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 第10章 自私自利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第10章 自私自利

    “希望各位积极支持他们,也共同监督,共同努力建立和谐美满的生活环境。”

    另外,他宣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每年会评选出“先进四合院”

    ,当选者每户都能得到十斤大米、一斤猪肉和一斤食用油作为奖励。

    赵主任的话语让现场气氛热烈起来。

    任命几位大爷的结果几乎无人质疑。

    显而易见,每位院子需推选一位资历深厚的人担任管理角色。

    人选不多,最终确定的易中海、阎富贵和刘海中也是合理的选择。

    唯一的变数是易中海,中院内还有何大清这样资历深的候选人。

    但或许是何大清本人没有参选意愿,或者街上有其他因素考量,无论如何,这两位都有能力胜任。

    院子里的人都为这些奖励激动不已:

    大米、猪肉和食用油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即使在首都北京城,多数人家每月也只能有限享用几次这样的细粮。

    十斤大米、一斤猪肉和一斤食用油虽看似简单,但对于维持家人的幸福来说绰绰有余。

    有人立刻问道:“赵主任,请问如何才能评为先进四合院呢?”

    还有居民询问具体评几个先进四合院。

    这条胡同里有十几个院子,整条街上更是聚集了一两百个四合院。

    如果只有一个能被评为先进的,那确实难度不小。

    “要评选四合院,关键是邻里关系融洽,纠纷少,互相帮扶的地方更容易得奖。”

    这下,大家都明白评选标准是怎样的了。

    邻里互助、和睦共处,将成为争取这个荣誉的重要砝码。

    “当然,如果院内有人抓到了特务或叛徒这样特殊立功的情况,也能更容易获得先进的称号。”

    “先进四合院在评选原则上不会只有一个,但也不会超过十个。”

    赵主任开始向大家解释道。

    “大家要牢记,评选为先进四合院的好处不仅限于米、肉、油等实物奖励。”

    “就连工作机会的分配、参军名额和住房分配等事宜上,也会给先进四合院住户一定的优先权。”

    不仅是物资上的优待,像安排工作、分配住宅、参军这样的事情,优先考虑是肯定有的。

    即使一两百个四合院里最多只评出十个先进,概率并不算高,也确实不小。

    要是先进数量过多,实物奖励可能会打折扣,但那些关键的优先权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何况评选的核心还是取决于院子里邻里关系是否和睦。

    矛盾越少的院子,胜出的概率就越高。

    至于依靠抓住特务或者叛徒这种偶然事件来获得评选资格,并非常规手段,因为很难说清楚哪些人是特务或者叛徒。

    而且院里一旦出现特务、叛徒的话,这风险反而会让人心生担忧。

    为了争得先进名号冒生命危险实在得不偿失。

    “赵主任你放心,我们这个院子的关系一直非常好。”

    “确实如此。

    我们院子里住户彼此间互相爱护、互助共进,虽说不是一家人,感情却堪比一家子。

    这个先进称号一定轮得到我们这里!”

    “关于抓特务这种事情无法确保做到,但论到邻里间的相处,我们的院子在这一带肯定是数一数二的和睦之地。”

    “这么多年来,我们这么多住户之间很少红过脸吵架,先进名号难道能拱手让人?各位同不同意啊?”

    几个人继续说道,众人随之附和表示认可。

    此刻的画面仿佛所有人都和谐相处,从不见有摩擦产生。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实际上,院内邻居们之间的分歧并不鲜见,关系也称不上有多融洽。

    只是当前阶段,大家为了争取那光荣的荣誉称号而尽量表现出一团和气的姿态。

    毕竟,成为先进对所有人都有利无弊。

    “

    我之前确实听闻贵院的风评良好,也非常有信心看到明年你们会从众多参选的四合院中胜出。”

    赵主任微笑着说道。

    其实他不可能具体知晓每个四合院的实际情况。

    他对该院内部的真实氛围究竟如何一无所知。

    不过既然这里的居民如此积极响应,他就趁此机会说一些好话应景也是不错的,评选的结果终归还要看明年的表现。

    如果这些居民真的能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维护良好的风气,那么最终获得评选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下面,请允许我邀请新担任一大爷的易中海同志发言。”

    “以后院子里的家家户户都要多互相帮衬,争取明年的先进称号,到时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大米、猪肉和油,好好过个年。”

    赵主任说完率先鼓掌,院里的其他人也纷纷跟上。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易中海登场了。

    他开腔感谢了街道干部们和院子里大家的支持,然后充满自信地说:“我相信,凭借院子里每个人素质,拿到先进称号绝对不成问题。”

    几句漂亮的开场白之后,易中海又赢得了一阵叫好。

    新官上任总要说点什么,这个职位虽然不大,但毕竟是个位置。

    为了让大伙儿记住自己的威信,易中海打算来几手实招。

    想到早上与王建设的冲突,易中海心里还是有火。

    作为一个四合院里新上任的一大爷,不能这么轻易被人顶撞而毫无表示。

    他在讲话中提到那些后搬来的居民对和谐院风破坏的问题,“有些后来搬进来的邻里不理解我们这院子的传统,自私自利影响评选先进,希望这样的人能够反省”。

    话音一落,下面一阵议论纷纷。

    众人知道他暗指谁,早晨水井边的小摩擦早就传遍了每个角落,大家都看透易中海想立威的目的。

    “老易也真是的,不过就是当了一个小老大而已,说话做事比正式官僚还到位”

    ,有人悄悄说道。

    “一大爷这话显然是针对着王建设的吧。”

    另一旁有人低声附和。

    “确实是啊,就他最符合条件。”

    人群中何大清听着,轻摇头,心想为了这一点事也不用搞得这般兴师动众。

    他也马上要离开这里,但这番情形让他有点担心易中海今后会不会真像他说的那样关心他家里两个孩子。

    而院里的居民则各怀心思想法不一地讨论着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