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 第41章 李世民火了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第41章 李世民火了

    “好像是个木牌子!就在门槛旁边!”另一名网友也跟着提醒。

    “看上去的确是块木牌字,该不会就是这座工坊的牌匾吧?”另一网友问。

    “这造假也太假了,哪有历经千年还不腐的木头?”一网友质疑。

    “上面的,不要用你那贫乏的认知挑战权威,如果我所料不假,这应该是一块金丝楠木做的牌匾。”

    “什么?金丝楠木做的?这么奢侈吗?”

    “天呐!要是我家的门牌头也能用金丝楠木做就好了。”

    在网友们的惊呼声中,镜头迅速调整角度,对准了门槛旁那块被众人瞩目的木牌子。

    虽然历经沧桑,但木牌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完整性,表面甚至还能隐约看出一些雕刻的痕迹。

    “这…这看上去确实像是一块牌匾!”主持人激动地说道,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而一旁的考察团队,更是已经冲上去,小心翼翼地将牌匾从泥土中清理出来。

    他们的动作轻盈而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损坏了这块珍贵的文物。

    当牌匾被完全清理出来,展现在众人面前时,直播间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叹声。

    只见牌匾上精心雕刻着一行小字——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恨君生迟,君恨我生早。

    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依然能够辨认出来,透露出浓浓的情意。

    这这这……这竟然是一首情诗?

    网友们也纷纷炸开了锅,弹幕如雨点般密集地刷过屏幕。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座作坊背后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太不可思议了!一块历经千年的牌匾上竟然刻着情诗!这简直是电影里的情节啊!”

    “难道说,这座作坊的建造者或者拥有者,曾经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就在网友们热议之际,考古专家们突然小心翼翼地翻转了牌匾。

    “李明达冰淇淋工坊”几个龙飞凤舞的飞白体大字,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独特的书法风格,带着一丝竹韵和秀美,仿佛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

    直播间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更加激烈的讨论。

    “李明达?冰淇淋工坊?这是什么意思?”有网友问道。

    “我记得李明达好像是晋阳公主的名字吧?”下面的网友立马答道。

    “可她不是十一二岁就死了吗?这座工坊怎么可能是她的?”另一位网友提出了质疑。

    “穿越者实锤了!这绝对是穿越者留下的痕迹!唐朝根本没有冰淇淋!”

    “唐朝真有冰淇淋,不过不叫这个,叫酥山,可既然出土了,说不定民间叫冰淇淋?”

    “史书上记载的就是真的吗?又或者只是同名罢了。”

    “太荒谬了!这怎么可能?一定是有人在造假!”

    “不可能的,这可是金丝楠木,是皇家御用的木料,这个李明达肯定就是晋阳公主!”

    “太神奇了,这块牌匾上竟然隐藏着如此大的秘密!”

    “可她那么小,怎么可能会拥有工坊,而且是卖冰淇淋的?”

    “小孩子喜欢冰淇淋很正常嘛,她那么受宠,说不定就真的为她建了一座工坊呢!”

    这个解释虽然有些牵强,但却意外地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毕竟,在宠爱孩子的皇帝眼中,为心爱的女儿建一座冰淇淋工坊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好像很有道理,那这牌匾是谁手书的?”又有网友提出了新的疑问。

    “当然是李世民了,不然还能有谁?”

    “绝壁不是李世民,他的字体我认得!”

    “那就只能是长孙皇后了。”

    此话一出,谈论戛然而止。

    紧接着一个个狗头的图标跳了出来。

    毕竟牌匾后面可是一首恨不生同时的情诗,前面要是长孙皇后题的字,那……

    李世民头上的帽子,戴的可就有点绿了。

    就在网友们陷入这片关于牌匾书写者的争论时,现场的专家们终于得出了鉴定结果。

    “我见过长孙皇后的字,这牌匾看上去的确乃其手书。”

    此话一出,评论区再次炸了。

    “长孙皇后竟然真的为晋阳公主写下了这样的牌匾?”

    “那后面的这首情诗,岂不是意味着……?”

    “李世民这个帽子戴的有点太大了……”

    就在网友议论纷纷之际,专家继续解读道。

    “至于后面那行字太小,而且还是工工整整雕刻上去的。”

    “并不能看出是出自何人之手,也很可能是后人雕刻上去的,而非长孙皇后所书。”

    “而且依我看,大家的这些猜测都不成立。

    毕竟长孙皇后只活了三十六岁。

    而且一直在皇宫中度过,并不断给李世民生孩子,可见他们的关系很好。”

    伴随着专家的解释,网友的讨论声少了不少。

    但却并不是所有的网友都相信专家的话。

    关于长孙皇后的流言蜚语,还是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至于考古直播现场,考察团队则小心翼翼地收好牌匾,继续向内前行。

    随着一步步地考察,众人发现这座工坊内的布局不是一般的先进。

    竟然采取了现代分工协作的方式,不同的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工序。

    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制作,每个步骤都有专门的区域和工作台。

    这种布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显示出工坊主人在冰淇淋制作上的专业和用心。

    更令考察团队和网友们惊讶的是,工坊内还配备了一些精巧的精钢机械设备。

    尽管这些机械在岁月的侵蚀下已显斑驳,木质构件也多已腐朽不堪。

    但依旧难以掩盖其当初精湛的工艺设计和巧妙的机械构思。

    这些设备的存在,显然昭示着工坊并非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手工制作。

    而是积极地探索并实践着更为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

    这不禁让考察团队和网友们对这座工坊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我丢!我丢!我丢!这不是我家的搅拌机吗?跟这遗迹里的一模一样!”

    “我去!那个是榨汁机!绝壁是榨汁机,跟现代的构造一模一样,竟然还有承轴和齿轮……”

    “这也太神奇了吧!古代的工坊里怎么会有现代机械设备的影子?”一位网友惊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