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希望家园 > 第85章 团结为翼,冲破苍穹

希望家园 第85章 团结为翼,冲破苍穹

    团结为翼,冲破苍穹

    在地球,夏日的骄阳似火般炙烤着大地,新闻报道中,某地区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旱灾,大面积的植物枯萎,森林火灾频发,滚滚浓烟遮天蔽日。而此时,远在月球的基地,王大力和晓妍自春季便投身其中的植物培育工作,不知不觉已悄然步入初夏,他们还未来得及喘口气,新的危机便如汹涌浪潮般袭来。

    尽管此前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月球基地的植物培育工作刚经历了肥料难题的严峻考验,作物根部的症状才逐渐消失,初显生机。但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这片遥远的月球基地依旧是危机四伏。在月球基地那间灯光略显昏暗的控制中心里,晓妍眉头紧锁,双眼紧盯着量子通信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她心急如焚,深知当前月球植物培育的困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身旁,各种仪器发出的指示灯闪烁不停,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局势的严峻。

    “喂,喜马拉雅实验组!这里是月球基地晓妍,情况万分紧急!番茄植株大面积出现果实发育不良,个头小不说,畸形率高得吓人,大豆仓又遭遇了罕见真菌肆虐,叶片枯黄脱落得厉害,我们急需支援!”晓妍拿起通讯器,语速极快,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

    “晓妍,别慌,我们马上查看数据。你们先整理下植株近期生长环境参数、土壤样本分析,还有病虫害区域的详细影像资料,尽快传过来。”喜马拉雅实验组的负责人老张沉稳地回应道。

    挂掉通讯,晓妍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转身快步走向忙碌的王大力。此刻的王大力,正站在巨大的监控屏幕前,双手紧紧握拳,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担忧。晓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大力,地球那边已经在想办法了,咱们也得赶紧把需要的资料准备好。”

    王大力微微点头,咬牙说道:“好,这次困难虽然棘手,但咱们一定能挺过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可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却显示出此刻他内心的沉重和担忧。

    与此同时,地球喜马拉雅月球植物模拟实验环境组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巨大的会议桌旁,来自各个实验组的专家们眉头紧锁,目光紧盯着屏幕上月球基地传来的植物影像和数据。

    “这番茄果实发育不良和大豆遭受真菌肆虐的情况,绝非偶然。”一位资深植物学家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充满忧虑,“我们必须深入剖析,找出根源。”

    “会不会是灌溉水源出了问题?”有人提出猜测。

    “不太可能,水源的各项指标一直都在严密监控之下,近期并没有出现异常波动。”立刻有人反驳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陷入了僵局。

    这时,华夏气象学家章文龙面色凝重地站了起来,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依我看,极有可能是近期强烈的太阳风在作祟。太阳风携带的高能质子和电子等带电粒子,形成了强大的辐射流,其中包含伽马射线 。这种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月球表面,抵达没有大气抵抗辐射的月球地下溶洞。原有的月球广寒宫市实验仓的抗辐射性能,恐怕无法有效抵挡太阳风这种程度的辐射。”

    此言一出,整个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月球实验基地的工作人员和喜马拉雅月球模拟实验会议室中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有的人惊得合不拢嘴,有的人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还有的人眉头拧成了麻花,深深的忧虑写在了脸上。

    “这意味着什么?难道不仅仅是植物出问题这么简单?”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声音颤抖地问道。

    章文龙沉重地点点头:“没错,太阳风辐射对植物的影响极为复杂。从生理代谢角度来说,它可能破坏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结构,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使得植物无法有效合成生长所需的能量与物质。在分子层面,辐射可能导致植物基因发生突变,干扰植物激素的合成与信号传导,进而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而且,植物的免疫系统也会受到抑制,导致其更容易受到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对于我们的工作人员而言,如果在广寒宫市地下实验仓内没有穿防辐射服,辐射剂量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体细胞造成严重损伤,破坏dNA结构,增加患癌风险,还可能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恐惧和不安。

    此时,太空仓的互助小组中苏悦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等等,我们最新研发的新材料抗辐射实验仓不是已经提交给太空运输部门了吗?这或许能解决燃眉之急!”

    紧接着,林悦也急切地附和:“对呀,快看看能不能尽快投入使用!”

    太空物资运输部门领导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着解释道:“问题是实验仓数量太多,重量超标,根本无法一次性运输一整套六棱体太空舱。需要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仓逐个运输(每个小△模块约卧室大小),这运输成本实在太大了!而且,在当前的太空运输体系下,频繁发射不仅成本高昂,还会受到轨道资源、发射窗口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此话一出,众人的脸色更加难看了。月球太空项目负责人当机立断,拿起电话向高层领导请示。

    电话接通后,高层领导们迅速展开了深入讨论。一时间,会议室里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却又紧张。

    “为了建造一个广寒宫市月球太空项目已经让国家耗费20%的经济了,如今又要全面更新太不值得!”一位领导皱着眉头,言辞坚决。

    “就算是所有太空发射中心全部启动,短时间内也无法实现对整个广寒宫市太空舱全面升级。而且,大规模发射会极大地增加太空垃圾的产生,对地球轨道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有专家忧心忡忡地补充道。

    月球植物培育实验组代表满脸焦急,大声强调:“我们只需要运输植物培育组的200个六棱柱体培育仓和20个工作人员生活仓!但这不仅关乎植物培育的成败,更关系到月球基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未来的太空探索计划。一旦植物培育彻底失败,我们在月球的长期存在将面临巨大挑战。”

    “就算是单算这一次的运输成本,那也要耗费1%的全民经济啊,更别说往后的全面更新了!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太不值得!”经济学家据理力争,表情严肃。

    而太空运输发射中心代表则愁眉苦脸地说道:“如此大规模发射,火箭发射失败的概率只会大大增加!火箭的可靠性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每次发射都是一次极其复杂且充满风险的工程,涉及到众多系统和环节,任何一个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发射失败。到时候出了事故怎么办?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共享城太空飞行器研究代表缓缓开口:“我们倒是有可以一次性运输完整实验仓,并成功往返月球的成熟大型空天飞行无人飞车方案。可是……建造这种大型空天飞行器所需的材料和资源……一直卡在用技术换相应设备制造材料和资源的问题上,许多国内外企业觉得用那么多资源换大型飞行器的成熟制造技术方案不划算,所以一直停留在谈判状态。此外,大型空天飞行器的制造不仅需要大量资源,还涉及到超大规模的工业协同,从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到飞行器的组装调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技术精度和质量把控,目前的工业体系要实现如此大规模的转变也面临诸多挑战。”

    华夏最高执政官和其他高层领导们听后面面相觑,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有人无奈地摇头,有人紧锁眉头陷入沉思。

    “为了建造你们提出的大型空天往返飞船,让国内现有储备的各类最稀缺资源耗费5%,这实在行不通!国外借此卡我们脖子咋办?国内经济发展还要不要了?”一位领导忧心忡忡地说道。

    2070年,面对着全球不可再生的部分稀缺资源即将在2100年枯竭问题。人类究竟是要墨守成规继续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还是勇敢地向浩瀚的宇宙踏出开发太阳系资源这一决策问题。会后,华夏最高执政官仰头看着苍穹,心底深处一股莫名的窒息感袭来。因为在他眼里,第一次发现这苍穹竟然有一种牢笼的感觉!这牢笼困住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文明!

    所以他当机立断,下定决心一定要打破这个困局!回到会议室,最高执政官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发表了他的看法 。

    最高执政官挺直身躯,目光如炬,缓缓说道:“各位,我们正站在人类发展的十字路口。一直以来,我们为经济发展殚精竭虑,可如今,稀缺资源濒临枯竭,地球承载的压力与日俱增。就拿我国来说,像钾、锂、铷、铀、钴等战略性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们诸多关键领域的发展 。若我们局限于地球资源,不仅难以满足国内发展需求,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日益匮乏也会让人类发展陷入停滞。我们若不踏出这艰难的一步,未来将何去何从?困守地球,等待资源耗尽的那一天?还是勇敢冲向宇宙,寻找新的生机?”

    “建造大型空天飞行器,的确会消耗大量稀缺资源,也会面临国外掣肘的风险。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太阳系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月球上有着上百万吨的氦 - 3,小行星带富含铁、钴、镍等金属以及各类非金属矿物。一旦成功开发,不仅能为月球基地的工作人员创造生存条件,更是为整个人类文明开辟新的航道。一旦成功,我们将开启太阳系资源开发的新纪元,获得的回报将难以估量。从长远来看,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缓解地球资源压力,还将带动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对于我国而言,将有力保障国家发展的资源供应,推动如航天装备制造、太空资源开采技术研发等新兴产业崛起,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地位。”

    “至于技术与资源交换的难题,我们要展现出十足的诚意与智慧。一方面,加大国内科研力量投入,在其他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多元化的合作方案吸引国内外企业;另一方面,积极与各国沟通协调,建立国际太空合作联盟,共同应对资源与技术的困境,让大家认识到这是全人类的使命,而非一国之事。我们可以分享太空探索的数据和成果,共同开展联合科研项目,以此促进资源和技术的共享。我国在航天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嫦娥工程’等,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在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再者,针对太空运输发射的风险,我们要集中顶尖科研力量,全力提升火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对火箭的每一个零部件进行反复检测和优化。同时,加强发射前的模拟演练,尽可能预演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每一次发射,都是人类对未知的挑战,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我国现有的航天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为我们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有信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这一伟大的航天探索任务。”

    “我明白这一路困难重重,但人类的进步,本就是在与困难的对抗中铸就。回首历史,我们克服了无数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才走到今天。此刻,我们怎能退缩?我坚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破这苍穹的‘牢笼’,为人类文明开拓出无限可能!”

    在最高执政官的指示下,华夏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与多国展开紧锣密鼓的协商,以共享城先进的科技成果、丰富的科研数据以及未来太空开发的合作权益等作为筹码,为制造大型空天飞行器争取关键材料和资源。另一方面,整个国内太空发射中心也在竭尽所能地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地球卫星发射中心的20多个指挥室内,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大屏幕上,月球基地的各项数据如潮水般涌来,工作人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这次月球植物培育,为了我们在宇宙探索的未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卫星发射中心的总指挥老李面色凝重,大声吼道,“马上启动紧急预案,各发射中心同步准备发射专属月球植物量子检测卫星以及搭载新型抗辐射材料的月球植物培育实验仓和工作人员居住仓小模块!”

    在各个卫星发射塔下,巨大的火箭整齐矗立在发射台上,喷射口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紧张的氛围凝固,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关键的一刻。

    “5、4、3、2、1,发射!”随着一声令下,20多个发射中心的火箭底部同时喷出熊熊火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它们如同一群挣脱束缚的巨龙,直冲向浩瀚苍穹。这一刻,整个地球都仿佛感受到了这股来自人类迈向宇宙的强大力量,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追随着火箭的轨迹。

    专属月球植物量子检测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后,迅速展开工作。高分辨率的光谱分析仪和粒子探测器如同敏锐的猎手,精准捕捉着月球植物的每一丝变化。很快,通过量子通信技术,大量精准的数据如雪花般飘向月球基地。

    “晓妍,快看!卫星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太阳风伽马射线辐射对植物的严重影响,而且辐射强度超出了我们的预估。不仅如此,数据还显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幅下降,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急剧上升,这表明植物正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王大力神色凝重地喊道。

    面对这一严峻情况,月球基地立即启动紧急辐射防护预案。所有工作人员迅速穿上专业的防辐射服,有序前往辐射检查区域进行全面检查。与此同时,华夏方面加快了向月球运输新型抗辐射材料的月球植物培育实验仓及工作人员居住仓小模块的进度。

    在共享城的全力支持下,一艘艘小型运输船满载着希望,朝着月球疾驰而去。那一艘艘运输船在浩瀚宇宙中宛如闪烁的星辰,划破黑暗,将珍贵的物资送往月球基地。与此同时,那艘承载着人类未来希望的大型空天飞行无人飞车的建造工作,也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与推动下,逐渐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无数科研人员日夜坚守在岗位上,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人类迈向宇宙的脚步助力。

    在大豆种植区,王大力和晓妍紧急向地球的植保专家求助后,地球方面迅速将对抗真菌的微生物培养物通过太空运输中心运往月球基地。

    “大家小心点,这微生物培养物可是咱们的‘秘密武器’,一定要按照专家指导,精准引入大豆仓。考虑到月球的微重力环境,微生物的投放角度和力度都要格外精准,确保它们能在大豆根部周围有效定殖。”王大力神情严肃,声音洪亮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同事们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将微生物引入大豆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时刻关注着大豆植株的变化。他们密切监测着植株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等,精心调整各项参数,精心呵护着这些脆弱的生命。经过数周的持续观察和精心维护,真菌的蔓延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大豆植株逐渐恢复生机。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们还发现,通过适当调整光照周期和强度,可以增强大豆植株的免疫力,进一步抑制真菌的生长。

    当月球太空植物培育工作人员操控着机器人,将受辐射影响的大豆和番茄植株小心地放入新更换的抗辐射植物培育仓后,他们便满心期待地关注着这些植株的反应。日子一天天过去,得益于新培育仓良好的抗辐射性能以及精心调控的温湿度、光照等适宜环境,那些遭受辐射后部分未被辐射的植物枝干有了新变化。

    在这些枝干上,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芽原基,在适宜的植物激素调节下,开始活跃起来。植物自身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随着营养物质的重新分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芽原基所在部位。在营养物质的供应和激素的刺激下,芽原基的细胞不断分裂、分化。起初,只是冒出一个个微小的、嫩绿的芽尖,它们娇嫩而脆弱,在微重力环境下轻轻晃动。但由于微重力对植物生长方向的影响,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特殊的支架和固定装置,引导芽尖的正常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芽尖逐渐长大,发育成了小小的叶芽。新长出的叶片努力展开,从最初的卷曲状态慢慢舒展成完整的叶片形态,颜色也从嫩黄逐渐变为翠绿。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可见,它们努力地进行光合作用,为植株的进一步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这些叶芽不断伸长,逐渐长成了翠绿的枝丫,为原本略显枯萎的植株增添了勃勃生机。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部分叶片出现了卷曲和发黄的现象,经过仔细检测,原来是微重力环境下,植物对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受到影响,于是他们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特殊的微量元素配方,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看着那一片片在原有植株上新生的翠绿枝丫,晓妍的眼眶湿润了,她的声音微微颤抖,轻声说道:“太不容易了,咱们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王大力紧紧握住晓妍的手,感慨万千:“是啊,这一路多亏了大家,也多亏了共享城的互助共享机制。要是没有地球各方的支持,咱们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而且,通过这次经历,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面对类似的挑战,我们将更有信心和能力应对。” 他们深知,这新生的翠绿枝丫不仅是植物的重生,更是人类在宇宙探索道路上的希望之光,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去征服更多未知的挑战 。

    在一次次与困难的斗争中,王大力和晓妍深刻体会到共享城互助共享机制的强大力量。这不仅是一场关乎月球植物培育的战斗,更是人类团结协作、突破自我的伟大征程。每一次克服困难,都让他们更加坚信,只要携手共进,人类的未来必将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