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 第108章 文交展策,破暗谋于外邦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 第108章 文交展策,破暗谋于外邦

    李豪手指触碰到唐卡的机关,只觉指尖微微一震,紧接着便听到咔哒一声轻响,唐卡背面弹出一块小小的绢布。

    他抬眼望去,绢布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吐蕃文字,那些文字如同黑色的蚂蚁爬满了绢布。

    李豪虽不懂吐蕃文字,却敏锐地捕捉到绢布上反复出现的“大唐”和“文化”字样,心中警铃大作,仿佛有一阵冷风在心底吹过。

    他不动声色地将绢布收起,面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那笑容像是春日暖阳下平静的湖面:“多谢使臣美意,朕很喜欢这幅唐卡。”

    扎西在旁,李豪屏退左右,立刻叫来暗卫。

    他站在那里,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仿佛那心跳也在催促着暗卫快些翻译。

    不出所料,这绢布上记载的正是吐蕃联合其他国家,试图利用文化纷争对大唐进行打压的计划。

    他们计划在各国使臣间散播谣言,制造恐慌,最终达到孤立大唐的目的。

    其他国家对日益强盛的大唐早已虎视眈眈,吐蕃文化使者更是暗中谋划。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各国使臣之间穿梭,煽风点火,散布着对大唐文化革新的质疑和不满。

    他声称大唐的新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是对各国文化尊严的挑衅,巧舌如簧地挑动着各国使臣敏感的神经。

    各国使臣原本就对大唐的文化革新持观望态度,如今被吐蕃使者一煽动,更是心生疑虑。

    他们开始在外交场合上故意刁难,提出各种尖锐的问题,那尖锐的声音如同针一样刺进众人的耳朵,气氛变得紧张压抑,仿佛有一团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大殿之上。

    李豪感受到来自各国的压力,如同大山压顶,但他毫不退缩。

    他深知,这场文化之争,不仅仅关乎大唐的颜面,更关乎大唐未来的命运。

    他必须先发制人,打破敌人的阴谋。

    “陛下,”一名近侍低声禀报,那声音低得如同蚊子哼哼,“各国使臣已在大殿等候。” 李豪深吸一口气,那口气凉丝丝地钻进肺里,他大步走向大殿,龙袍在身后猎猎作响,他能感觉到龙袍的布料在腿边拂过,一股帝王的威严弥漫开来。

    大殿之上,各国使臣济济一堂,气氛凝重得像凝固的铅块。

    吐蕃使者扎西率先发难,他指着殿中陈列的唐朝新式书籍和绘画,语气尖锐得如同划破夜空的利箭:“陛下,这就是您所谓的大唐新文化?如此离经叛道,简直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他环视一周,试图拉拢其他国家的使臣,“各位使臣,你们难道不觉得大唐此举是在破坏我等各国文化的根基吗?”

    李豪面色平静,眼神如炬,他先是沉默片刻,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那轻蔑如同冰冷的刀锋扫过扎西。

    然后缓缓踱步走向扎西,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能让地面微微颤动,带着无形的压力。

    他轻声说道,那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扎西使者,你口口声声说这是离经叛道,那你可知道,在大唐革新之前,百姓困苦,文化停滞不前。朕推行革新以来,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这是朕亲眼所见。而你,在各国使臣间煽风点火,以为大唐无人可破你的阴谋?”说完,他目光扫向其他使臣,眼神中带着威严与自信,那眼神如同火焰,能将人点燃。

    扎西冷笑一声:“陛下巧舌如簧,但事实胜于雄辩。大唐的新文化,不过是哗众取宠,昙花一现罢了!”他从袖中掏出一本古籍,高举过头,那古籍的纸张看起来有些发黄,散发着陈旧的气息。

    李豪大笑几声,那笑声在大殿中回荡:“古籍固然是瑰宝,但文化若不发展,就如同死水一潭。朕的新文化,是要让大唐文化如同江河入海,兼容并包,你却妄图用一本古籍来阻挡这大势,岂不愚蠢?”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殿内的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各国使臣窃窃私语,那细碎的声音如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观望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就在这时,韩愈站在那里,看着紧张的气氛,内心陷入挣扎。

    他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仿佛有一股力量在心中拉扯着他,让他不能轻易妥协;另一方面是他看到皇帝推行革新带来的积极变化,那些积极的景象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

    他在内心权衡利弊,最终决定站出来支持皇帝。

    他捋了捋胡须,目光炯炯,那目光像是穿透黑暗的曙光:“诸位,老夫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颇深,但也深知,时代在变,文化也必须随之发展。”他的声音苍劲有力,在大殿中回荡,如同洪钟敲响,“陛下推行的文化革新,并非全盘否定传统,而是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新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韩愈的一番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仿佛有一股电流穿过众人的身体。

    各国使臣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一向以维护传统文化着称的韩愈,竟然会站出来支持皇帝。

    李豪感激地看了韩愈一眼,他嘴角微微上扬,正要开口,却听到殿外传来一阵悠扬的乐声。

    那乐声由远及近,如同潺潺的流水缓缓流入大殿,婉转得如同鸟儿的歌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乐师缓缓走入。

    他们身着鲜艳的服饰,那服饰的颜色十分耀眼,像是天边的彩霞。

    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乐器,其中一些是融合了西域和南诏特色的新奇乐器,这些乐器造型独特,有的像弯弯的月牙,有的像展翅的飞鸟。

    当乐声响起时,乐器上还会闪烁出奇异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可以解释为是特殊的装饰材料在光线反射下的效果)。

    乐声婉转动听,如高山流水般清澈,又如春日暖阳般和煦,与传统的宫廷雅乐截然不同,那乐声钻进耳朵,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美好的仙境之中。

    乐声过后,一队学子鱼贯而入。

    他们手捧书籍,那书籍的纸张是用一种新的制作工艺制成,纸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如同春天花朵的芬芳。

    学子们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像是初升的太阳。

    李豪命他们朗诵新编纂的教材,这些教材涵盖了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教材上的插画精美绝伦,这些插画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元素,如既有大唐的山水画风,又有西域的神秘图案。

    学子们声音清亮,吐字清晰,那声音如同清脆的铃铛声,将新知识娓娓道来。

    各国使臣听得如痴如醉,他们原本对大唐文化革新充满疑虑,如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意识到这并非哗众取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吐蕃使者扎西脸色铁青,他精心策划的阴谋,就这样被李豪轻松化解。

    他像斗败的公鸡,灰溜溜地退到一旁,不敢再言语,只觉得周围投来的目光像一根根刺扎在身上。

    各国使臣纷纷起身,向皇帝表示祝贺。

    他们对唐朝的文化革新成果赞不绝口,表示愿意与唐朝进行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大殿之上,气氛热烈,充满了友好的气息,那气氛如同温暖的春风吹过。

    李豪站在朝堂之上,心中充满了自豪,仿佛心中盛开了一朵绚丽的花朵。

    他知道,这场外交战,他赢得了彻底的胜利。

    “陛下圣明!”群臣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把大殿的屋顶掀翻。

    李豪嘴角微微上扬,目光深邃。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快步走入大殿,神色慌张地来到皇帝近前,附耳低语:“陛下,岭南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