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你确定你写的是日记? > 第18章

你确定你写的是日记? 第18章

    2024.10.5

    晴转多云

    星期六

    补充一下昨晚的事情。

    游乐园很好玩,可惜有点晚了。

    我们玩了卡丁车和过山车。

    在上过山车的时候刚好开始放烟花,结束的时候烟花也结束了。

    我全程只睁眼了十秒,没看到烟花,只有到终点结束的时候看到了烟花的末尾。

    刺激。

    好玩。

    好看。

    恐龙面具嘴巴也能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有趣。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小时,但是很开心。

    我在排队的时候,学了学酒吧夜店的游戏,比如抓手指,舞拳。

    不难,就是要上手的话要慢一点。

    虽然我不一定会去酒吧玩。

    晚上要去感受一下当地的洗浴文化。

    ……

    体验完了,好舒服。

    就这个feel倍儿爽!

    套票,有啥?

    洗浴,泡澡,桑拿,搓澡按摩,温泉,自助餐,足疗,棋牌室,采耳,茶艺,水果自助,儿童乐园,KtV,VR电玩,书吧,影视厅……

    真的能待上一整天!

    晚上还能住宿!

    除了手机,什么都不用带,里面啥都有,人去了就行。

    服务态度非常好。

    下次一定,一定要再好好体验一次,一整天!

    不行了,晕车,明天先买个晕车药,晕车好难受

    现在是凌晨一点多,等白天我要去卖头发,给自己回回血,我已经长发及臀了。

    现在准备去吃鸡!

    鸡架!

    嘿嘿。

    鸡架的美味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口感,更在于它能带给人们一种独特的满足感。

    在细细品味鸡架的过程中,可以尽情享受那浓郁的味道在口中散开的美妙感觉,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无论是作为下酒小菜,还是休闲零食,鸡架都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着我的味蕾。

    我只能说,好好吃!

    别管上面那一大堆,请原谅我词穷。

    真滴好吃!太喜欢了。

    喝了半瓶啤的。

    酒量不太好。

    有点热了。

    外面冷,但是我心很热。

    临走还打包了一个鸡蛋,当做早餐。今天熬夜了,肯定早起不来,估计要睡到中午。

    吃药话……我喝酒了不影响我吃药吧?还好不是头孢。

    吃饭的时候总有老太太卖花。一开始五元一束,然后四元一束,再然后十元四束,最后十元五束。

    这降价降的离谱。

    还好没买,本来我也不需要。

    吃完饭买了一串草莓糖葫芦,好吃。

    有点小困。

    现在是凌晨三点,正打车往回走,回去就睡觉。

    凌晨四点睡的。

    中午十一点半起床。

    有点小困。

    有点小热。

    昨天学到了一个有用的知识。

    上高速的时候最好把窗户关上。

    一是降低风噪,高速行驶时,开窗会使车内噪音明显增大,影响驾驶体验和交谈、听导航等。

    二是出于安全考虑,高速上风很大,开窗可能会让车内的小物件被吹起,干扰驾驶员视线或操作;同时,气流变化也可能使车门受到意外的压力,影响车门的正常状态。

    三是为了保持车内温度稳定,高速行驶时开窗会使暖气或冷气快速流失,增加能耗,不利于营造舒适的驾驶环境。

    我不知道不是有驾照的都知道,反正我没驾照我不知道。

    别让我考驾照,我不敢开车。

    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都不敢开。

    卡丁车开的都没有我弟快。

    还有一个我觉得挺奇怪的一点的。

    我这人闻不了烟味儿,不管是香烟,烧纸,汽车尾气,我都不喜欢,觉得很呛,很难闻。

    但是,最近可能是闻烟味儿闻多了吧,我竟然觉得有点好闻。

    又好闻又呛。

    可我还是不喜欢,不想抽烟。

    我搜了一下,一个解释是: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嗅觉适应。

    当一个人连续暴露在烟味环境中,嗅觉系统会对这种气味产生一定的适应,使得对烟味的敏感度降低,所以会感觉没有一开始那么难以接受,甚至可能会产生好像有点“好闻”的错觉。

    但由于本身不喜欢烟味,大脑中对烟味不好的认知依然存在,所以还是会觉得呛,并且从内心依旧不喜欢烟味。

    还有关于人为什么会晕车,我也做了一下了解。

    晕车主要是因为人的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

    人的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它能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当乘坐交通工具时,车辆频繁加减速、转弯、颠簸等,这些复杂的运动状态会让内耳前庭感受器向大脑发送混乱的信号。

    与此同时,眼睛看到的车内相对静止的环境和内耳感受到的运动状态不一致,比如眼睛看到车内很平稳,但内耳却感受到车在晃动,大脑接收了这些冲突的信息后就会产生晕车的反应,像头晕、恶心、呕吐等。

    不过我还听说过一个说法。

    说是早期人类面对中毒的反应就是呕吐,要把毒物吐出去就会好了。

    中毒呕吐是一个人体本能的反应,身体把晕车反应当成了中毒,所以要让人吐出来“解毒”。

    这个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好像有,我又搜了一下。

    晕车时想吐是因为大脑接收到混乱的感觉信息后,会对身体产生“中毒”的误判。

    人体的平衡系统和视觉系统的信息冲突,让大脑的感觉处理中心感到困惑。在进化过程中,当人体摄入毒素时,也会出现头晕、平衡失调这些类似晕车的反应。

    大脑为了保护身体,会启动防御机制,通过催吐来排出可能的“毒素”,所以就会产生恶心、想吐的感觉。

    哇,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诶!

    咱们大胆提问,小心求证,更多科学原理还是要听权威人来解释。

    好吧,在此开设一个脑子寄存处。

    存进来的脑子记得带走嗷,放久了我可是要收保管费的。

    要的不多,一天三个为爱发电就好啦~

    哦,要是没有的话,不存也没事哒。

    诶嘿~

    待会儿该吃药了,一天两次,睡前还有第二种药要吃。

    ……

    今天休息,前两天走太多了,脚疼。

    中午忘记吃药了,导致我要明天凌晨一点之后吃,这个时长才够 。

    啊。

    晚安。

    就酱。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