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你给我拿错剧本了 第19章 小孩子过年的才艺表演
热门推荐:
穿越兽世:小雌性她生崽生不停
大荒主
末世:开局吞噬火焰就能变强,吾名炎帝
战双我就是这么护犊子有本事砍我
仙界历程
重启2008:从拯救绝色女老师开始逆袭
重生了,那就嫁强大又短命的丈夫
在那苍穹与苍穹之间
赶海:我靠无敌运气,承包整个大海
一转眼时间,就到了回门这天,初三,方萍早早起来收拾,给高义和高建设都换上新衣服,打扮一番。
高建设家离姥姥家不远,差不多一站多地的路程,所以高建设一家,就拎着东西步行前去。
路上方萍叮嘱高建设,要有礼貌,不要打架,少放鞭炮等等,听的高建设脑瓜子嗡嗡的。
到了姥姥家,先给姥姥拜年,高建设看到姥姥熟悉的样子,有些恍惚,上一世,姥姥去世的早,但姥姥对自己的疼爱,还是让高建设无比怀念的,这一世有很多事,都可以改变的。
除了姥姥,还见到了大舅一家,还有四姨一家,都拜过年后,大舅忽然问道:“建设啊,听说你的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了?”
高建设老气横秋的说道:“小事,小事,不值一提,只是篇仙侠小说而已。”
大舅看着高建设的样子,微微皱眉的说道:“怎么能是小事呢,建设你可不要骄傲自满那,继续努力才行。”
高建设心里腻歪的不得了,自己这个大舅跟上一世差不多,对小辈是不关心的,这是看到自己有点能力,想点拨点拨,高建设刚想怼回去,就看到自己老妈那杀人般的眼神,立刻怂了,严肃的说道:“大舅说得对,我会记住的。”
大舅看高建设态度不错,就不再继续说教,转头对高义说道:“妹夫,儿子教育的不错,但还是要多多督促他,不能放松。”
高义淡淡的回道:“我没教建设什么,都是他自己学的,我儿子自己知道该学什么,该干什么,我要是干预,就是乱操心。”
高建设在心里,直夸老爸666,这气度真刚啊,大舅听完一愣,尴尬的笑笑,岔开话题,说起了别的来。
方萍瞪了一眼高义,就去厨房帮忙了,高建设则趁机溜出去,见到表哥方宇还在自己的屋里学习,不由得就站在身边看他学什么。
方宇见高建设过来,就想跟自己的表弟玩,但还有不少大舅妈留的练习题没有做完,只能对高建设苦笑着摇了摇头。
高建设也不客气,就挨着方宇坐下,指着上面的题解答起来,方宇一听,马上跟着写上答案,很快两人合作就完成作业。
过年嘛,这个年代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还是鞭炮,完成作业的方宇,拿着准备的鞭炮就和高建设下楼去玩了。
中午时,全家都到了,高建设姥姥家跟上一世一样,除了年龄上都年轻了,其它没有变化,四姨去年刚结婚,还没有孩子,后面的五六七姨都还小,没结婚。
孩子也只有大姨的刘毅,大舅的方宇,二姨的周伟再加上高建设,一共四个孩子。
一家人分了两桌,菜肴还不少,这得益于大舅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是该高建设表演才艺的时间了,老妈方萍早就准备,趁着一个空档,抛出了话题,大姨也捧哏的恰到好处,高建设被迫营业。
先是一首喀秋莎,口琴独奏,再又来了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高建设以为这就糊弄过去了,哪知道,大姨变魔术一般拿出了一只笛子,笑着说道:“来,建设,之前你可是说过,你会吹奏笛子的。”
高建设无奈的接过笛子,说道:“我不知道吹什么曲子啊。”
五姨问道:“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大海啊,故乡,你会吹吗?”
这下大家都纷纷说这歌好,让高建设表演一下,高建设心想,大海啊,故乡是什么歌,只好来到意识中,看到三叔犹如老僧入定般,在那里盘腿打坐,惊讶的问道:“三叔,你这是要圆寂了?”
三叔被高建设这一句圆寂,差点崩了道心,暗骂一句狗嘴吐不出象牙,说道:“贫僧,啊呸,我在冥想,不然你让我干什么?”
高建设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哎呀,忘记了,是我不对,这就给你恢复原样。”
三叔这才好受一些的说道:“又有什么事啊?”
高建设说,我来练习一下吹笛子,姥姥家要我表演才艺。
高建设假装回忆一下说道:“五姨,这首歌,我大概记得,但不一定吹得好,试试吧。”
说完也不等大家回应,就开始吹奏,经过金手指的加成,高建设的笛子吹的很有专业水平,反正各位观众是觉得太好听了。
高建设吹奏完笛子,就跑出去玩了,家里人还在讨论他。
八三年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过年这几天的时间,对成年人,对小孩子,都是不够用的,飞快的就到上班时间了。
高建设的寒假也开始了,大多数都是在家里写写画画,中午再去奶奶家蹭个饭,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过完十五,高建设想起和李奶奶的约定,就让方萍送自己去李奶奶家。
李奶奶家住的比较远,那里都是一些二层小楼,李奶奶家就住在其中一栋,方萍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房子,心里很是向往。
高建设则没什么表情,还安慰性的拍拍方萍的手,用口型说道,等我给你买。
方萍都被逗笑了,李奶奶看着母子俩这样,感到非常温馨,就招呼两人快点进屋。
进了屋子,里面还有一位老爷爷负手而立,等在那里,一见到高建设就主动开口说道:“你们好,我是李婉茹的爱人,叫张明博,欢迎你们来做客。”说完伸手迎客。
方萍也微笑说道:“张叔叔您好,我叫方萍,给您拜个晚年,这是我儿子高建设,真是太谢谢你们这么照顾我家建设了。”说完微微鞠躬,并把好不容易买的苹果递了过去。
李奶奶也没有推辞,笑着说了声谢谢,就接了过去,大家就进了客厅,这时高建设才正式的,给两位老人拜年,并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幅画送给李奶奶,还没等李奶奶去接,张明博老爷子先一步抢着接了过去。
李奶奶笑着骂道:“这老头子,这是建设给我的礼物,你抢什么。”
张老爷子嘿嘿的笑着,也不答话,慢慢的打开画卷,这幅画是高建设用老爸厂子的图纸画的,纸张很硬,老爷子倒没觉得有什么,等看到里面的画,表情严肃了起来。
画的内容倒也简单,就是学校大门口,一位老师的背影,但极简的风格很有特色,这老师一看就是李奶奶本人,学校也能猜得出是高建设的工人小学。
但这铅笔的画的层次感很强,非常的传神,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这位老师与学生道别的师生情。
张明博老爷子看得仔细,李奶奶却是招呼方萍母子坐下,还拿出瓜子花生和水果招待,李奶奶剥了一个橘子递给高建设,又给方萍拿了一个,才问道:“建设啊,你功课都复习好了吗?不要以为是来奶奶家玩的哦。”
高建设一边吃着橘子一边说,“这段时间看了很多的书,具体学到什么程度我也不清楚,就看您能不能考倒我了。”
李奶奶开心的笑了起来,她就喜欢这样自信的高建设,一旁的方萍瞪了高建设一眼,说道:“你还真不要脸,什么都敢说,一点都不谦虚。”
李奶奶听了,摆摆手说道:“没事,这样好,小孩子就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才好,不然像我们一样瞻前顾后的,就不是小孩子了,建设啊,奶奶问你,你最喜欢哪个学科啊?”
高建设想了想说道:“奶奶,我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我觉得都很有意思,语文能让我理解书中的道理,数学能让我感受到自然科学的奇妙,通过学习,我有了很多神奇的想法。”
一旁欣赏完画的老爷子问道:“你的画是跟谁学的?”
高建设回道:“没跟谁学啊,我自己琢磨的。”
老爷子赞叹一声,天才啊。
李奶奶瞅老爷子的样子,笑着说,“怎么,这下信了?服气了?”
老爷子点头说道:“眼见为实,这还能不信,不过还是想看看建设现场作画,行不行啊?”
建设见老爷子问自己,就说道:“这个可以行,必须行啊,张爷爷,我现在就给你画。”
老爷子见建设这么上道,开心的哈哈大笑,说道:“好孩子,不急的,咱们爷俩有的是时间。”
方萍看见老两口这么喜欢建设,也就放心了,起身告辞,毕竟她还要去上班,又嘱咐了几句,约好接高建设回家的时间,就离开了。
就这样高建设在李奶奶家住下了,老爷子以前是体制内的,现在已经退休了。
前面也说过李奶奶也是大学教授退休的,这物质条件自然是比高建设家里好太多,高建设也不客气,给啥好吃的,都不拒绝。
同样李奶奶对他的教导,也没拿他当小孩子,直接就是高中课程起步,两天下来,李奶奶大致了解了高建设的知识高度。
老爷子却是经常拉着高建设玩,什么象棋、围棋,画画,口琴,笛子这些都轮番上,这把老爷子高兴的,甚至有天晚上都要跟高建设喝两杯了。
高建设家离姥姥家不远,差不多一站多地的路程,所以高建设一家,就拎着东西步行前去。
路上方萍叮嘱高建设,要有礼貌,不要打架,少放鞭炮等等,听的高建设脑瓜子嗡嗡的。
到了姥姥家,先给姥姥拜年,高建设看到姥姥熟悉的样子,有些恍惚,上一世,姥姥去世的早,但姥姥对自己的疼爱,还是让高建设无比怀念的,这一世有很多事,都可以改变的。
除了姥姥,还见到了大舅一家,还有四姨一家,都拜过年后,大舅忽然问道:“建设啊,听说你的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了?”
高建设老气横秋的说道:“小事,小事,不值一提,只是篇仙侠小说而已。”
大舅看着高建设的样子,微微皱眉的说道:“怎么能是小事呢,建设你可不要骄傲自满那,继续努力才行。”
高建设心里腻歪的不得了,自己这个大舅跟上一世差不多,对小辈是不关心的,这是看到自己有点能力,想点拨点拨,高建设刚想怼回去,就看到自己老妈那杀人般的眼神,立刻怂了,严肃的说道:“大舅说得对,我会记住的。”
大舅看高建设态度不错,就不再继续说教,转头对高义说道:“妹夫,儿子教育的不错,但还是要多多督促他,不能放松。”
高义淡淡的回道:“我没教建设什么,都是他自己学的,我儿子自己知道该学什么,该干什么,我要是干预,就是乱操心。”
高建设在心里,直夸老爸666,这气度真刚啊,大舅听完一愣,尴尬的笑笑,岔开话题,说起了别的来。
方萍瞪了一眼高义,就去厨房帮忙了,高建设则趁机溜出去,见到表哥方宇还在自己的屋里学习,不由得就站在身边看他学什么。
方宇见高建设过来,就想跟自己的表弟玩,但还有不少大舅妈留的练习题没有做完,只能对高建设苦笑着摇了摇头。
高建设也不客气,就挨着方宇坐下,指着上面的题解答起来,方宇一听,马上跟着写上答案,很快两人合作就完成作业。
过年嘛,这个年代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还是鞭炮,完成作业的方宇,拿着准备的鞭炮就和高建设下楼去玩了。
中午时,全家都到了,高建设姥姥家跟上一世一样,除了年龄上都年轻了,其它没有变化,四姨去年刚结婚,还没有孩子,后面的五六七姨都还小,没结婚。
孩子也只有大姨的刘毅,大舅的方宇,二姨的周伟再加上高建设,一共四个孩子。
一家人分了两桌,菜肴还不少,这得益于大舅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是该高建设表演才艺的时间了,老妈方萍早就准备,趁着一个空档,抛出了话题,大姨也捧哏的恰到好处,高建设被迫营业。
先是一首喀秋莎,口琴独奏,再又来了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高建设以为这就糊弄过去了,哪知道,大姨变魔术一般拿出了一只笛子,笑着说道:“来,建设,之前你可是说过,你会吹奏笛子的。”
高建设无奈的接过笛子,说道:“我不知道吹什么曲子啊。”
五姨问道:“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大海啊,故乡,你会吹吗?”
这下大家都纷纷说这歌好,让高建设表演一下,高建设心想,大海啊,故乡是什么歌,只好来到意识中,看到三叔犹如老僧入定般,在那里盘腿打坐,惊讶的问道:“三叔,你这是要圆寂了?”
三叔被高建设这一句圆寂,差点崩了道心,暗骂一句狗嘴吐不出象牙,说道:“贫僧,啊呸,我在冥想,不然你让我干什么?”
高建设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哎呀,忘记了,是我不对,这就给你恢复原样。”
三叔这才好受一些的说道:“又有什么事啊?”
高建设说,我来练习一下吹笛子,姥姥家要我表演才艺。
高建设假装回忆一下说道:“五姨,这首歌,我大概记得,但不一定吹得好,试试吧。”
说完也不等大家回应,就开始吹奏,经过金手指的加成,高建设的笛子吹的很有专业水平,反正各位观众是觉得太好听了。
高建设吹奏完笛子,就跑出去玩了,家里人还在讨论他。
八三年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过年这几天的时间,对成年人,对小孩子,都是不够用的,飞快的就到上班时间了。
高建设的寒假也开始了,大多数都是在家里写写画画,中午再去奶奶家蹭个饭,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过完十五,高建设想起和李奶奶的约定,就让方萍送自己去李奶奶家。
李奶奶家住的比较远,那里都是一些二层小楼,李奶奶家就住在其中一栋,方萍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房子,心里很是向往。
高建设则没什么表情,还安慰性的拍拍方萍的手,用口型说道,等我给你买。
方萍都被逗笑了,李奶奶看着母子俩这样,感到非常温馨,就招呼两人快点进屋。
进了屋子,里面还有一位老爷爷负手而立,等在那里,一见到高建设就主动开口说道:“你们好,我是李婉茹的爱人,叫张明博,欢迎你们来做客。”说完伸手迎客。
方萍也微笑说道:“张叔叔您好,我叫方萍,给您拜个晚年,这是我儿子高建设,真是太谢谢你们这么照顾我家建设了。”说完微微鞠躬,并把好不容易买的苹果递了过去。
李奶奶也没有推辞,笑着说了声谢谢,就接了过去,大家就进了客厅,这时高建设才正式的,给两位老人拜年,并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幅画送给李奶奶,还没等李奶奶去接,张明博老爷子先一步抢着接了过去。
李奶奶笑着骂道:“这老头子,这是建设给我的礼物,你抢什么。”
张老爷子嘿嘿的笑着,也不答话,慢慢的打开画卷,这幅画是高建设用老爸厂子的图纸画的,纸张很硬,老爷子倒没觉得有什么,等看到里面的画,表情严肃了起来。
画的内容倒也简单,就是学校大门口,一位老师的背影,但极简的风格很有特色,这老师一看就是李奶奶本人,学校也能猜得出是高建设的工人小学。
但这铅笔的画的层次感很强,非常的传神,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这位老师与学生道别的师生情。
张明博老爷子看得仔细,李奶奶却是招呼方萍母子坐下,还拿出瓜子花生和水果招待,李奶奶剥了一个橘子递给高建设,又给方萍拿了一个,才问道:“建设啊,你功课都复习好了吗?不要以为是来奶奶家玩的哦。”
高建设一边吃着橘子一边说,“这段时间看了很多的书,具体学到什么程度我也不清楚,就看您能不能考倒我了。”
李奶奶开心的笑了起来,她就喜欢这样自信的高建设,一旁的方萍瞪了高建设一眼,说道:“你还真不要脸,什么都敢说,一点都不谦虚。”
李奶奶听了,摆摆手说道:“没事,这样好,小孩子就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才好,不然像我们一样瞻前顾后的,就不是小孩子了,建设啊,奶奶问你,你最喜欢哪个学科啊?”
高建设想了想说道:“奶奶,我也没有特别喜欢的,我觉得都很有意思,语文能让我理解书中的道理,数学能让我感受到自然科学的奇妙,通过学习,我有了很多神奇的想法。”
一旁欣赏完画的老爷子问道:“你的画是跟谁学的?”
高建设回道:“没跟谁学啊,我自己琢磨的。”
老爷子赞叹一声,天才啊。
李奶奶瞅老爷子的样子,笑着说,“怎么,这下信了?服气了?”
老爷子点头说道:“眼见为实,这还能不信,不过还是想看看建设现场作画,行不行啊?”
建设见老爷子问自己,就说道:“这个可以行,必须行啊,张爷爷,我现在就给你画。”
老爷子见建设这么上道,开心的哈哈大笑,说道:“好孩子,不急的,咱们爷俩有的是时间。”
方萍看见老两口这么喜欢建设,也就放心了,起身告辞,毕竟她还要去上班,又嘱咐了几句,约好接高建设回家的时间,就离开了。
就这样高建设在李奶奶家住下了,老爷子以前是体制内的,现在已经退休了。
前面也说过李奶奶也是大学教授退休的,这物质条件自然是比高建设家里好太多,高建设也不客气,给啥好吃的,都不拒绝。
同样李奶奶对他的教导,也没拿他当小孩子,直接就是高中课程起步,两天下来,李奶奶大致了解了高建设的知识高度。
老爷子却是经常拉着高建设玩,什么象棋、围棋,画画,口琴,笛子这些都轮番上,这把老爷子高兴的,甚至有天晚上都要跟高建设喝两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