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嘎了家暴爹,从此走上富贵路 第68章 胡人的踪迹
孟缚青找到山洞,走进去后藏身于一颗石头后面,进去空间在温泉清洗。
温泉水热且具有自净能力,她不怕冷也没必要找苦吃。
简单清洗后,孟缚青在空间里找了内衬换上,刚准备忍一忍把脏了的冬衣套上,忽地听见空间外面有人似乎在喊她。
闪身出去空间,她探头看过去发现来人是谢烬的其中一个女手下。
还挺细心,她想。
抬手示意,“在这儿!”
穿好衣裳两人回去,落脚地多了两户人家。
正是收到口信后赶过来的娘家人,他们都是拉着板车、扛着大包小包紧赶慢赶走过来的。
其中当数崔苗儿最激动,本来以为孟缚青昧了她们的钱,压根没给娘家捎口信,还想着孟缚青回来之后她势必要质问一番,谁想到即将启程前她娘家人来了!
早上天刚亮,孟伯昌就跟牛大商量了下让孟家村的村民租牛家空着的车。两三户合租一辆,只放些重的东西,省的被拖着走的太慢。
牛家人自然没什么意见,逃难的时候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看在孟缚青的面子上,牛大还说先把账记上,等新找到落脚地再给也不迟。
一时之间孟家村人纷纷感激得不行。
此时他们都已把东西装好车,随时都能启程。
孟缚青赶着马车即将跟随车队走时,忽地瞧见不远处的路上又来了几人。
他们像是逃了许久,身上带的东西少的可怜,神情惊恐,疲惫不堪。
孟家村这边有个妇人突然大叫一声:“爹!”
她奋力跑了过去。
看清楚家人的惨状,她哭着问:“大哥、小妹……你们咋成了这样?来的时候没有收拾东西吗?娘呢?娘去哪儿了?”
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忽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娘死了呜呜呜……”
妇人的爹、哥嫂和被嫂子抱着的孩子也都哭了起来。
孟伯昌连忙上前细问,才知道这一户人家住的偏北,昨晚得知女儿的消息后他们便赶紧收拾东西,谁知他们刚走出村子,就听见了马蹄声。
胡人南下路过他们村在村子里烧杀抢夺了一番,他们藏身于山林中躲过一劫,之后更是一刻不敢多停地往野猪沟这边赶,生怕没赶上。
然而逃跑途中一个落单的胡人拿着大刀追上了他们,妇人的娘腿脚本就不好,跑的急了摔倒在地,她直接抱住胡人的腿用一条命为家人换取一线生机。
活下来的人只得一刻不停地跑,跑到最后手上只剩下一小袋粮食。
众人来不及震惊,只连忙招呼赶紧走,他们必须要赶紧离开清平县才行。
这个决定让那三户连夜赶过来的人家颇觉吃不消,他们赶了一夜的路,身体都有些撑不住了,却也知道不走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有了车队,前进速度比起之前要快上不少,众人却更加沉默。
他们带过来的消息属实算不上好,也不知那些没有离开的亲人会遭受什么。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得到消息赶紧走。
走了一上午,一行人终于在晌午时分走出了清平县。
孟伯昌选在一处林子的边缘让众人就地休息两刻钟。
孟缚青找上孟伯昌把野猪的事跟他说了下,孟伯昌吃惊,“这可是肉,你当真不要?”
“我们一家吃不了多少,何况猎野猪也有谢家公子的功劳,不好据为己有,分我家一条后腿便好。”
孟伯昌点点头,“成,村长爷爷替村民们多谢你了,我再去问问谢公子。”
休息时间少,不值当开火。
坐在马车上啃干粮的时候,孟缚青发现一直有人在看她,她抬眼看去,是孟晓聪。
被孟缚青凌厉的视线盯着,孟晓聪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又想起了对方拿着匕首不停刺在野猪脖颈时的场景。
孟缚青不耐烦地皱了下眉,“眼睛不想要了?”
孟晓聪咽了口唾沫,迈步站在距离孟缚青一丈远的位置,声如蚊讷地说:“早上谢谢你了。”
“说的什么,大点声。”
“早上谢谢你……救我。”尽管孟缚青那一脚踹得他到现在还疼得不行,但若不是孟缚青,他这条小命可就交代在野猪身上了。
孟缚青淡淡道:“就算是条狗我也会踢走的,毕竟挡了我的路。”
孟晓聪忍不住咬了咬牙,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小命最重要。
“以后你有啥事需要我做的,只管说,我孟晓聪一定不会拒绝的!”
他快速说完这句话,把手上拎着的一小块熏肉放在孟缚青身边,就转身跑了。
熏肉是爹娘给他专门用来感谢孟缚青的。
孟琳琅看见这一幕,心下黯然。
从前孟晓聪最喜欢跟在她身后,她以为孟晓聪跟她一样讨厌孟缚青,没想到他也变了。
她忍不住又拿自己和孟缚青作比较,最后发现没有灵泉空间,她在逃难路上尚且自顾不暇,更别提救人了。
她握起拳头,指尖陷进肉里。
“琳琅啊,咋不吃东西?不多吃点身体怎么受得住?”
孟林氏见孟琳琅一脸的心事重重,不由得心疼地递过去一小块干粮。
她是看着琳琅长大的,自始至终都相信琳琅是个好孩子,只是不知那孟缚青使了什么法子,把原来一个爱说爱笑的丫头逼成如今沉默寡言的模样。
孟琳琅笑笑,“二奶奶,我不是很饿,你给小堂叔吃吧。”
被她称作小堂叔的人正是孟林氏那个傻了的儿子。
“数你小堂叔吃的多,你还操心他?”孟林氏把干粮塞孟琳琅手中。
“你啊,如今心思太重,凡事看开些才好,是好是孬咱们只管冷眼看,日久见人心,咱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孟琳琅点点头,眼下她就是这样的想法。
休息完以后,车队再次启程。这回一行人走上了官道。
之前遇见的人少,上了官道才知道路上有不少逃难的人,有车马的在少数,他们一上路目之所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们车和牲畜身上。
走在外面的壮劳力们都绷紧了肌肉,把手里的棍棒、斧头、锄头等紧紧攥着,唯恐有哪个不长眼的打他们的主意。
然而,他们的顾忌实在有些多虑了,不看前头领头的黑衣人,单单是他们的人数在官道上便已经是一骑绝尘。
温泉水热且具有自净能力,她不怕冷也没必要找苦吃。
简单清洗后,孟缚青在空间里找了内衬换上,刚准备忍一忍把脏了的冬衣套上,忽地听见空间外面有人似乎在喊她。
闪身出去空间,她探头看过去发现来人是谢烬的其中一个女手下。
还挺细心,她想。
抬手示意,“在这儿!”
穿好衣裳两人回去,落脚地多了两户人家。
正是收到口信后赶过来的娘家人,他们都是拉着板车、扛着大包小包紧赶慢赶走过来的。
其中当数崔苗儿最激动,本来以为孟缚青昧了她们的钱,压根没给娘家捎口信,还想着孟缚青回来之后她势必要质问一番,谁想到即将启程前她娘家人来了!
早上天刚亮,孟伯昌就跟牛大商量了下让孟家村的村民租牛家空着的车。两三户合租一辆,只放些重的东西,省的被拖着走的太慢。
牛家人自然没什么意见,逃难的时候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看在孟缚青的面子上,牛大还说先把账记上,等新找到落脚地再给也不迟。
一时之间孟家村人纷纷感激得不行。
此时他们都已把东西装好车,随时都能启程。
孟缚青赶着马车即将跟随车队走时,忽地瞧见不远处的路上又来了几人。
他们像是逃了许久,身上带的东西少的可怜,神情惊恐,疲惫不堪。
孟家村这边有个妇人突然大叫一声:“爹!”
她奋力跑了过去。
看清楚家人的惨状,她哭着问:“大哥、小妹……你们咋成了这样?来的时候没有收拾东西吗?娘呢?娘去哪儿了?”
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忽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娘死了呜呜呜……”
妇人的爹、哥嫂和被嫂子抱着的孩子也都哭了起来。
孟伯昌连忙上前细问,才知道这一户人家住的偏北,昨晚得知女儿的消息后他们便赶紧收拾东西,谁知他们刚走出村子,就听见了马蹄声。
胡人南下路过他们村在村子里烧杀抢夺了一番,他们藏身于山林中躲过一劫,之后更是一刻不敢多停地往野猪沟这边赶,生怕没赶上。
然而逃跑途中一个落单的胡人拿着大刀追上了他们,妇人的娘腿脚本就不好,跑的急了摔倒在地,她直接抱住胡人的腿用一条命为家人换取一线生机。
活下来的人只得一刻不停地跑,跑到最后手上只剩下一小袋粮食。
众人来不及震惊,只连忙招呼赶紧走,他们必须要赶紧离开清平县才行。
这个决定让那三户连夜赶过来的人家颇觉吃不消,他们赶了一夜的路,身体都有些撑不住了,却也知道不走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有了车队,前进速度比起之前要快上不少,众人却更加沉默。
他们带过来的消息属实算不上好,也不知那些没有离开的亲人会遭受什么。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得到消息赶紧走。
走了一上午,一行人终于在晌午时分走出了清平县。
孟伯昌选在一处林子的边缘让众人就地休息两刻钟。
孟缚青找上孟伯昌把野猪的事跟他说了下,孟伯昌吃惊,“这可是肉,你当真不要?”
“我们一家吃不了多少,何况猎野猪也有谢家公子的功劳,不好据为己有,分我家一条后腿便好。”
孟伯昌点点头,“成,村长爷爷替村民们多谢你了,我再去问问谢公子。”
休息时间少,不值当开火。
坐在马车上啃干粮的时候,孟缚青发现一直有人在看她,她抬眼看去,是孟晓聪。
被孟缚青凌厉的视线盯着,孟晓聪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又想起了对方拿着匕首不停刺在野猪脖颈时的场景。
孟缚青不耐烦地皱了下眉,“眼睛不想要了?”
孟晓聪咽了口唾沫,迈步站在距离孟缚青一丈远的位置,声如蚊讷地说:“早上谢谢你了。”
“说的什么,大点声。”
“早上谢谢你……救我。”尽管孟缚青那一脚踹得他到现在还疼得不行,但若不是孟缚青,他这条小命可就交代在野猪身上了。
孟缚青淡淡道:“就算是条狗我也会踢走的,毕竟挡了我的路。”
孟晓聪忍不住咬了咬牙,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小命最重要。
“以后你有啥事需要我做的,只管说,我孟晓聪一定不会拒绝的!”
他快速说完这句话,把手上拎着的一小块熏肉放在孟缚青身边,就转身跑了。
熏肉是爹娘给他专门用来感谢孟缚青的。
孟琳琅看见这一幕,心下黯然。
从前孟晓聪最喜欢跟在她身后,她以为孟晓聪跟她一样讨厌孟缚青,没想到他也变了。
她忍不住又拿自己和孟缚青作比较,最后发现没有灵泉空间,她在逃难路上尚且自顾不暇,更别提救人了。
她握起拳头,指尖陷进肉里。
“琳琅啊,咋不吃东西?不多吃点身体怎么受得住?”
孟林氏见孟琳琅一脸的心事重重,不由得心疼地递过去一小块干粮。
她是看着琳琅长大的,自始至终都相信琳琅是个好孩子,只是不知那孟缚青使了什么法子,把原来一个爱说爱笑的丫头逼成如今沉默寡言的模样。
孟琳琅笑笑,“二奶奶,我不是很饿,你给小堂叔吃吧。”
被她称作小堂叔的人正是孟林氏那个傻了的儿子。
“数你小堂叔吃的多,你还操心他?”孟林氏把干粮塞孟琳琅手中。
“你啊,如今心思太重,凡事看开些才好,是好是孬咱们只管冷眼看,日久见人心,咱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孟琳琅点点头,眼下她就是这样的想法。
休息完以后,车队再次启程。这回一行人走上了官道。
之前遇见的人少,上了官道才知道路上有不少逃难的人,有车马的在少数,他们一上路目之所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们车和牲畜身上。
走在外面的壮劳力们都绷紧了肌肉,把手里的棍棒、斧头、锄头等紧紧攥着,唯恐有哪个不长眼的打他们的主意。
然而,他们的顾忌实在有些多虑了,不看前头领头的黑衣人,单单是他们的人数在官道上便已经是一骑绝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