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第一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
看着杨安脸上难看的表情,夏云心中一动。
“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
杨安怒气冲冲的,脸色十分不好看,这也让夏云觉得很是奇怪。
他早上睡了很久,起床的时候发现杨安已经离开,于是便默默的起来处理奏折。
可是刚没多久,杨安现在就冲进来,看起来相当生气,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陛下!土匪龙二青死了!”
此话一出,夏云也猛地站了起来,表情变得难看。
“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闯到天牢之中杀死囚犯!”
他还以为龙二青是被闯入到天牢里的人杀死的,这时候表情也变得十分难看起来。
上次就已经有人闯过天牢了,这次还来?
关押死刑犯的天牢重地,什么时候变得跟菜市场一样了?
夏云这话一说出来,杨安整个人更是怒气冲天。
“陛下你有所不知,龙二青根本不是死在天牢,而是死在法场!有人判了他死刑,今天早上已经行刑,微臣紧赶慢赶,还是去迟一步!”
夏云愣了一下,随后倒吸一口凉气。
“是谁!谁敢这么大胆,居然敢背着朕,判处龙二青死刑,难道不知道他是朝廷的要犯,需要严加审问吗?!”
杨安轻轻摇头,叹息着开口:“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他们才会赶紧动手把人杀死,以免龙二青真的招供,把他们牵连出来!”
夏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压着怒火开口道:“究竟是谁干的,把人给我抓起来,绝对不能放过!”
“我已经问过监斩官,他说是刑部的蔡大人。”
杨安刚刚开口,门外就传来染玑的声音。
“杨公公,你让我查的事情已经查清楚了。”
看了一眼夏云,得到允许之后,让染玑进来。
后的恭敬的行礼,随后拿出一份名单开口:“我已经去查过了,整个刑部只有一位中郎将姓蔡。”
杨安接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
“蔡田?”
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冷色,杨安当即转身,对着夏云开口道:“陛下,龙二青死之前曾经和我说过,兵甲和汪家这两个词。”
“我思考了很久,觉得这是他在死前,想要告诉我有人私藏兵甲,而地点就在汪家!”
夏云满脸的冷漠,从喉咙里吐出两个冰冷的字:“去查!”
杨安赶紧挥了挥手,“把人抓过来!”
染玑恭敬的转身离开。
杨安则是看着夏云,笑着开口道:“陛下也不用如此的生气,虽然敌人的确是越来越过分也越来越不讲规矩,但这岂不是恰恰说明了,对方开始自乱阵脚?”
“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的追查下去,那敌人露出的破绽会越来越多,迟早有一天会被我们一击拿下!”
听到了这话,夏云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
这时候有杨安对他进行安慰,倒是让他心中好受了许多。
无论如何,杨安都会站在他这边,和他一起面对风风雨雨。
两人慢慢的环抱在了一起,随后温柔的耳语,气氛和谐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染玑返回。
两人分开,染玑走进来之后,表情有些难看。
“人没有找到?”
杨安有些奇怪。
以染玑的能力,不该失手才对。
更何况她还可以调动其他的东厂太监,区区一个中郎将,应当是手到擒来才对。
然而染玑却点了点头,有些为难的开口说道:“我去迟一步,蔡田已经死了,看起来似乎是畏罪自杀,那个监斩官也在送入天牢的途中,毒发身亡。”
“畏罪自杀?”杨安听到了这话,忍不住轻轻一声嗤笑。
怎么可能是畏罪自杀,想想就可笑。
可现在人已经死了,再说这些好像也没什么用。
对方的准备还真是充分,居然很快就杀人灭口!
不过也有可能是自愿的。
皱起眉头,沉思了片刻,他忍不住开口:“陛下,如果人都已经死了的话,那我们恐怕只有从逃走的那两个江洋大盗身上入手。”
当时杨安可是听得清清楚楚,逃走的一男一女中,有个人被叫做军师。
既然都已经是军师了,那自然知道很多事情的内幕。
“两个落草为寇的江洋大盗,这会儿怎么可能找到?”听到了这话,夏云忍不住皱起眉头。
京城可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人来人往,要是两个人想要藏起来,那找人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更别提两个人这会儿必定是犹如惊弓之鸟,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被找到的?
杨安听到了这话,立刻自信一笑。
“想要找人其实并不困难,看微臣来一招引蛇出洞,直接把人找出来!”
夏云立刻满脸的好奇。
他还真不太清楚,杨安会用出什么样的计策。
可既然杨安都已经这么说了,那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对方足智多谋,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
“说说看,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杨安轻轻一笑,开口说道:“只需要放出消息,就说他们之前所在的黑风山里面有龙二青留下来的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可以揭露一切事情的信件。”
“这样一来,那两个逃走的土匪,说不定就忍不住诱惑,会偷偷的跑到黑风山里。”
“就算没有,跟龙二青勾结的幕后之人,听到了这话也必然坐不住,会去销毁线索。”
“到时候我们只要派人守在黑风山上,便可以守株待兔把人抓住!”
这话一出,夏云忍不住眼睛一亮。
“还是你有办法,就按你说的做!”
果然杨安能够想出一个好办法。
杨安拱手,随后和染玑离开。
他叫人去割了龙二青身上的一段衣服,随后用血液在上面写了几行字。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如果直接正大光明的将这件事情说出去,肯定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但如果伪造证据,让人主动发现,那便会有人深信不疑。
“保持血书送到御书房,让陛下压在奏折下,同时让人传播消息,就说龙二青死前已经招供,陛下获得了关键情报。”
“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
杨安怒气冲冲的,脸色十分不好看,这也让夏云觉得很是奇怪。
他早上睡了很久,起床的时候发现杨安已经离开,于是便默默的起来处理奏折。
可是刚没多久,杨安现在就冲进来,看起来相当生气,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陛下!土匪龙二青死了!”
此话一出,夏云也猛地站了起来,表情变得难看。
“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闯到天牢之中杀死囚犯!”
他还以为龙二青是被闯入到天牢里的人杀死的,这时候表情也变得十分难看起来。
上次就已经有人闯过天牢了,这次还来?
关押死刑犯的天牢重地,什么时候变得跟菜市场一样了?
夏云这话一说出来,杨安整个人更是怒气冲天。
“陛下你有所不知,龙二青根本不是死在天牢,而是死在法场!有人判了他死刑,今天早上已经行刑,微臣紧赶慢赶,还是去迟一步!”
夏云愣了一下,随后倒吸一口凉气。
“是谁!谁敢这么大胆,居然敢背着朕,判处龙二青死刑,难道不知道他是朝廷的要犯,需要严加审问吗?!”
杨安轻轻摇头,叹息着开口:“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他们才会赶紧动手把人杀死,以免龙二青真的招供,把他们牵连出来!”
夏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压着怒火开口道:“究竟是谁干的,把人给我抓起来,绝对不能放过!”
“我已经问过监斩官,他说是刑部的蔡大人。”
杨安刚刚开口,门外就传来染玑的声音。
“杨公公,你让我查的事情已经查清楚了。”
看了一眼夏云,得到允许之后,让染玑进来。
后的恭敬的行礼,随后拿出一份名单开口:“我已经去查过了,整个刑部只有一位中郎将姓蔡。”
杨安接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
“蔡田?”
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冷色,杨安当即转身,对着夏云开口道:“陛下,龙二青死之前曾经和我说过,兵甲和汪家这两个词。”
“我思考了很久,觉得这是他在死前,想要告诉我有人私藏兵甲,而地点就在汪家!”
夏云满脸的冷漠,从喉咙里吐出两个冰冷的字:“去查!”
杨安赶紧挥了挥手,“把人抓过来!”
染玑恭敬的转身离开。
杨安则是看着夏云,笑着开口道:“陛下也不用如此的生气,虽然敌人的确是越来越过分也越来越不讲规矩,但这岂不是恰恰说明了,对方开始自乱阵脚?”
“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的追查下去,那敌人露出的破绽会越来越多,迟早有一天会被我们一击拿下!”
听到了这话,夏云脸色这才好看了许多。
这时候有杨安对他进行安慰,倒是让他心中好受了许多。
无论如何,杨安都会站在他这边,和他一起面对风风雨雨。
两人慢慢的环抱在了一起,随后温柔的耳语,气氛和谐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染玑返回。
两人分开,染玑走进来之后,表情有些难看。
“人没有找到?”
杨安有些奇怪。
以染玑的能力,不该失手才对。
更何况她还可以调动其他的东厂太监,区区一个中郎将,应当是手到擒来才对。
然而染玑却点了点头,有些为难的开口说道:“我去迟一步,蔡田已经死了,看起来似乎是畏罪自杀,那个监斩官也在送入天牢的途中,毒发身亡。”
“畏罪自杀?”杨安听到了这话,忍不住轻轻一声嗤笑。
怎么可能是畏罪自杀,想想就可笑。
可现在人已经死了,再说这些好像也没什么用。
对方的准备还真是充分,居然很快就杀人灭口!
不过也有可能是自愿的。
皱起眉头,沉思了片刻,他忍不住开口:“陛下,如果人都已经死了的话,那我们恐怕只有从逃走的那两个江洋大盗身上入手。”
当时杨安可是听得清清楚楚,逃走的一男一女中,有个人被叫做军师。
既然都已经是军师了,那自然知道很多事情的内幕。
“两个落草为寇的江洋大盗,这会儿怎么可能找到?”听到了这话,夏云忍不住皱起眉头。
京城可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人来人往,要是两个人想要藏起来,那找人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更别提两个人这会儿必定是犹如惊弓之鸟,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被找到的?
杨安听到了这话,立刻自信一笑。
“想要找人其实并不困难,看微臣来一招引蛇出洞,直接把人找出来!”
夏云立刻满脸的好奇。
他还真不太清楚,杨安会用出什么样的计策。
可既然杨安都已经这么说了,那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对方足智多谋,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
“说说看,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杨安轻轻一笑,开口说道:“只需要放出消息,就说他们之前所在的黑风山里面有龙二青留下来的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可以揭露一切事情的信件。”
“这样一来,那两个逃走的土匪,说不定就忍不住诱惑,会偷偷的跑到黑风山里。”
“就算没有,跟龙二青勾结的幕后之人,听到了这话也必然坐不住,会去销毁线索。”
“到时候我们只要派人守在黑风山上,便可以守株待兔把人抓住!”
这话一出,夏云忍不住眼睛一亮。
“还是你有办法,就按你说的做!”
果然杨安能够想出一个好办法。
杨安拱手,随后和染玑离开。
他叫人去割了龙二青身上的一段衣服,随后用血液在上面写了几行字。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如果直接正大光明的将这件事情说出去,肯定不会有多少人相信。
但如果伪造证据,让人主动发现,那便会有人深信不疑。
“保持血书送到御书房,让陛下压在奏折下,同时让人传播消息,就说龙二青死前已经招供,陛下获得了关键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