成为南北物资与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街上有各种小吃摊位、杂耍表演和戏曲演出,吸引了许多市民和过往商人驻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