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33章 为啥没谈妥呀?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第33章 为啥没谈妥呀?

    大娘看到这孩子一口气说了一串话,有些惊讶,但这孩子看着喜庆,也跟着笑了起来。

    “之前都是买豆腐回去炖的,这次想买点回去炒着吃。”

    见状,林向安指向豆腐皮,推荐道,“那您就买豆腐皮,它炒着味道很香,也有嚼劲。”

    “真有你说的这么好?”

    “大娘您放心,我们家虽是新开的铺子,但这林家豆腐在这一带也是小有名气,这豆腐皮和豆腐虽说都是豆制品,但口感有些差距,都是一样的价格,您可以买回去尝尝。”

    “行啊,那我买一斤回去!”

    大娘很爽快就买了,一斤有四片豆腐皮,卷起来用细稻草绳系上就可以。

    “你这孩子可真会说话,要是做的好吃,回头就常来你家买。”

    “好嘞,大娘,您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声音洪亮,引周围人侧目。

    而赵桥更是一脸震惊,仿佛像第一次认识林向安。

    “桥表哥,卖东西要让自己看起来有亲和力,就是多笑笑。要是女的来,喊年轻一点,要么大姐,要么大娘,男的你看年纪,可以喊大哥,大叔之类的。”

    “刚开始害羞喊不出来正常的,但你慢慢的练习,自然会脱口而出的。”

    “卖东西只是一种形式,可以卖任何东西,但你怎么卖出去,就是你的能力了!”

    “平日里,你看看我爹怎么卖的,可以去模仿。”

    “你在村里看到过货郎吧,他们就是串门走街的,要大声吆喝,都是倒买倒卖,赚差价的。”

    林向安耐心给他解释,想让他明白销售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是能当饭吃的本领!

    “每天来的人很多,你要学会看人,要学会拉近人之间的关系。在聊天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这样你就能精准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所谓卖东西,就是把客人想要的东西找到并卖给他。”

    赵桥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思考了片刻,便问,“那我该如何和别人聊天呢?”

    “桥表哥,聊天是一个大范畴,没有固定模式。但你先学会微笑,来自然的笑起来,对,就是这样!”

    跟着林向安的指示,赵桥轻轻上扬嘴角,笑很容易啊!

    “那接下来呢?”

    “你就从简单的主动打招呼开始,其他的见多了你就耳濡目染了。你在旁边看着,看我是怎么卖的,这里面都是有套路的...”

    自古以来真诚的套路最打动人。

    后面来买豆腐的人,林向安除了卖豆腐,还给他们推荐豆花,反正你来都来了,必须带走一样,不能让你白来!

    也会主动大声吆喝,而不是等人上门。

    赵桥发现林向安比三姨父都会卖,而且每个人和他聊的很开心,即便遇到不买的,他也会很开心将人送走,说有需要再来,不给人甩脸色。

    完全没想到还能这样?

    大开眼界!!!

    .......

    林夏枝眼神复杂地看着林向安,在娘家这段时间,和这孩子接触后,才发现这孩子真不一样。

    以前她就觉得他安静不爱说话,只当是孤僻。

    这会才明白,完全是他不想说。

    明明只比赵远小一岁,还比她儿子聪慧懂事。

    而且家里人,常常听这孩子意见。

    她三妹真的好福气!林夏枝心里有些酸,但又羡慕。

    这也是命啊!

    若是弟弟早死,留在家里的就是她了。

    不至于如今寄人篱下!

    王四顺从后门进来,走到前面,看到林向安在教赵桥卖东西,忍不住笑了,这孩子还真是随了他!

    一脸高兴的过来,走路带风,就把林向安给抱起来。

    “儿子,你猜猜爹干嘛去了?”

    很少看见王四顺这样情绪外露,看样子是有大单啊?

    小打小闹的,平日里也没有这样开心呢。

    林向安没有扫他老爹的兴,便一脸期待看着,“爹,快说说,是找到肥羊了?”

    噗呲!

    林秋兰瞬间笑出了声,“你这孩子,瞎说什么!”

    “哈哈,的确是够肥的!咱们镇上翠云楼,它家的招牌菜是鲫鱼炖豆腐,想从我们家进豆腐,这不刚才去见了掌柜去商谈吗?”

    翠云楼是镇上最热闹的酒楼之一。

    据说豆腐是从县里进货的。

    之前一直合作,结果最近闹些不愉快,想重新找一家,这不正好林家豆腐坊开张了。

    昨日开张,这铺子老板送来豆腐、豆腐皮、豆干,后面的两样只听说外地有卖,没想到本地竟然也有。

    尝了味道,发现比县里那家更嫩,这不就准备找铺子老板谈谈吗?

    “爹,厉害了!继续再接再厉,趁早把大单拿下!”

    王四顺就是适合去跑业务,他这人有成为销售经理的潜质。

    量大,薄利多销,也是一笔收入!

    听说翠云楼的鲫鱼豆腐汤,那可卖的真好,鱼汤都是小火慢炖的,豆腐也是那种很嫩的。

    一天少说要卖出上百份!

    这对豆腐坊来说绝对是大单。

    现在就剩4家合作的酒楼客栈,最多20斤这样的,还每天送过去,特别繁琐。

    “爹,你记得把豆干和豆腐皮也推销一下,还有一个卤豆干,这个咱们做出来,可以找他去谈,若是能谈成独家供应,那咱也有赚头了!”

    ......

    薛文逸回到家里,看见酒楼的掌柜来到家里,两人在书房商量事情。

    待掌柜走了后,薛文逸才去见他父亲。

    “爹!”

    “文逸,去看过你娘了?”

    薛老爷子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看着这个小儿子,一脸慈祥。

    “去见过娘了。爹,酒楼的事您解决没呀?”

    放下茶盏,薛老爷子看着儿子的表情,就知道他有事。

    “就知道你来找爹有事,说吧!”

    “前日子,您不是朝掌柜发火,说酒楼豆腐出了问题吗?正好我知道有一家豆腐坊,他家的豆腐很好,要不换一家?”

    这小子哪里懂豆腐的事,薛老爷子忍不住皱眉,怕是被人骗了?

    摸了摸手上的玉扳指,漫不经心地问道。

    “是哪家豆腐?”

    “和咱们家酒楼一条街上的,叫林家豆腐,他家豆腐在镇上也是小有名气。您不是说之前那家有问题吗?林家豆腐是我同窗家里开的,他人挺好的,我想着家里也需要豆腐,正好可以从他家里进货。”

    薛文逸知道的信息也比较少,不过林向安给冯辰带来的变化,他也是看在眼里。

    他也想和林向安交好,但林向安总是和赵泽他们一起,对其他人都挺平淡的。

    正好冯辰和赵泽都想照顾林向安家里的生意,他家貌似也可以。

    于是回来跟他爹说一声,让他帮忙。

    但薛老爷子一听是同窗家开的,就有点反感,很多人接近他儿子,然后想和他搭关系。

    没想到还真找到他儿子跟前了。

    刚才掌柜的也来跟他说了林家豆腐的事,只说豆腐做的不错,但价格没有之前合作的优惠,而且还是新开起来的,怕不稳定。

    这会他儿子也来跟前说,这就让薛老爷子心里不悦。

    “文逸,你就好好读书,家里的生意别管了!”

    “可是爹...”

    薛文逸还想说什么,但被薛老爷子打断了,挥挥手让他出去了。

    “我会考虑的,你回房去念书吧,莫要辜负我的期望!”

    王四顺跟着翠云楼掌柜一连谈了好几天,忙前忙后的,最终因为价格问题,没能谈妥。

    见他爹有些沮丧,林向安便开解道,“爹,没事!这家不行还有其他家呢!错过咱家的豆腐,那是翠云楼的损失。”

    被他儿子这么一说,心情倒好一点了。

    “爹,为啥没谈妥呀?是豆腐的原因,还是价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