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嘎了家暴爹,从此走上富贵路 第71章 求助之人
这一家人总共有四口人,一对夫妻,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子,还有走在中间的丈夫手上抱着的八九岁的女娃娃。
似乎是因为女孩儿生病了,他们神情焦急不已。
四人中的丈夫问正在给驴子喂干草的孟琳琅:“姑娘,你们一行人当中可有能治病的大夫?我女儿她发了高烧,实在是没了别的办法了!”
妻子也急切道:“只要能救下我女儿,我们定有重谢!”
夫妻二人中丈夫举止斯文,长相端正;妻子大方得体,眉眼中略带英气,一家四口不似别的难民那般身穿粗麻,穿的都是棉布衣裳,即便是在逃难途中,身上也算得上整洁。
被他们询问的孟琳琅却呆呆地看着那名十四五岁的少年久久没有言语。
少年生有一双瑞凤眼,挺直的鼻梁上有一颗浅浅的痣,眼眸清澈明亮,嘴唇却因孟琳琅长时间的注视而不自觉抿起。
他忍不住出声重复道:“敢问姑娘,你们一行人当中可有大夫?”
孟琳琅的脸刷的红了,幸而天色昏暗,不至于被人瞧个仔细。
梦里的场景在眼前一一浮现,她很确定,少年就是她的梦中人,未来夫君,沈敛星。
只是梦里遇上沈敛星时,沈家父母和妹妹在逃难途中遭遇胡人被杀害,只剩下重伤的沈敛星被她救下,用灵泉水悉心照顾才救回一条命。
没想到这次遇见,沈家人都还好好活着,沈敛星也没有受伤。孟琳琅既觉庆幸,又心中大定。
她原本还十分忐忑逃难提前这般久会无缘再和沈敛星相见,看来她的气运没有被全部夺走。
“有、有的。”她抬眼看了少年一眼又很快垂下眼睫,“我这就带你们去……”
沈家人都没想到孟琳琅这般容易就答应下来,反应过来忙不迭连连道谢。
不少人在留意孟琳琅这边的动静,见孟琳琅不声不响地把人带到了他们的地盘,不由得出声问道:“琳琅,他们是谁?怎的把人带来了?”
孟琳琅自然知道他们是谁,可村民们不知,她想了想转身对沈家人道:“我叫孟琳琅,不知诸位姓甚名谁?来自哪里?”
这时听见动静的孟伯昌也走了过来,孟琳琅连忙介绍道:“这位是我们村的村长,同样姓孟。”
孟伯昌心中颇为无奈,他不止一次说过出门在外不要跟外人搭话,更不要对难民有太多同情心,眼下瞧着好似作用不大。
“老夫须得知道你们是哪里人士,又要去往何处,才能决定要不要帮你们一家,还请见谅。”
沈父理解地点点头,“村长言重了,出门在外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若非我家月儿发了高烧,我们也不想叨扰诸位。”
“我们来自青州沈家,在下名叫沈垣,携妻儿来昌平府是为探亲,没想到回去途中遇上这等祸事,小女因连日奔波和惊吓病倒了,距离此处最近的县城还有一日的路程,我们实在等不及这才……”
孟伯昌想了想问道:“你们可有带上户籍?”
知道他是为确认他们的身份,沈敛星忙从包袱里找出自家的户籍递给孟伯昌。
孟伯昌看过之后才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虽然不想多事,但你们既然找了过来,也没法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出意外,跟我来吧,我带你去找郑大夫。”
沈家四口跟在孟伯昌身后走远,孟琳琅犹豫一瞬,还是跟了上去。
她已经吃了很多亏了,绝对不能再失去他。
而在不远处谢烬和孟缚青都看见了这一幕。
谢烬听见那一家人姓沈之后便知道了其中的少年名叫沈敛星,也是在孟琳琅的梦中与人联手把他这个‘暴君’拉下马的人。
他撩开车帘打了个响指,穆枫便走过来问道:“公子有何吩咐?”
“把姓沈的那户人家留下,派人看着。”
“是。”
另一边的孟缚青不清楚内情,却也看出了孟琳琅的奇怪之处。
这几日赶路,孟琳琅一直都很低调,沉默寡言了许多,眼下怎的有兴趣掺和不认识的人的事?
除非那一家她认得。
念头一闪而逝她就不再深想。
孟琳琅在谢烬那里更有价值,孟琳琅的梦里原主一家人的危机都已经化解,且她有自信不会重蹈覆辙。
郑大夫一连许多日都没有真真正正地给人看过病,眼下来了个病人兴致大涨,一边给沈怜月针灸一边给孟苒苒讲解各个穴位。孟苒苒在一旁听得很是认真。
即便是在逃难路上,也没有白治病的道理,沈家人从包袱里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作为诊费,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穆枫凑到孟伯昌耳边低语几句便转身离开,留下孟伯昌烦恼该怎么开口。
之前他还担心沈家人有什么企图,眼下人家一下子拿出十两银子他又要开口把人留下,倒像是他们有什么企图。
他走到沈垣近前,“我看小友气质儒雅,一看便是知书达理之人,敢问可是读过书?”
沈垣颔首,“在下不才,苦读十多年,只中了秀才。”
孟伯昌肃然起敬,连忙躬身行礼,“是老夫眼拙……”
沈垣忙伸手制止,“村长不必如此,你们对我沈家有大恩,不知你们一行人要去往何处?倘若路过青州,我同内人必定送上谢礼。”
孟伯昌立即道,“谢礼倒是不必了,我们去靖安府,走到青州的话,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打算在青州买些粮,只是担心到时会进不去城门,秀才老爷不如与我们同行,到了青州也好帮忙行个方便。”
像沈家这般只有一家子,穿戴又不错的,是最先会遭遇难民抢劫的对象。
果不其然,沈垣十分感激,“村长如此说当真是救了我和妻儿的命,若能与村民同行,抵达青州在下必定为村民们达成所愿。”
三言两语间,两人达成了同行的意愿,孟琳琅在一旁听见后,不由得露出些许笑意。
一户外人的到来没怎么引起村民们的注意,反倒是沈垣的秀才身份让村民好好说道了一番,对秀才老爷一家的态度也愈发恭敬。
与有荣焉似的,孟琳琅脸上的笑意也多了起来。
这边的热闹感染不了孟缚青一家,他们捡柴烧火做饭,一切都与以往一样。
单琦玉担心肉放的时间长了会坏掉,趁着现在水足够,到了晚上就会煮一锅鸡汤,旁的不作考虑。
吃完饭,众人再次睡下。
孟缚青还没睡着,被人轻轻晃了一下,她睁开眼睛看向来人,是孟苒苒。
孟苒苒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阿姐,我想去解手。”
孟缚青起身陪她一起。
两人来到一个小土坡后面,孟缚青站在一旁看向远处的官道,难民都已经休息,官道上没什么人。
官道另一边的山林里,间或有人影掠过。
她开始只以为是在那处休息的难民,月光之下一道寒芒划过她的眼底,她脸上的困倦懒怠瞬间消失,闪身藏身于山坡后面,只露出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对面的山林。
似乎是因为女孩儿生病了,他们神情焦急不已。
四人中的丈夫问正在给驴子喂干草的孟琳琅:“姑娘,你们一行人当中可有能治病的大夫?我女儿她发了高烧,实在是没了别的办法了!”
妻子也急切道:“只要能救下我女儿,我们定有重谢!”
夫妻二人中丈夫举止斯文,长相端正;妻子大方得体,眉眼中略带英气,一家四口不似别的难民那般身穿粗麻,穿的都是棉布衣裳,即便是在逃难途中,身上也算得上整洁。
被他们询问的孟琳琅却呆呆地看着那名十四五岁的少年久久没有言语。
少年生有一双瑞凤眼,挺直的鼻梁上有一颗浅浅的痣,眼眸清澈明亮,嘴唇却因孟琳琅长时间的注视而不自觉抿起。
他忍不住出声重复道:“敢问姑娘,你们一行人当中可有大夫?”
孟琳琅的脸刷的红了,幸而天色昏暗,不至于被人瞧个仔细。
梦里的场景在眼前一一浮现,她很确定,少年就是她的梦中人,未来夫君,沈敛星。
只是梦里遇上沈敛星时,沈家父母和妹妹在逃难途中遭遇胡人被杀害,只剩下重伤的沈敛星被她救下,用灵泉水悉心照顾才救回一条命。
没想到这次遇见,沈家人都还好好活着,沈敛星也没有受伤。孟琳琅既觉庆幸,又心中大定。
她原本还十分忐忑逃难提前这般久会无缘再和沈敛星相见,看来她的气运没有被全部夺走。
“有、有的。”她抬眼看了少年一眼又很快垂下眼睫,“我这就带你们去……”
沈家人都没想到孟琳琅这般容易就答应下来,反应过来忙不迭连连道谢。
不少人在留意孟琳琅这边的动静,见孟琳琅不声不响地把人带到了他们的地盘,不由得出声问道:“琳琅,他们是谁?怎的把人带来了?”
孟琳琅自然知道他们是谁,可村民们不知,她想了想转身对沈家人道:“我叫孟琳琅,不知诸位姓甚名谁?来自哪里?”
这时听见动静的孟伯昌也走了过来,孟琳琅连忙介绍道:“这位是我们村的村长,同样姓孟。”
孟伯昌心中颇为无奈,他不止一次说过出门在外不要跟外人搭话,更不要对难民有太多同情心,眼下瞧着好似作用不大。
“老夫须得知道你们是哪里人士,又要去往何处,才能决定要不要帮你们一家,还请见谅。”
沈父理解地点点头,“村长言重了,出门在外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若非我家月儿发了高烧,我们也不想叨扰诸位。”
“我们来自青州沈家,在下名叫沈垣,携妻儿来昌平府是为探亲,没想到回去途中遇上这等祸事,小女因连日奔波和惊吓病倒了,距离此处最近的县城还有一日的路程,我们实在等不及这才……”
孟伯昌想了想问道:“你们可有带上户籍?”
知道他是为确认他们的身份,沈敛星忙从包袱里找出自家的户籍递给孟伯昌。
孟伯昌看过之后才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虽然不想多事,但你们既然找了过来,也没法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出意外,跟我来吧,我带你去找郑大夫。”
沈家四口跟在孟伯昌身后走远,孟琳琅犹豫一瞬,还是跟了上去。
她已经吃了很多亏了,绝对不能再失去他。
而在不远处谢烬和孟缚青都看见了这一幕。
谢烬听见那一家人姓沈之后便知道了其中的少年名叫沈敛星,也是在孟琳琅的梦中与人联手把他这个‘暴君’拉下马的人。
他撩开车帘打了个响指,穆枫便走过来问道:“公子有何吩咐?”
“把姓沈的那户人家留下,派人看着。”
“是。”
另一边的孟缚青不清楚内情,却也看出了孟琳琅的奇怪之处。
这几日赶路,孟琳琅一直都很低调,沉默寡言了许多,眼下怎的有兴趣掺和不认识的人的事?
除非那一家她认得。
念头一闪而逝她就不再深想。
孟琳琅在谢烬那里更有价值,孟琳琅的梦里原主一家人的危机都已经化解,且她有自信不会重蹈覆辙。
郑大夫一连许多日都没有真真正正地给人看过病,眼下来了个病人兴致大涨,一边给沈怜月针灸一边给孟苒苒讲解各个穴位。孟苒苒在一旁听得很是认真。
即便是在逃难路上,也没有白治病的道理,沈家人从包袱里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作为诊费,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穆枫凑到孟伯昌耳边低语几句便转身离开,留下孟伯昌烦恼该怎么开口。
之前他还担心沈家人有什么企图,眼下人家一下子拿出十两银子他又要开口把人留下,倒像是他们有什么企图。
他走到沈垣近前,“我看小友气质儒雅,一看便是知书达理之人,敢问可是读过书?”
沈垣颔首,“在下不才,苦读十多年,只中了秀才。”
孟伯昌肃然起敬,连忙躬身行礼,“是老夫眼拙……”
沈垣忙伸手制止,“村长不必如此,你们对我沈家有大恩,不知你们一行人要去往何处?倘若路过青州,我同内人必定送上谢礼。”
孟伯昌立即道,“谢礼倒是不必了,我们去靖安府,走到青州的话,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打算在青州买些粮,只是担心到时会进不去城门,秀才老爷不如与我们同行,到了青州也好帮忙行个方便。”
像沈家这般只有一家子,穿戴又不错的,是最先会遭遇难民抢劫的对象。
果不其然,沈垣十分感激,“村长如此说当真是救了我和妻儿的命,若能与村民同行,抵达青州在下必定为村民们达成所愿。”
三言两语间,两人达成了同行的意愿,孟琳琅在一旁听见后,不由得露出些许笑意。
一户外人的到来没怎么引起村民们的注意,反倒是沈垣的秀才身份让村民好好说道了一番,对秀才老爷一家的态度也愈发恭敬。
与有荣焉似的,孟琳琅脸上的笑意也多了起来。
这边的热闹感染不了孟缚青一家,他们捡柴烧火做饭,一切都与以往一样。
单琦玉担心肉放的时间长了会坏掉,趁着现在水足够,到了晚上就会煮一锅鸡汤,旁的不作考虑。
吃完饭,众人再次睡下。
孟缚青还没睡着,被人轻轻晃了一下,她睁开眼睛看向来人,是孟苒苒。
孟苒苒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阿姐,我想去解手。”
孟缚青起身陪她一起。
两人来到一个小土坡后面,孟缚青站在一旁看向远处的官道,难民都已经休息,官道上没什么人。
官道另一边的山林里,间或有人影掠过。
她开始只以为是在那处休息的难民,月光之下一道寒芒划过她的眼底,她脸上的困倦懒怠瞬间消失,闪身藏身于山坡后面,只露出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对面的山林。