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第105章 秋收了
热门推荐:
末日世界历险记
大医女横行天下
逍遥炼器师
逃荒路上不缺粮,灵泉空间种田忙
我就想公司破产,奈何员工全是老六!
被全家烧死,嫡女浴火重生杀疯了
让人迷恋的味道
高考失利,我选择加入国安刑侦
兵王修道:身边量产仙帝
三天以后,姐妹俩准备要回门了,乔婉怡她们给准备了不少礼物,大包小裹的好多样,看起来就很隆重。
等她们回门结束家里就要开始秋收了,这两天天气降温的速度非常快,地里的黄豆已经进入成熟期,必须赶在完熟期之前把它收割完成,不然的话就会有损失。
李海的房子也已经盖好了,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他的房子明显要比李勇和李哲两人的房子更好一些。
乔婉怡看着房子建好,开始催促起李海抓紧时间和陈秀兰举办婚礼,“这房子也弄好了,等秋收结束你就去下聘礼,然后找人来打柜子,回头再去大队开一个证明,你们俩年前就可以办婚礼了。”
她现在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就盼着儿女都能成家,其他的事儿都不奢望。
“我现在还没到年龄呢,婚礼能办,这证明现在开不了吧?”李海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前世就有不少人家是这样,孩子没到结婚年龄,先办了婚礼堵住村里人的嘴,两口子生活到一起,等到了结婚年龄再补一张结婚证,办理户口本。
“嗨呀,那有啥开不了的啊?”乔婉怡一摆手,“让大队长把你俩的年龄虚报几岁不就完了,你20,她18,年龄正好就能结婚了。”
嘎……?
还有这种操作?
想一想好像确实可以,这会儿的户籍都是人手工填写,假身份都可以随便编造,一个证明自然是简单得很。
好像一直到2010年以后电脑普及,户籍信息变成了联网版,大家的身份信息才变得规范起来。
“这事儿啊就这么定了,等会儿我就去和陈秀萍商量婚事儿去,你们俩早点结婚,趁着年轻早一点要孩子。”乔婉怡念叨着,笑得合不拢嘴,忽然她一拍大腿,“哎呀,不行。”
“咋了?啥不行啊?出啥事儿了?”李海心里一惊。
“这要是三个媳妇儿一起怀孕,我伺候月子都伺候不过来啊,到时候还不得被儿媳妇儿埋怨啊!”
李海听到她这么说心里一松,他当是什么大事儿呢,这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乔婉怡急得原地直转圈,之前就是想着儿子们早一点结婚,早一点要孩子,她趁着年轻身体好还能帮忙带一带,现在忽然就焦虑起来了,别说三个儿媳妇儿一起怀孕了,就是两个她也容易照顾不过来啊!
“这可咋整啊,三儿啊,要不你晚点结婚呢?”
“不行,不行,你和秀兰都这么长时间了,再不结婚村里人该说闲话了……”
李海看着老妈像是魔怔了一样,赶紧拉住她安抚起来,“妈,妈!你淡定,你别慌,还没那么快呢,你别着急,到时候不行咱们可以雇人伺候月子嘛,肯定亏不着我两个嫂子的。”
乔婉怡听了点点头,感觉儿子说得有道理,自己现在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大户人家,但雇个人还是雇得起的。
这个时候小女孩从五六岁就开始帮着家里做家务,洗尿布和扫地这种活对她们来说算不得什么重活,出来一天能赚一毛钱回去,村里的人估计打破脑袋都得想让孩子过来。
要是再供两顿饭的话,那就完全可以择优录取,干得不好的不用呢!
娘俩商量完这件事儿,乔婉怡瞬间什么焦虑都没有了,开开心心的去后院找陈秀萍商量李海两人的婚事去了。
……
回门结束,家里开始了秋收的事儿。
王家两姐妹被留在家里做饭,不用去做地里的活,这倒不是乔婉怡做做样子,这是她和两个儿媳妇儿说好的,前三年不会让她们下地干活的,等到以后实在忙不过来了再说。
地里的活有多辛苦两姐妹自然是心里有数的,原本都做好了出力的准备,结果被告知今年只需要做饭就可以了,又高兴又惶恐。
看到李家的人没有不开心的,都支持乔婉怡这个决定,心里自然高兴的不得了,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家里,不让他们操心。
今年李海家里有了一大助力,就是夏天的时候救下的那头驯鹿。
李海早就开始训练它拉车,刚开始套上鞍子,然后套上车,循序渐进的,现在已经很乖了。
野生驯鹿正常不会这么容易被驯服,主要是李海救了它的命和宝宝,所以它对李海格外的亲近,对他没有什么敌意和反抗情绪,驯服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驯鹿虽然拉不动特别重的东西,至少比别人要强很多,而且有人帮忙的情况下,也顶得上一头牛了。
这种情况下往家里运粮食就比其他人省力很多,甚至连陈家姐妹那点粮食也抽空帮忙拉了回去,让她们省了不少力气。
村里的人看到了非常羡慕,但也没有办法,暂时养不了牛和马,自己也没本事抓到一头驯鹿,只能开始靠人来干。
干活效率翻倍的情况下李海家里早早的就完成了收割,有心思活络的人家就来找李海,想让他带着驯鹿车去帮忙收割一下。
李海也没有拒绝,每一趟收了一点粮食当费用,帮着几家把他们的粮食运了回来。
秋收刚结束,一场雪就飘了起来。
这里的雪一般来得都比较早,过完八月十五就开始了,今年的雪比往年都要晚一些。
“今年干旱的厉害,地里收成减产了很多,唉,这地种地啊,越来越回陷了。”乔婉怡看着院子里装进麻袋的粮食,心里很不舒服。
今年种的地明明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倍,可是打出来的粮食比去年只多了一半多一点。
而且去年的粮食就因为旱情减产了不少呢!
“别上火了妈,三年大旱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是风调雨顺的年头了,而且咱们的好日子也即将开始了!”
李海拍了拍老妈的后背,轻声地安抚起来。
其实他们这里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因为有河道,纵然是有一些干旱,也不想其他地方干旱的那么严重。
至少这里没有人是饿死的!
等她们回门结束家里就要开始秋收了,这两天天气降温的速度非常快,地里的黄豆已经进入成熟期,必须赶在完熟期之前把它收割完成,不然的话就会有损失。
李海的房子也已经盖好了,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他的房子明显要比李勇和李哲两人的房子更好一些。
乔婉怡看着房子建好,开始催促起李海抓紧时间和陈秀兰举办婚礼,“这房子也弄好了,等秋收结束你就去下聘礼,然后找人来打柜子,回头再去大队开一个证明,你们俩年前就可以办婚礼了。”
她现在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就盼着儿女都能成家,其他的事儿都不奢望。
“我现在还没到年龄呢,婚礼能办,这证明现在开不了吧?”李海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前世就有不少人家是这样,孩子没到结婚年龄,先办了婚礼堵住村里人的嘴,两口子生活到一起,等到了结婚年龄再补一张结婚证,办理户口本。
“嗨呀,那有啥开不了的啊?”乔婉怡一摆手,“让大队长把你俩的年龄虚报几岁不就完了,你20,她18,年龄正好就能结婚了。”
嘎……?
还有这种操作?
想一想好像确实可以,这会儿的户籍都是人手工填写,假身份都可以随便编造,一个证明自然是简单得很。
好像一直到2010年以后电脑普及,户籍信息变成了联网版,大家的身份信息才变得规范起来。
“这事儿啊就这么定了,等会儿我就去和陈秀萍商量婚事儿去,你们俩早点结婚,趁着年轻早一点要孩子。”乔婉怡念叨着,笑得合不拢嘴,忽然她一拍大腿,“哎呀,不行。”
“咋了?啥不行啊?出啥事儿了?”李海心里一惊。
“这要是三个媳妇儿一起怀孕,我伺候月子都伺候不过来啊,到时候还不得被儿媳妇儿埋怨啊!”
李海听到她这么说心里一松,他当是什么大事儿呢,这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乔婉怡急得原地直转圈,之前就是想着儿子们早一点结婚,早一点要孩子,她趁着年轻身体好还能帮忙带一带,现在忽然就焦虑起来了,别说三个儿媳妇儿一起怀孕了,就是两个她也容易照顾不过来啊!
“这可咋整啊,三儿啊,要不你晚点结婚呢?”
“不行,不行,你和秀兰都这么长时间了,再不结婚村里人该说闲话了……”
李海看着老妈像是魔怔了一样,赶紧拉住她安抚起来,“妈,妈!你淡定,你别慌,还没那么快呢,你别着急,到时候不行咱们可以雇人伺候月子嘛,肯定亏不着我两个嫂子的。”
乔婉怡听了点点头,感觉儿子说得有道理,自己现在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大户人家,但雇个人还是雇得起的。
这个时候小女孩从五六岁就开始帮着家里做家务,洗尿布和扫地这种活对她们来说算不得什么重活,出来一天能赚一毛钱回去,村里的人估计打破脑袋都得想让孩子过来。
要是再供两顿饭的话,那就完全可以择优录取,干得不好的不用呢!
娘俩商量完这件事儿,乔婉怡瞬间什么焦虑都没有了,开开心心的去后院找陈秀萍商量李海两人的婚事去了。
……
回门结束,家里开始了秋收的事儿。
王家两姐妹被留在家里做饭,不用去做地里的活,这倒不是乔婉怡做做样子,这是她和两个儿媳妇儿说好的,前三年不会让她们下地干活的,等到以后实在忙不过来了再说。
地里的活有多辛苦两姐妹自然是心里有数的,原本都做好了出力的准备,结果被告知今年只需要做饭就可以了,又高兴又惶恐。
看到李家的人没有不开心的,都支持乔婉怡这个决定,心里自然高兴的不得了,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家里,不让他们操心。
今年李海家里有了一大助力,就是夏天的时候救下的那头驯鹿。
李海早就开始训练它拉车,刚开始套上鞍子,然后套上车,循序渐进的,现在已经很乖了。
野生驯鹿正常不会这么容易被驯服,主要是李海救了它的命和宝宝,所以它对李海格外的亲近,对他没有什么敌意和反抗情绪,驯服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驯鹿虽然拉不动特别重的东西,至少比别人要强很多,而且有人帮忙的情况下,也顶得上一头牛了。
这种情况下往家里运粮食就比其他人省力很多,甚至连陈家姐妹那点粮食也抽空帮忙拉了回去,让她们省了不少力气。
村里的人看到了非常羡慕,但也没有办法,暂时养不了牛和马,自己也没本事抓到一头驯鹿,只能开始靠人来干。
干活效率翻倍的情况下李海家里早早的就完成了收割,有心思活络的人家就来找李海,想让他带着驯鹿车去帮忙收割一下。
李海也没有拒绝,每一趟收了一点粮食当费用,帮着几家把他们的粮食运了回来。
秋收刚结束,一场雪就飘了起来。
这里的雪一般来得都比较早,过完八月十五就开始了,今年的雪比往年都要晚一些。
“今年干旱的厉害,地里收成减产了很多,唉,这地种地啊,越来越回陷了。”乔婉怡看着院子里装进麻袋的粮食,心里很不舒服。
今年种的地明明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倍,可是打出来的粮食比去年只多了一半多一点。
而且去年的粮食就因为旱情减产了不少呢!
“别上火了妈,三年大旱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就是风调雨顺的年头了,而且咱们的好日子也即将开始了!”
李海拍了拍老妈的后背,轻声地安抚起来。
其实他们这里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因为有河道,纵然是有一些干旱,也不想其他地方干旱的那么严重。
至少这里没有人是饿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