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 第240章 给村民们一个天大的好处!

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第240章 给村民们一个天大的好处!

    眼见场面如此之乱,事情已经不可能有任何转机了。

    王晓玲便打算悄无声息的离开,她还得赶紧去上班呢。

    可她才刚刚转身,没想到刘招娣她妈在这种根本无力回天的局面下,居然还能想着把她也拉下水。

    幸好,王晓玲每次与刘招娣一家见面,不是在镇上偏僻处,就是在村子后山中。

    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人知道她们之间的联系。

    果不其然,刘母这么一攀咬,在场村民就没一个愿意相信的。

    “真的,公安同志,我说的都是真的!

    你想想,我们这种农民老实巴交的,哪里懂得那么多啊,更不可能算计人。

    都是她,就是她这个城里人,一肚子的弯弯绕绕!

    她能嫁给黄家那小子,不就是她算计的嘛!

    不信你问招娣,是不是黄家儿媳妇主动找的招娣,是不是主意都是黄家儿媳妇出的?”

    这个情况,公安早就知道了,昨晚刘招娣交代的很是清楚。

    但只凭一个人的一面之词,目前还不能以此定罪。

    “我有证据!我有证据!”

    刘母急不可耐的开始解扣子,这举动真是把在场的人都吓一跳。

    结果就见刘母从上衣最里层,摸出来一个金戒指。

    都没等刘母开始说,跟着一起来看热闹的黄振强的母亲,便一口认定这就是她家的金戒指。

    “好啊你!

    竟骗我说戒指丢了,闹了半天是背着我偷摸给了外人!”

    黄母一把薅住王晓玲的头发,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连打带骂。

    公安同志赶紧上前制止,“说这戒指是你家的,你有证据吗?”

    黄母还真有,当初为了娶王晓玲这个城里姑娘进门,他们黄家可是大出血置办了这么一个金戒指,百货大楼的发票此时还在黄家衣服箱子底下压着呢。

    好吧,这下不仅人证有了,估计物证也跑不了了。

    “王晓玲同志,你也跟我们走一趟吧。”

    “不!不!不是这样的!

    不是我,我没有!

    那戒指,戒指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可能是我给她的,我就是一不小心丢了,准是被她给捡走了。

    同志,同志你一定要相信我……”

    王晓玲此时害怕极了,说的更是一个声泪俱下。

    可不管她说啥,都必须跟公安走一趟才行。

    整件事,公安自会调查清楚,决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

    结果公安这一走,除了带走了刘招娣与黄振强一家,同时还带走了不少丢过孩子的村民,一起去协助调查。

    旅店门口,瞬间变得清静多了。

    廖父也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他自然不会怀疑自己儿子的品行,但这年头要是被人故意陷害、冤枉,想解释清楚总归是一件麻烦事。

    “行了,既然事情已经解决了,那咱们也回吧。”

    两个村长现在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这一大清早发生的事儿,对他们来说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居然还出了,刘父刘母配合人贩子拐卖孩子的事儿。

    这不仅仅是匪夷所思,更是他们这些村长当的失职。

    唉~~~

    两位村长失魂落魄的想要带着村民们回村,正好拖拉机和牛车都是现成的。

    可两位村长没想到,其他事不关己的村民们难得到镇上来一趟,此时还见到廖永明开的那么大的旅店,一时半会儿根本就不想走。

    虽然村民们今天一早就开始吃各种瓜,还真有点要吃撑了。

    但实际上,为了给刘招娣做主,大家伙可是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来了。

    此时闻着廖永明店里飘出的阵阵饭香,村民们就更走不动道了。

    饭,廖永明肯定是管的起。

    但眼前至少大几十号人呢,他掏些成本倒是无所谓,可廖永明却并不想开这么个先例。

    有些好处,廖永明可以分享给村民。

    但某些好处,如果轻易给出去,别人不但不会感谢,还容易滋生对方的贪得无厌,从而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廖父同样懂得这样的道理,所以此时看向村民和小儿子廖永明,廖父的表情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而两位村长自然也看出来村民们的意图了,他们刚想呵斥几句,却听廖永明开口了。

    “各位叔、婶,今天多谢你们能够过来,你们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发生,同样也是为我廖永明做了一个见证。

    相信经过此事,大家伙对我也会更加信任,未来也更不会轻易相信,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我的恶意中伤。

    为了对各位叔、婶表示感谢。

    我决定告诉你们一个消息,说不定各位叔、婶家里就有机会出一个光荣的工人啦!”

    村民们原本还盼着谁能带个头,或者廖永明能主动邀请一下,让他们进旅店里逛逛,顺便给他们上点好吃的。

    可廖永明这话一出口,所有村民瞬间提起了更大的精神,更是顷刻间就将廖永明给团团围住。

    廖永明也完全不卖关子,他直接将市里棉纺厂因为订单大增、效益变好,而不得不对女工进行扩招一事说了出来。

    “后天早上10点,棉纺厂就开始招工,咱们村里的女同志全都有机会。

    这次据说要招至少300名,如果成功入选,厂里有集体宿舍可以住,而且厂里还有食堂管饭!

    叔、婶,机会难得,一定要让家里人都去试试,万一就被选上了呢!

    哦,对了!

    我还知道一个能提升被选中几率的小妙招。

    这两天一定多拿温水泡手,有条件的话再敷上点蛤喇油或者猪油。

    毕竟是棉纺厂,天天要跟布料打交道,手不能太粗糙……”

    廖永明说的话简直就跟圣旨一样,这些村民记的那叫一个认真。

    结果廖永明刚把话说完,村民们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催着村长赶紧回村。

    一会儿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闺女、儿媳妇用温水泡手。

    然后还要把家里过年要穿的衣服提前拿出来,后天一定要让闺女穿的漂漂亮亮的去招工。

    农村人想当工人太不容易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息不灵通,根本不知道哪个工厂什么时候才能放出机会。

    所以这一次市里棉纺厂的招工机会,他们万万不能错过!

    就连两位村长对此事都格外重视,当场宣布后天村里会派拖拉机,送村里的姑娘们去参加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