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 第19章 并非虚言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第19章 并非虚言

    就如陈焕章、茂典以及黄明远之前做的那样。

    正在这时,一声突兀的问话打破了专注的气氛,田正业皱了下眉头。

    开口的是徒弟傻柱,他已经完成了一道麻婆豆腐,并一直在等待师傅田正业的点评。

    然而一直没等到回应,只得端过已经凉了的麻婆豆腐来寻求指导。

    毕竟菜肴一凉就失色许多,再求点评的话,肯定错过了发现问题的最佳时机。

    “这道麻婆豆腐还不够完美。”

    田正业略略看了一眼之后评价,“汤汁火候不足,辣椒味不明显,花椒的味道也没有提出来。”

    “不及格,重新再来一遍。”

    虽然从技术上来说,按年龄和学习的时间计算,傻柱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田正业对其天赋也很认可。

    可是对比起刚才见过的王建设,便显得差距甚大,二人几乎是同年纪起步,但王建设展现出来的技艺水平远在他之上,已经达到较高的境界。

    田正业心中自然不满。

    “明白了,师傅!”

    傻柱应声后略带失望地退了回去。

    尽管期望师傅表扬的心情落空,但是回想了一下师傅指出了问题的地方,也承认有道理,准备回炉重新尝试,务求得到老师的肯定。

    直到这时,他才发现灶台前忙碌的王建设,惊得瞪大了眼睛。

    “王建设……他竟在这里!?”

    上午王建设和他提到过想到丰泽园求职之事,几个小时不到他就真的出现了。

    王建设厨艺精进至此让傻柱十分震撼。

    他学艺时日已久,在几位名师熏陶下也有一定眼力,单从王建设的手艺和气势来看显然要比他自己高上一大截子。

    “这家伙竟然这么短时间厨艺就能提升这么多,而且还真的来应聘了……”

    傻柱自言自语地说。

    听到徒弟的话后,田正业急忙询问道。

    他没想到这位年轻且极具天赋的厨师,竟是自己的徒弟所认识的人。

    “傻柱,你怎么看这个人?”

    田正业问道。

    “师傅,我确实认识他,他叫王建设,跟我住在一个院子里。”

    傻柱赶忙回答,“今天早上他还问过我丰泽园招聘的事情呢,没想到现在就过来了。”

    “原来是傻柱推荐来的啊,这次你立了大功。”

    栾学堂闻言转向傻柱,笑逐颜开地说。

    他心里清楚,丰泽园今日确实是鸿运当头,遇到如此出色的厨师。

    从王建设的表现来看,他对于淮扬菜的掌握几乎不逊色于川菜,极有可能像他自己说的一样,四道大菜系:川、鲁、淮、粤都精通。

    要是有这样的顶尖厨师在丰泽园,生意怎会不红火?

    “谢谢掌柜赏识。”

    傻柱笑着说道,他之前还建议王建设去拜师呢,想不到这年轻人厨艺竟如此惊人,即便亲见也有些难以置信。

    田正业皱起眉头:“何大清是怎么回事,这么好的人才住在你们院里却毫无察觉。

    如果我能早些发现这个天才,并收为徒,我们这一派将来必然光宗耀祖,前途无量。”

    陈焕章则表现出好奇。

    “你见过这个年轻人的师父吗?他是谁教的?”

    陈焕章思考着:虽然厨艺到一定高度更看重个人领悟力,但教出这样的人物必定非凡,能通晓四菜系者绝非等闲之辈。

    他遍寻京城也难找出这般人来,或许只有当年的御厨康远桥才具备此实力,但他已经仙逝了。

    “傻柱,你有没有见过王小兄弟的师傅?”

    栾学堂亦十分感兴趣,“如此厉害的徒弟背后肯定有一个不一般的师尊。”

    “师傅、掌柜的,王建设是前几天才从乡下搬到我们四合院来的,我还不及了解他的背景。

    这件事,不如问问他自己吧。”

    傻柱苦笑答道,他哪知道其师傅是谁,早知如此早就求教去了。

    听罢,田正业的脸色终于稍微舒缓了些:“原来如此。”

    难怪何大清没有注意到这个有潜力的好苗子,原来是开始时他根本不在这院子里住。

    “松鼠鳜鱼上来了,请掌柜和各位师傅点评。”

    就在几人闲聊之间,王建设的松鼠鳜鱼已经完成,并端上了桌子。

    \"真可谓精美绝伦啊!\"

    淮扬菜的大师吴茂典见到这道菜后连连称赞。

    淮扬菜不仅追求色香味美,在摆盘上有更高的审美要求,讲究精致细腻得像江南水乡的闺秀一样。

    面对此道鱼肴,不论形状、酱汁搭配、摆盘艺术都无瑕疵可挑,如同一个活的艺术品一般呈现给大家。

    看到如此美景大家都有些不忍动筷。

    当然,最后还是要试味道才能作出全面评价。

    最终他们还是用筷子夹起了些许沾满酱汁的鱼送入口中。

    “你已通过淮扬菜这一关!”

    吴茂典尝过菜品后放下了筷子闭上了眼睛,慢慢回味片刻才睁开眼感叹不已,显然已心悦诚服了。

    “下一道题是我出:八宝冬瓜蛊。”

    黄明远大师傅激动地说出了粤菜考核的题目。

    现场的人一个个都显得非常振奋。

    没有人怀疑王建设出色的厨艺。

    在他这样不到二十岁就能达到烹饪大家的水平的情况下。

    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掌握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菜肴并达到高级水平,这简直史无前例。

    他们现在更想知道王建设究竟能否真正精通四大名菜体系。

    八宝冬瓜蛊以瘦肉、鸡肉、火腿、虾仁、香菇、玉兰片、干贝再加上作为容器的冬瓜为原料经过蒸煮而成的一道佳肴。

    它不是简单的清淡粤式菜色,而在于巧妙激发食材原本的味道。

    这需要对各种食材和火候极高的控制力。

    王建设在一家擅长做粤菜的丰泽园动手烹制起这一佳肴来。

    从准备材料到具体烹调过程都展现得十分专业和熟练。

    “看他这般驾轻就熟的手法,这道菜也难不倒他吧。”

    黄明远看着王建设正在给即将装填内料前进行复杂雕刻工作的外层冬瓜忍不住感慨道。

    这样的细致雕刻让菜品显得更为美观高贵,是许多优秀厨师的共同特征。

    雕刻花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耗费时间更长,而且由于冬瓜外壁因此变得厚薄不均,对火候控制也有很大挑战。

    能自信地完成这项工艺且不影响菜肴味道的,唯有最顶尖的粤菜大师。

    黄明远也具备雕刻花纹的技艺,但他通常不会这样做。

    除非是丰泽园有极为尊贵的客人光临,而栾学堂又特别交代时,他才会在冬瓜上刻花纹以表达对客人的敬意。

    看到王建设展示出来的雕花技艺,黄明远立即感受到了对方的自信。

    陈焕章等人也连连点头,他们现在深信,王建设所谓擅长川、鲁、淮扬、粤四地烹饪绝技的说法并非虚言。

    在众人的期待下,王建设将精心制作的八宝冬瓜煲端了出来。

    那碧玉般清透的瓜皮和如白玉般的瓜肉,让整个菜品宛如一件翡翠雕琢而成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